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托妮·莫里森《爱》中的黑人教育

2021-05-04 19:11李敏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种族隔离

摘 要:莫里森素来以刻画黑人形象、关注黑人境遇闻名。在《爱》中,她向读者展示了生活于20世纪三代人的生活,并对他们的教育状况进行了描写。本文尝试以黑人教育这一社会学问题为研究中心,以非裔美国人的教育史为依据,以《爱》为研究文本,对小说中的教育政策或理念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索这些政策或理念对黑人产生的影响,从而反映出文学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跨学科意义。

关键词:种族隔离 黑人教育 种族融合

虽长期以“他者”身份存在于美国社会,但黑人特有的族群精神使其不懈追求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权利的平等。在众多权利中,他们对教育权的追求贯穿了非裔美国人的历史。部分黑人作家刻画了一些角色来彰显教育的重要性,比如艾丽丝·沃克《殿堂》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创造了属于自己“殿堂”的四位黑人知识女性,莫里森《一点慈悲》中在神父偷偷教导下学会读写并实现自我认同的弗罗伦斯。著名黑人作家和活动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也曾在自传中提及自己偷偷学习读写的经历,并叙述了借此自己是怎样走向自由并成为一名黑人领袖的。由此可见,黑人十分重视教育,而教育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在《爱》中得到了证实。因此,以美国黑人教育史为依据,本文意在对《爱》中的黑人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索不同教育政策或理念对黑人产生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20世纪黑人的教育状况以及他们的总体处境。

一、故事概述

以美国东海岸丝克小镇为背景,《爱》讲述了黑人男性比尔·柯西和他身边的女人们的故事。虽然小说标题是“爱”,但在柯西家族似乎并不存在如此温馨的情感,尤其在声称自己是“柯西可爱的孩子”(Love 2003)的两个女人之间。希德和克莉丝汀年幼时本来是好友,但当克莉丝汀的祖父柯西宣布他将娶11岁的希德为妻时,她们的亲密关系破裂了。五十年来她们一直对彼此怀恨在心,直到朱尼尔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一个被不识字的希德雇来伪造柯西遗嘱的女孩。最后,希德和克莉丝汀被朱尼尔丢在了废弃的饭店里。在那时她们得以敞开心扉,诉说对对方的感情。不幸的是,希德因为从楼梯上摔下来受了伤,最后死在了好友的身旁。

故事始于20世纪初,终于20世纪末,作者将近乎百年的时间里三代人的生活呈现给读者。这一时期有两件事对他们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1896年最高法院对普莱西案的判决,它维护了种族隔离的合法性,使得美国南部各州在公共场合实施“隔离但平等”长达半个多世纪。二是1954年最高法院对布朗案的判决,它推翻了普莱西案的判决,宣布种族隔离违宪,这意味着废除种族隔离被提上日程。这两条法律使得三代人处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出生于种族隔离时期的L和克里斯汀多受到布克·华盛顿职业教育的影响,而出生于种族融合时期的朱尼尔和罗门得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但仍面临着种族歧视的困境。

二、种族隔离下的职业教育

莫里森在刻画处于同一空间的黑白两群体时,多将黑人设定为为白人服务的角色。追溯历史发现,这与布克·华盛顿的职业教育理念息息相关。重建时期黑人政治、社会权利的获得再次引起白人的残酷打压,为了在有限条件下使黑人得到提升,华盛顿主张对黑人进行职业培训。1881年塔斯克基学校建立之后,华盛顿被推荐为校长。他鼓励人们提高农业、机械、家政等方面的技能。在该校接受过教育的黑人一般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来养活自己,这也是后来塔斯克基学校能够成为美国黑人和非洲黑人教育中心的原因。

小说中的L和克里斯汀体现了职业教育理念。故事的叙事者L先是为柯西做了几乎一辈子的厨师,然后在马塞奥的餐馆里工作到死去。无论是管家还是厨师,两者都彰显了L掌握的实用性技能,这与当时黑人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而克里斯汀虽然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但“在20世纪40年代,作为一个有色人种女孩,她所接受的教育只适合做妻子”。克里斯汀接受的教育锻炼了她的实用技能,这允许她以管家和厨子的身份立足于曾经的家。类似的教育经历在莫里森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可以寻得。浅肤色女性杰拉尔丁是“她们”中的一员,“读的是公立学校和示范学校,学习给白人干活时如何做得无可挑剔;学家政为他们做饭;学音乐来安抚疲惫的主人,愉悦他们变得麻木的心灵”(《最蓝的眼睛》,2013)。

