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现实的象似性路径

2021-05-04 09:01农玉红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符号学现实诗歌

摘 要:象似性是诗歌创造情感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诗歌象似性可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两个过程。成分象似通过情感与现实的同构性为语言映射现实提供通道。关系象似将情感概念化,以备进一步抽象为语义。诗歌与现实的连接过程是成分象似与关系象似整合的过程。

关键词:象似性 诗歌 现实 符号学

科学主义视角下的“已然之物”,不过是缺乏可能性的“绝对之物”,并不是从最开始的世界中生发出来的“原初之物”。诗歌试图恢复我们通过感知与记忆所认知到的“原初之物”。诗歌作为一种符号,与现实关联,表现为诗歌模仿现实或者再现现实。美国现代著名詩人斯蒂文斯说:“诗歌的真相源于诗人的经验,而不是知识或逻辑,诗人将经验与现象融为一体。” 这里的“一体”即诗歌与现实的本质融合。对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往学界也有一些关注a,但相关讨论往往较为简略,没有对诗歌与现实关系的语言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这就为本研究留下了创新空间。

一、象似性概念的内涵

象似性的英文是“iconicity”,亦有学者翻译为“相似性”“理据性”“临摹性”等,意思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motivated)。与象似性相对的概念是任意性。普通语言学认为单纯符号是绝对任意性的,而合成符号是相对任意或可论证的。例如,“天”的音响印象是“tian”,其概念是“人的头顶上方”,二者之间的结合是任意的。“天空”中“空”的概念是“没有什么内容”,在客观世界中,人的头顶上方什么也没有,因此,“天”与“空”二者的结合具有理据,是可以论证的。由此看来,象似性与任意性并不矛盾,任意性侧重语素的形义配对,象似性则是词语之间的形义配对。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形式映照人的概念结构,人的概念结构映照客观世界。因此,象似性可以看作是语言结构同外部世界经验或人的认知之间有相似关系。语言符号与现实具有相似性,且因相似度递增或递减。这一点皮尔斯已有论证,他把符号分为象似符(icon)、指示符(index)和规约符(symbol)。象似符是符号和它的指称对象有相同的品格。指示符是符号指示其对象,它与指示对象有动力的联系。规约符是借助法则和一般观念的联想去指示它的对象。符号的三分法表明语言符号的相似性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逐渐变化的过程。象似符最接近具体的情感经历,指示符次之,规约符最抽象。这三种符号类型相互制约、相互发展构成符号的运动轨迹。总之,语言符号对现实世界的映射存在着以相似度为参照的等级差异。

二、诗歌和现实的关系

Hiraga(希拉加)指出,象似性不仅普遍存在于日常语言的各个层面,而且对于诗歌语言而言,象似性是其突出的规则。诗歌通过象似性还原现实世界的“原初之物”,建立或寻求象似性是诗人书写现实的重要过程。这种关联既立足于诗人对现象的情感体验,又依赖于语言途径的质性转化。因为诗歌是诗人对现实的体验,但诗歌和现实之间又存在一些距离,诗歌不能直接到达现实,中间隔着诗人的情感。现实世界的本质或真实不为我们所见,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存在,因为它们隐藏在可见的世界中,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才显现。正如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所说:“我们在世界中的内在感,以及我们对当前时刻的体验,相对于他人的自我存在,只有在身处类似生死的危境才能自我感知。”只有在某个时刻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自己的存在,这时候我们感觉到我们是这个时间的一部分。这里的某个时刻,比如在面对死亡这种极端的情况下,真正的自我才会显现,这才是诗歌捕捉的现实。通过回归原始状态的情感和个体的特殊经历,情感注入形式,形式又注入情感。象似性正是在情感与形式的联系中产生的。情感与形式具有同构性,这点在论文的第三部分着重论述。

塔巴克斯卡(Tabakowska)认为,“传统上,我们以为象似关系是概念表达的单向过程。然而,如果我们承认象似性源于语言使用者对既定语言、文化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语言使用者以象似性为媒介,将表达和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现实新的解释”。这个观点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基于象似性的语言可以打破文化的惯性,重新发现新的关系,形成对世界的新的认识;其次,象似性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它不属于现实,也不限定于某个固定的概念,它连接着二者,实现两者的转换。诗歌跟现实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这种远近疏离的关系可通过语言象似性的收伸来完成。象似性将概念从现实移向更抽象的语言结构的过程,象似性提供了诗歌表达的通道。

