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芸 程静 李朋
摘 要:华裔作家黄素铃在其英文自传《孔子的女儿》中以个人的视角回顾了她本人早年在中国的经历。黄素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儒家文化有深刻的认同感。儒家文化也塑造了黄素铃“孔子的女儿”的身份形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的儒家文化体系得到解构,黄素铃的文化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运用斯图亚特·霍尔文化双轴论对黄素铃的自传进行分析,探讨她如何在多种文化身份之间进行重新定位。多元文化的碰撞塑造了她文化身份的流变性和多样性,可以为处于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中的华裔流散群体的文化身份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双轴性 多元文化身份 儒家文化 流散 文化认同
一、引言
1943年《麦诺森法案》的出台,标志着《排华法案》的废除,在美华人获得加入美国国籍资格,华人生活状况也有所改善。华人移民因此期许可以得到和美国人同等的地位,可以摆脱过去的糟糕的生存状况。但是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偏见甚至于来自文化和种族方面的歧视问题仍然困扰着华人移民。a在这种背景下,华人移民越来越意识到要为自身争取权益。这也促使了一些华裔从事文学创作来发出自己的声音,随后华裔美国文学逐渐发展起来。
黄素铃的作品《孔子的女儿:一段个人生活史》(Daughter of Confucius:A Personal History) 出版于1952年。与《华女阿五》《女勇士》等华裔文学作品相比,《孔子的女儿》虽然没有获得巨大成功,但仍获得了极高的评价。雷·德·古尔蒙(Remy de Gourmont)描述说:“当一位作者自己讲述风俗和同代人的故事时,他(她)的作品才能被称作是一部真正的书——《孔子的女儿》就是一部真正的书”b;陈爱力评论“这本书不仅讲述了有趣的故事,也记述了有用的事实”c。《孔子的女儿》是一部合著作品,其主要作者黄素铃(Wong Su-Ling)希望保持匿名便使用了笔名,另一位作者是黄素铃的美国老师葛德基(Earl Herbert Cressy)。黄素铃在序言中提到创作自传的目的是在美生活多年后对美国和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她认为有必要讲些有别于西方对中国传统刻板印象的故事,以便西方人对中国有真正的理解。d在葛德基老师的鼓舞下,黄素铃勇于说出了自己从出生到美国留学期间(1918—1952)的经历。
二、儒家文化身份认同
斯图亚特·霍尔基于对英国社会中少数族裔的认同危机和文化危机进行探讨新民族性的建构。他认为新的文化身份是在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中产生的,进而提出了对文化身份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即文化的双轴性。第一种立场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它强调文化属性的类同与延续,认为文化属性是“单一、共享的文化,集体中一个真正的自我”e。对黄素铃影响最深的则是儒家文化,而这种文化所塑造的身份伴随着她成长因而是稳定的。正如杨正润所说:“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传记在叙述人的活动时,总是集中透露出某一文化的精髓。”f在中国存在两千余年的儒家文化已经潜移默化的渗入到人们的教育、道德、风俗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相比于第二代华裔受自己少数民族身份和“双重意识”问题的困扰,第一代华人移民仍然保持着对自己儒家文化身份的深刻认同。g自传标题中的“孔子”就象征着中国的儒家文化,而以“孔子的女儿”为题则体现了黄素铃对儒家文化身份的认同。
(一)儒家文化的熏陶
教育在中国儒家文化体系内处于重要地位。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可。孟母为了孟子的学习不受外在的影响,三次搬迁,最终在学堂旁定居。孟子受到了优秀的教育,长大以后学富五车、声名显赫。提到教育,学子们必要背诵儒家的《四书》《五经》这些经典作品。经典作品传承的意义就是在于更好地传承儒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黄家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对后代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视。
一两岁大的时候,黄素铃便开始背诵诗歌,而这些诗歌所代表的文化符号在她日后留美思念故乡之时传递了更多的文化意义。父亲在家里经常用古诗来表达自己对妻子和孩子的感情。由于父亲经常在外做生意,思念父亲的母亲总会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在家庭环境耳濡目染下,黄素铃也酷爱着虽然有些晦涩枯燥难懂的古诗。而与之相关的则是写书法,字写得好不仅是文化水平的体现,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认可。黄素铃年幼时,经常进入母亲的房间去观摩母亲写的优雅端正的汉字。母亲经常在写字前花一定时间来确保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练习书法中。正如黄素铃母亲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就应该把字写得更好一点。”