华盛顿的职业教育理念从一开始就招致了不少批判。部分黑人称他们和祖上已经被迫工作了250年,现在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去上學,这样他们就可以像白人一样不用工作,自由地生活。杜波伊斯更是严厉地指责华盛顿的妥协政策,“教育不应该简单地使人成为木匠,而应该使木匠成为人”(Washington,2013)。不同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华盛顿的职业培训理念符合该时期黑人的权利诉求。正是华盛顿在有限的条件下为黑人谋取了进步的可能性,黑人群体的经济才得以实现独立,从而为他们进一步争取社会权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在黑人力量尚不强大的初级抗争阶段,华盛顿对黑人职业教育的主张可谓是以退为进、意义重大。

三、种族融合下的学识教育

1954年种族隔离的废除与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密切相关。1909年在纽约成立后,该组织号召“所有人在政治、教育、社会和经济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消除种族仇恨和种族歧视”(祝贺&张斌贤, 2013)。作为奠基者之一,杜波伊斯强调学识教育在实现“取消黑白人之间的隔离和黑白人之间的平等”的重要作用。教育平等的重要性也受到霍华德大学法学教授休斯敦的重视,他指出:“教育为生活中的竞争做准备,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会阻碍个人参与竞争的能力。”(祝贺&张斌贤)为更有效地为黑人争取平等教育权,NAACP于1939 年建立了法律辩护和教育基金会。

小说中的朱尼尔和罗门都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虽然安居村的人不鼓励女孩上学,但朱尼尔“很少逃学”,“还是第一个在课堂上发言和交作业的乡下人”。而罗门也在一所种族混合高中就读。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但又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朱尼尔在学校只有一个朋友,老师认为这个男孩用吃的收买了她,同学们则认为他们之间有见不得人的交易。周围人的想法说明了她所处的环境是不健康的,而它带来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正如《最蓝的眼睛》中疯掉的佩科拉,朱尼尔最终成为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即使间接害死了希德,但她仍无愧疚之心。而罗门一直在为融入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无论是学校的小团体还是朱尼尔,他们都在引导他做不好的事情。好在罗门听从了祖父的忠告,“罗门,你并不是无助的,千万不要这么想”,并在最终关头做了正确的决定。

种族隔离的废除既为黑人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又将他们置于种族混合的大环境里,后者使其成为“迷失的一代”。人类学家佐拉·赫斯顿认为“取消种族隔离这一决定重申了黑人的自卑观念,它暗示黑人在白人教师的指导下、坐在白人学生旁边能学习得最好”(Waldo E.,1998)。杜波伊斯则担忧“这项决定忽视了在混合学校中黑人儿童受到虐待的可能性”(Waldo E.)。朱尼尔和罗门均没有归属感,但和有祖父母关爱的罗门不同,朱尼尔的家人并未为她提供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以往创伤经历的萦绕使得她性格扭曲,最终无法像罗门那样战胜内心的魔鬼、改善自己的处境,由此可见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的不足影响何其之大。

四、结语

从奴隶制时期到21世纪,黑人一直在为改善自身处境做抗争。而教育蕴含的重要力量自然受到他们的重视。正如学者所说,教育作为知识、文化和技能传递以及思想启蒙的重要工具,能够使黑人摆脱无知,获得参与社会活动的文化和技能资本,进而改善黑人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处境,促进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社会平等。(杨帆&张斌贤, 2018)这点从莫里森的教育经历和她现在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文学作品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映,通过勾勒教育对黑人的影响这一情节,莫里森传递了她对公平、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的呼吁。虽然黑人的教育处境整体上在不断改善,但种族观念仍深深地扎根于部分人的心中,这意味着黑人群体在争取教育平等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Toni Morrison. Love [M]. New York&Toronto: Alfred a. Knopf, 2003.

[2] 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杨向荣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3.

[3] Booker T Washington. My Larger Education: Being Chapters from My Experience [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2013.

[4] 祝賀,张斌贤.20 世纪上半叶美国黑人争取教育平等权利的历程[J]. 社会科学战线(美国教育史研究), 2013(5).

[5] Waldo E. Martin Jr.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M]. Boston: Palgrave Macmillan,1998.

[6] 杨帆,张斌贤.美国黑人教育的发展及其对黑人平等权利追求的贡献(1890—1920年)[J].全球教育展望,2018(11).

作 者: 李敏,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种族隔离
为被禁言和沉默的历史发声
Green Book wins over Chinese audiences
南非土地问题的缘起、演进和前景
梦想三部曲
大时代下的避世理想
浅析导演斯派克?李的纪录手法
布朗教授:种族利益链上的害虫
《婚礼的成员》主题评析
南非白人政府在非洲人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1948~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