三、诗歌与现实的象似性路径

Haiman(海曼)将诗歌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Isomorphism)和关系象似(motivation)两种类型。前者指的是语言外部要素如现实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后者则是话语层面上形式与意义的关系。然而很难区分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的象似性,因为语言的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比如,从隐喻和转喻的运作机制来看,语言的外部和内部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统。认知语言学也不区分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因为意义是百科全书式的,并产生于体验、语境和文化。因此,我们将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看作象似性连续统中的两个过程。下面分别论述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在现实的语言转化中的作用。

其一,成分象似的英文是“Isomorphism”,这个术语从化学学科中引进,可翻译为“成分象似”。在化学中,成分象似用来描述不同物质之间有着相同的晶体形式的类比关系。语言学引入成分象似这个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形式等于一个意义。正如很多学者指出,完全相同的结构产生完全相同的同一性。然而这种情况在真实世界和自然语言中是不存在的。因为现象世界的经验比任何封闭的语言更复杂。如果我们认为同构性是一个相同的结构,那么这不仅仅是形式映射内容的问题,而是相同的形式怎样产生许多意义的问题。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认为情感可能形式相同,但是形式的动因不一样。比如两个人哭了,他们哭的形式一样,但哭的原因不一样,有的人喜极而泣,有的人因悲伤而哭。因此,哭泣这个形式的发生既可能源于痛苦,也可能因快乐而至。换而言之,成分象似的原则正是意义的诱因,据此,成分象似给现实形式和情感提供了语言通道。以易国华的《快递员》b为例:

這里的繁华与我无缘/这里的生活与我有关/我上下楼梯的脚步/比这座城市的股市曲线/跳跃起伏的节奏还快/学声乐的儿子说/那是我用脚谱写的“五线”/伍元一大包,两元一小件/上上下下五十趟/外加五十个笑脸/才能撑起妻儿老小这片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常常叹息/自己的身价太贱。

这首诗其实是把现实搬到了诗歌中,“我上下楼梯的脚步”“伍元一大包,两元一小件/上上下下五十趟”“我常常叹息/自己的身价太贱”,原原本本记录着诗人作为快递员每天的生活琐事:诗人生活在大城市中,觉得自己身价低贱,连家里的养的猪都不如。诗人的现实与情感具有结构的同一性,这种成分象似为现实的形式和情感提供了语言通道。准确地说,诗人的现实结构与情感结构是一一对应关系,然而这种相当狭隘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忽视了隐喻在象似性作用中的重要性。在隐喻中,想象是生命,这一点可以在大多数清晰的诗歌例子中找到。例如,海子的《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写道:“或者我干脆就是树枝/我以前睡在黑暗的壳里。”诗人不是在简单地对“树枝”模仿,而是在刻画它的意象,他把他所看到的大脑图像转移到他的诗句中。由“树枝”的特征引发对“我”的特征的思考,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精神的孤独”。如此,符号与对象的联系实际上是符号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种抽离需要关系象似的进一步参与。

其二,关系象似涉及语言符号和现实世界的概念结构之间的动因关系。Lehmann(莱曼)解释说,关系象似与人类的行为和目标有关。符号以人的行为目标,通过成分象似原则把说话人和接收人联系起来。从认知视角来说,意义不是语义和语用的,而是百科全书式的。也就是说,意义从相关经验、概念化、语境和文化的累加而来。由此看来,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可以被认为是象似性创造的整合过程。关系象似以成分象似为追求目标,成分象似以相似(resemblence)为追求目标。关系象似将现实的相似性进一步抽离,转化成抽象的相似性。臧棣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诗的现实其实是一种开放的现实。在诗歌中,现实不仅是可以变形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可以实验的现实。下面以臧棣的诗歌《未名湖》为例,解释诗歌关系象似性如何运作:

虚拟的热情无法阻止它的封冻。/在冬天,它是北京的一座滑冰场,/一种不设防的公共场所,/向爱情的学院派习作敞开。/他们成双的躯体光滑,但仍然/比不上它。它是他们进入/生活前的最后一个幻想的句号,/有纯洁到无悔的气质。/它的四周有一些严肃的垂柳:/有的已绿茵密布,有的还不如/一年读过的书所累积的高度。/它是一面镜子,却不能被/挂在房间里。它是一种仪式中/盛满的器皿所溢出的汁液;据晚报/报道:对信仰的胃病有特殊的疗效。/它禁止游泳;尽管在附近/书籍被比喻成海洋。毋庸讳言/它是一片狭窄的水域,并因此缩短了/彼岸和此岸的距离。从远方传来的/声响,听上去像湖对岸的低年级女生/用她的大舌头朗诵不朽的雪莱。/它是我们时代的变形记的扉页插图:/犹如正视某些问题的一只独眼,/另一只为穷尽繁琐的知识已经失明。