h因为字写得好也体现着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文化的熏陶建立了文化纽带,在外上学时或远离家乡时素铃总会通过诗歌来传递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而这一份感情也正是在所孕育自己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中国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诵读一首诗或者写一手好字总让人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情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表达。儒家文化对黄素铃的影响是深入持久的,从小到大,这些儒家文化元素深刻影响着她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赴美留学之后,对和自己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的汉(Han)充满好感是黄素铃文化身份认同的深化。在美留学的华人汉取的英文名是“汉”字的拼音,“汉”这个字不仅代表的是一个强大繁荣的朝代,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象征的符号。在和汉约会之时,他们用不同于西方国家开放自由的方式来表达情思,而更多的是以儒家含蓄的方式来进行情感交流。儒家文化为黄素铃在异国他乡带去了慰藉和欢乐,同时也塑造了她相对稳定的儒家文化身份。
(二)儒家“仁爱”观的展现
“儒家文化以一套思想体系展现出来,其中以仁爱思想为核心。毫无疑问,儒家仁爱思想存在着糟粕,但美好的东西无论何时都彰显其价值。”i在儒家文化要求人们具有的“仁”“义”“礼”“智”“信”五者之中,“仁”在五义中处于首位也是根本。“仁爱”是一种对人的生命价值予以肯定的思想观念。仁爱之心的根本就是把人当作人来看,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充满了浓厚的人文精神。黄家的商业经营地十分成功,但是不同于那些残酷剥削和压迫佣户和佣人的家族,黄家對家里的佣户和佣人的态度很友好,将“仁爱”的思想付诸实施。在黄家,虽然仍存在着主人和佣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差异,但是佣人仍然能够获得很好的对待。姨娘(Ni Niang),黄家专门做针线活的佣人经常得到素铃母亲的照顾,每当素铃母亲看到她过度劳累时候就让她好好休息一下。而家里的众多女佣人,祖母也很关心她们的婚姻情况,到了合适婚嫁的时候就为她们选择一个好的归宿。祖母也尊重女佣们对自己婚姻的意见。同时,黄家对于女佣的合理要求会给予支持。当家里一个女佣也想和素铃一样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的时候,素铃母亲变卖了自己的首饰来为她凑钱去读书。黄家对待佣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家族成员一样,毫无偏见,更多的是将他们视为有价值的生命。“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早期的人文主义的体现。黄家对待佣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优良品质的传承,黄家家族内部的和谐也是因为人们都常怀仁爱之心,家族成员和佣人们之间也因此维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到大,素铃也受到来自于“家人”的“仁爱”观的熏陶,和佣人们相处完全没有任何架子,将她们视为自己的朋友。这种“仁爱”观使素铃充分地吸收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并且在异国他乡之时仍然保持对自己儒家文化身份的认同。
(三)儒家秩序观的教化
儒家文化十分重视秩序和权威的作用。“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宗法等级秩序,是存在于社会上的尊卑、贵贱和存在于家族中的亲疏、长幼的差异,它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符合自己在家族和社会中的身份与地位。”j
祖父去世后,家族健在的长者(祖母)起到管理家族秩序和利益的责任。由于尊卑关系的影响,族人也心悦诚服的听从祖母的指挥,将祖母视为家里的最高权威者。家里人每天都要早起去祖母那里请安,来表示对祖母的尊敬。幼年的黄素铃经常在清晨被仆人带去祖母那里请安。在素铃八岁,适逢入学,祖母在她去学校前也进行了一番“品德教育”,要求她“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尊敬长者,爱护幼者”k,首先在课堂上要遵守秩序,听先生的话。在家族里,守规矩也是被族人所看重的。素铃因上学赶时间没向舅公打招呼而受到斥责,舅公认为晚辈尊敬长辈是必然的,这也是规矩的体现。因此用批评教育来使黄素铃“懂规矩”。黄素铃在临行美国之时,和祖母进行了最后的告别。“我双手抓住了祖母送给留以纪念的木制的纸伞,然后退一步行鞠躬礼。鞠躬的形式已被废弃了,但是我现在却很喜欢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使我不用言语就可以表达我对祖母和家庭的深厚感情。”l無论是请安,还是鞠躬,都是素铃对儒家规矩的认可。黄素玲对儒家文化的深深认同也架构了其血缘亲情之间的桥梁。
黄素铃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黄素铃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且还塑造了她儒家文化身份。在西方人看来,孔子就是儒家文化的象征,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象征。正如书中标题所说《孔子的女儿:一段个人生活史》,黄素铃对自我儒家文化身份的认同是其自传创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她展示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黄素铃的多元文化身份
