严梦悦
摘要: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养老问题出现,其中老年人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尽管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发展,但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仍然突出,因此政府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本文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需求以及供给现状出发,发现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经营成本高、人员数量不足以及政府多头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以及推进多部门协同管理等建议。以期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的养老需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现状
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老年人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慢性病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加上医疗资源紧缺,导致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需求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方面的需求也难以满足。
近年来,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也在不断转变。老年服务市场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多,但是养老服务中仍然存在医疗资源短缺这一问题,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一、相关概念
(一)服务对象
随着现在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仅只是医学技术的运用还有心理上的治愈。因此,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全体老年人。
(二)服务内容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同时强调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三)服务主体
医养结合老模式的服务主体和责任主体是多元的。首先,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发挥引导作用;其次,加大社会资源的投入;同时,发挥家庭和社区的力量,在日常照料以及心理慰藉上给予老人必要的帮助。
二、研究综述
(一)医养结合的必要
符美玲等(2013)通过对长期住院的研究,认为建立我国“医养结合”的照护体系,是优化医疗与照料服务质量的新型模式,并且是应对老龄化和高龄化医疗的有效途径。刘文俊等人(2016)在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研究医养结合的必要性,从人口覆盖、服务覆盖及质量保障、财产风险分担三个方面揭示我国养老服务业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法规等建议。
(二)医养结合的模式
刘清发、孙瑞玲(2014)利用嵌入性理论中的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原理,总结了三种“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即“医养结合”科层组织模式、“医养结合”契约模式、“医养结合”网络模式。通过医疗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多种嵌入式结合,打破医养分离的格局。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现路径,大致可分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3种方式。
(三)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
佘瑞芳(2014)认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效筹资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管理体系和监督评估体系。黄佳豪等(2014)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僵化;政府多头管理,政策扶持落实难是“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必须提高供给主体的积极性,依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供适合的服务。
三、我国医养结合现状
(一)需求现状
1.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养老服务需求增大
在我国刚进入人口老龄化的199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有867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而到了2018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了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短短十几年,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近一倍。据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4亿,达总人中的30%。老年人口的飞速增长必然导致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加。
2.高龄、失能老人数量增加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7599万人,预计2020年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将超过3000万,到2050年,高龄老人将达到9500万。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衰退,自理能力变差。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年龄段都有一部分老人不能自理,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不能自理的人数也在增加。
同时,由于慢性病等原因,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全国老龄委的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失能老人数量达到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5%,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将达到4600万人。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慢性病老人的增加,传统的养老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因此,发展医养结合是当前老年人口结构的必然选择。
3.家庭规模小型化
在长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生育率降低,少子化现象明显。因此导致我国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从表2可以看出我國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在不断减小,一个家庭中可以提供养老服务的人变少了。同时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年轻人都选择在城市生活,导致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现,家庭养老的代际功能逐步弱化。
(二)供给现状
1.国家政策引导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13年首次提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近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进医养结合的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服务内容以及配套措施等,为医养结合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2.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改善
随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也在不断增加。根据2018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8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16.8万个,养老床位合计达到727.1万张,比上年增长3.3%。
此外,各类医疗机构的发展也为医养结合提供了保障。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我国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数840.41万张,其中医院有床位数651.97万张,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158.36万张。此外病床利用率达到了84.2%,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9.6%,社区卫生中心床位使用率52%。因此,目前我国医疗资源还有一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民办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病床利用率不高。因此需要提高這部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为更多老年人提供服务。
四、我国医养结合的问题分析
(一)经营成本高,服务主体积极性低
养老机构除了本身的基础经营成本以外,最大的开支就是人员工资,对于一些本来就盈利不多的小型养老机构来说负担过重。而如果在大型三甲医院资源紧张,其提供养老服务,养老服务长期占用床位而利润却不高,因此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由于可提供的医疗服务有限,很难满足社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同时,正是由于医养结合型养老院运营成本高,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因此此类养老机构的服务收费比普通的养老机构要高很多。
(二)照护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缺乏专业性人才,在照顾老人的一线护理人员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量不足,由于护理人员工资不高且工作辛苦,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导致养老机构中很多护理人员都是临时工,护理队伍人员不稳定;二是结构不合理,大多是护理人员都是女性,对男性老人的照顾不足;三是专业性不强,很多护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有一个简单的岗前培训,提供的护理服务缺乏专业性,不利于失能老人的健康发展。
(三)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监督管理
我国的养老服务属于多部门管理,完善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老龄办组织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归卫生部门认定和管理,医保报销由社保部门管理。各部门均参与到医养结合服务中,导致职责不明确,管理混乱。这必然导致各项政策难以真正落实,老年人享受的养老服务水平大打折扣。
五、对策建议
(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服务主体积极性
在机构建立和服务供给上,积极参与引导社会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运营和管理效率较高的服务,既有利于市场在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将主要精力用于政策制定等宏观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发挥非盈利组织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的力量,更好的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总之,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同时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有利于解决养老机构在运营成本上的困境,提高服务主体的积极性。
(二)加强照护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我国应在各高校中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在职业学校中进一步加大老年护理专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这有利于从源头上拓展了照护人员的人数,提高照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加强对现有照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照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科学性,在定期考核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再培训;最后,提高照护人员的工资和社会地位,让老年护理行业更具有吸引力,这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及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
(三)推进多部门协同管理,完善管理体系
想要提高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的水平,必须改变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一方面,明确各部门职责,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打破政策分割,对以“医养结合”方式经营的医疗或者养老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各部门积极合作,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以此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符美玲,陈登菊,张伟,杨巧.从长期住院研究谈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必要性[J].中国医院,2013,17(11):21-23.
[2]刘文俊,孙晓伟,张亮.构建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01):35-37.
[3].刘清发,孙瑞玲.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J].西北人口,2014,35(06):94-97..
[4].崔玲玲,马颖,陆龙滨,俞修言,白甜甜,吴茂荣,赵惠,左姣,牛文仁.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03):238-240.
[5]佘瑞芳..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6]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06):63-68.
[7].中国国家统计局.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2020-08-28]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9/indexch.htm
[8]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05):29-36.
[9].蒋劲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8.
[10]..庄绪荣,张丽萍.失能老人养老状况分析[J].人口学刊,2016,38(03):47-57.
[11]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8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9-08-15)[2020-08-28]http://www.mca.gov.cn/article//sj/ tjgb/201908/20190800018807.shtml
[12]李硕..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13].张秀慧..“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