这首诗以“未名湖”为题,它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未名湖不是独立于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诗歌《未名湖》是一种纯粹的存在,一种想象的现实。未名湖连接着外部和内部。未名湖的连续运动和静止的状态反映了不断变化的现实。为了能与现实达成同构性,诗歌必须捕捉我们在可见和不可见的世界中的情感。如何捕捉情感?臧棣认为,诗人必须使自己生活在一种沉浸的状态,可以从酒、诗歌或音乐获得。如果这种沉浸消失,我们应该问风、星星、柳树或者湖水等,让它们把我们从固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因此,未名湖是诗人自我沉浸的符号。有那么一刻,诗歌超脱于时间和空间之外,正如垂柳、水域、海洋和朗诵声在未名湖中移动。

接下来,关系象似使诗歌进一步偏离现实。通过诗歌声音、结构和意象的肌质中的各种情感隐喻映射,语言向诗人臧棣发出本源于生命的原始邀请。这首诗中受诗意观照的主要意象有滑冰场、垂柳、镜子和读书声响。在普通话中,它们都是上声,由半低降到最低又往上升到半高,呈曲折型调。发音开始时相对轻松,轻松到底之后再拉紧,音高由半低降到最低,再往上升高。诗歌语调可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大约八行,一共二十四行。第一层次,未名湖是一座冰冻的滑冰场,是情侣们现实和幻想的最近通道。接着情感往下沉,犹如“严肃的垂柳”。然而镜子和湖水把情感往上来拉,“缩短了此岸和彼岸的距离”,飘在空中的“读书声”升华为精神上的时代变形记。上声的声调变化与整首诗的情感互为对应,它们的声音回应在整首诗纯粹的情感中。第一、二行中冬天冰封的滑冰场,寒冷是我们身体的知觉;第九、十行“绿茵密布的垂柳”以及它们的高度是视觉;第十四、十五行“器皿所溢出的汁液”对胃病有特殊的疗效,让人联想到味觉;远方传来女生的朗诵声视为听觉。以上知觉、视觉、味觉和听觉只是外部感觉,或者感官的感觉。

综上所述,诗歌象似性的作用是创造语言中的情感、意象,以便心智达到现实的真实。如此,诗歌象似性弥补了心智与现实的“隔阂”。诗歌象似性通过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两个过程连接了心智和现实的桥梁。只有这样,诗歌才能成为现实情感的图像。

a 如欧阳江河的《诗歌写作,如何接近现实》(《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4期),从历时角度考察了中国古典诗歌如何与现实融合。

b 摘引自中国诗歌网,网址:http://www.zgshige.com/.

参考文献:

[1] Hirag a ,M .K. Diagrams and metaphors: Iconic Aspects in Languag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4(22):5-21.

[2] Cook,E.. Poetry,Word–play,and Word–war in Wallace Stevens[M]. Princeton: Princeton UP,1988.

[3] N?nny,M.,Fischer,O. (Eds.). Form Miming Meaning: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1[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99.

[4] Merleau–Ponty,M.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M]. C. Lefort (Ed.),(Trans.) A. Lingi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P,1968.

[5] Tabakowska,E. In M. N?nny,O. Fischer (Eds.). Form Miming Meaning: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1[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99.

[6] Fischer (Eds.). Form Miming Meaning: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1[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99.

[7] Merrell F.Peirce. Signs and Meaning[M].Lond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7.

[8] Haiman,J.. The Iconicity of Grammar: 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J]. Language,1980,56(3),515–40.

[9] Langer,S.K.. Feeling and Form: A Theory of Art[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1953.

[10] Bolinger,D.. Meaning and Form[M]. London: Longman,1977.

[11] 臧棣.诗道鳟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朦胧诗以来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研究”(11BZW096); 2017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桂北唐宋诗词认知英译研究;项目基金号:2017KY0850

作 者: 农玉红,西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讀博士研究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语言学。

编 辑: 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符号学现实诗歌
诗歌岛·八面来风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符号学理论初探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