“不同于古代知识分子身份和自我认同的稳定性,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需要重新建构并设法展示”m。同时,深受现代知识和西方文化影响的黄素铃在认同儒家文化的同时也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霍尔文化双轴属性的另一种则强调文化属性的不稳定性与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塑造了现在的我们。”n文化身份不是发现,而是产生。随着历史、文化、权利的不断变化,身份也会经历不断的变化,进而身份就具有多样性和流变性。黄素铃在受到新文化运动新观念和基督教文化的冲击下,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产生了不稳定性,随之表现出其身份的多样性和流变性。这主要体现在女性教育观改变、女性个性解放和婚姻观开放三方面,这些对黄素铃的文化身份产生了积极影响,使黄素铃产生了多元文化身份。
(一)女性教育观的转变
随着社会革命发展和新文化观念的产生,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号召者不断宣传和提倡女性自立和新教育,为中国女性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文化,也使社会对女性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转变。在新观念的影响下,女性追求和男性同样受教育的权利,冲破家庭的狭小范围,从传统的“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枷锁里挣脱出来,走进课堂,走向社会,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自我,决定自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命运。
在自传中,黄素铃的祖父为了追求家族的繁荣昌盛,挑选了黄素铃的父亲接受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黄素铃的父亲不断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随后他不顾素铃女性的身份和世人的眼光把她送进私塾,成为黄家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女性。随着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基督教,教育的普及也不断加快,更多的女性有机会参与学习。“便于分散隐蔽,传教士提出教会的中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教会进入家庭。”o慢慢地,传教士进入了家庭,“在这个时候,我们家收到了许多与教会有联系的圣经女性的拜访”p。传教士印好小册子,分发给家里所有感兴趣的人,包括仆人和婢女,教他(她)们读书,识字。“这在我们家掀起了一场小规模的群众教育运动。”q由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不断普及,等素铃到了上初中的年纪,祖母毅然决然送她去美国传教士的女子学校。这对素铃来说是一个新世界,有着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新关系和新自由。同时,黄素铃发现“大多数老师都是年轻聪明的中国女性”r,她惊奇而敬佩地看着她们,她们是多么的自信,拥有尊严和权威,这才是真正的平等。这时,黄素铃暗暗下定决心,要变得像她们一样,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价值。这些新观念和新文化不断冲击着儒家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黄素铃对待人生的态度,塑造着黄素铃的多元文化身份。
(二)女性婚姻观的开放
在儒家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之后,女性教育观的改变对于女性婚姻观念的改变也有很大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应该由父母做主。在自传中,黄素铃回忆起小时候的民谣:“那是谁?我孙女。订婚了吗?去年春天就订了。订在哪了?在南京。”s在以前这样的事情非常普遍,“没有恋爱的过程也没有书信往来”t,未曾见过面的两个命运就被捆绑在了一起。黄素铃的二姐就被迫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家长们只在乎两人八字合不合,完全不考虑二姐的不满与反抗。即使婚姻不幸,她也无法挣脱传统婚姻的束缚。黄素铃对过去的描写印证了女性无权做主自己的婚姻。
西方文化渐渐对黄家产生了影响。二姐结婚时胞弟送给她的不是传统红色礼服,而是一件白色婚纱。这件白色婚纱则代表着西方文化,西式婚礼与中式订婚碰撞,自由的种子在黄家女性心中散播开来,过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逐渐破碎。家里的丫鬟在时代影响之下,开始接受教育,她们脱离过去的身份,成为有知识的女性,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家里的丫鬟杜鹃(Azalea)在上夜校时,被老师深深吸引。当老师来到祖母面前提亲时,祖母非常震惊,“从来没有听过这种事,你们这代人都不知道含蓄吗”u。两代人婚姻观念发生了改变,“之前是老太太告诉家里的姑娘们应该嫁给谁,而现在是家里的姑娘们告诉老太太她们想嫁给谁”v。因此在教育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女性逐渐有了婚姻的自主选择权,这也深深地影响着黄素铃对自己婚姻的态度。黄素铃与汉的婚姻则是基于西方世界恋爱模式之下。黄素铃在美国遇见了汉,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与兴趣。两人互生情愫,恋爱中吟诗对歌,告知父母之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不仅如此,素铃对婚姻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男女之间相互吸引的爱情,而是进一步升华为对婚姻关系中夫妻二人相互独立、相互尊重、共同完成人生梦想的追求和向往。”w
