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娜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接送孩子,与教师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较少。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家园合作模式,利用网络开展线上课程,将家长变成重要的合作伙伴。本文从研讨、互动、审议三方面入手,针对“云”课堂的准备、实施、评价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研讨——“云”课堂内容的确定
(一)基于儿童立场选择内容
儿童的学习只有通过儿童自主选择与建构,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儿童本位”的理念越来越被认同。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站在儿童视角,才能找到合适的课程内容。例如,在组织幼儿参与“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时,教师首先可以抛出几个相关话题,并记录、整理出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其次,课程主题不宜定得太大,主题的延展性太强,幼儿会什么都想讲但什么都讲不透。教师可以将课程主题缩小,聚焦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上。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促进其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二)基于研讨制订课程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一张图”“一条路”“一份学案”课程计划。“一张图”即用思维导图写明儿童学习与发展需要的核心经验、必备经历和重要资源等。其中核心经验可以围绕幼儿发展的核心目标确定,必备经历是指能支撑幼儿学习架构的主题活动内容,重要资源涵盖亲子活动平台、活动资源等,力求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幼儿学习。“一条路”呈现幼儿学习的基本路径,罗列课程主题及流程计划,最终形成有利于幼儿学习的“一份学案”。
二、 互动——“云”课堂的开展形式
幼儿、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课程开展的效果。因此,提升线上课程的互动性,让班级群“活”起来是“云”课堂开展的关键。
(一)提升师幼互动频率
一是选择合适的互动平台。教师可以运用视频软件制作主题课,让幼儿反复观看,同时可以利用微信群语音功能进行线上话题的讨论,提升师幼、幼幼间的互动频率。二是注重幼儿学习的方式。教师应认识到,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学习形式应多样、内容应丰富。如开展“红色教育”主题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直播等方式,让幼儿与同伴、教师进行“云”见面,使师生之间的距离变近。
(二)提高家园共育效果
教师要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提升家长对课程的关注度,营造家园合作的良好氛围,这对课程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应将课程主题、内容、目标、计划等提前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其次,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家长的需求,如笔者对家长参与线上课程的时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家长认为晚上7点至8点为最佳参与时段,此时家长和幼儿已经吃完晚饭,有时间一同学习。在开展线上课程时,教师应将舞台交给家长和孩子,如组织线上亲子沙龙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审议——“云”课堂的反思
(一)课程审议
幼儿园的课程审议是指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通过集体审议的方式达成共识,进而做出决定、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审议线上课程时,教师应从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审议形式分为班内审议、年级审议和园级审议。审议内容包括主题选定审议、课程目标审议、课程资源审议、课程内容审议等。
(二)课程梳理与分享
幼儿的学习是综合性、延续性的。幼儿园教师要将课程渗透到幼儿的主题活动中,重视幼儿的学习过程,记录幼儿实践、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但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成为活动的记录人,做好课程分享。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平台发布课程内容,并且注意梳理出整个课程的脉络,让读者清晰地了解课程的由来、过程及效果。
要打造良好的“云”课堂,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做好课程计划,运用多种渠道调动幼儿、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借助互联网使幼儿获得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在课程實施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做好课程内容的梳理和分享工作。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