霍尔认为,认同通过差异建构,人们在差异中对文化身份进行重新定位。黄素铃移居美国,在异国他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空间上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割裂,自由独立的婚姻观念与中国的家族文化产生差异。在美国与汉结婚时,黄素铃油然而生一种孤独的感觉,西方的自由与独立切断了中国传统的家族联系,因此黄素铃无比思念家人,想要回归中国的家族文化。黄素铃在文化差异中形成了一种身份:“既不固守过去,也不能忘记过去,既不与过去完全相同,又不与过去不同,而是混合着认同与差异。”x
四、结语
随着赴美移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个人稳定的文化身份得到消解,建构新的多元文化身份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移居美国的华人来说,他们会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认识产生困扰。正如对华裔流散现象有着多年研究的王赓武所概括的,“在散居海外的华人中出现了五种身份:旅居者的心理;同化者;調节者;有民族自豪感者;生活方式已彻底改变”y。这五种身份里边,第二种和第四种是较为常见的身份类型。这也表明华裔群体对自己文化身份截然不同的认识。在自传中,黄素铃继承了儒家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儒家传统文化的家族观念具有长期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对于黄素铃确认文化身份有重要作用;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和异质文化冲突后,女性教育观和婚姻观发生转变,黄素铃在两种文化碰撞之间形成了多样性和流变性的文化身份,成为现代女性。美国华裔身在异乡,在双重文化的影响之下,必然会面对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黄素铃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揭示了主体的文化身份具有的多样性和混杂性,而她处理这两种文化的方式和策略对华裔群体的多元文化身份认同有一定的积极借鉴作用。
(感谢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生命写作》课程贺秀明老师对本文给予的全面指导)
ag 贺秀明:《论美籍华裔作家刘柏川回忆录中对族裔、同化与身份协商问题的书写与探讨(英文)》,《现代传记研究》2020年第1期,第208页,第206页。
b John J. Espey. Out of the Confucian Mold: DAUGHTER OF CONFUCIUS: A Personal History[N]. New York Times,1952:6.
c Ai-li S. Chin. Daughter of Confucius: A Personal History[J].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1953:423.
dhklpqrstuv Wong Su-Ling,Earl Herbert Cressy. Daughter of Confucius: A Personal History[M]. New York: Farrar,Straus and Young,1952:27,169,350,218,219,205,128,127,297,297.
en 罗刚、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第211页。
f 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i 李晓愚:《儒家仁爱思想的当代诠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32页。
j 皮伟兵:《论先秦儒家构建等级秩序的宗法血缘基础》,《求索》2007年第1期,第151页。
m 雷莹:《论〈我是农民〉中独特的身份认同与生命叙述》,《现代传记研究》2017年第1期,第104页。
o 姚民权、罗伟虹:《中国基督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w 李俊豪、尹德翔:《走出竹帘后的人生——从〈孔子的女儿〉解读近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现代传记研究》2019年第2期,第90页。
x 陶家俊:《思想认同的焦虑:旅行后殖民理论的对话与超越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7页。
y Wang Gungwu. Roots and Changing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J]. Daedalus,1991:18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建设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20D29)
作 者: 谷芸、程静、李朋,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