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支持服务现状、问题及建议
——基于某校大一学生调研结果分析

2021-05-04 12:15张筱茜
人才资源开发 2021年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院校高职

□张筱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就业支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是提升就业率和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调研、整理和分析高职院校就业支持服务现状,发现高职院校存在学生就业力不足、缺乏理性职业规划、就业支持服务利用度不够等问题。学校应丰富授课形式提供精准帮扶,构建完善就业信息系统和心理帮扶体系,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一、高职院校就业支持服务现状

1.授课形式单一,信息化就业通道尚未打开。目前高职院校学校提供的就业创业课程形式主要为集中授课,其中50 人以上大班授课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达到40.54%,就业创业讲座32.43%,提供网络课程自学的比重较低,仅为28.65%。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大班授课作为班级授课制的重要形式,具有扩大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提高教学效率、使全体学生相互观摩、启发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就业创业指导这样具有实践性的课程来说,超过50 人的班级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更不利于因材施教。调研中发现,作为新的学习形式,网络课程自学普及率并不高,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碎片化学习、闲暇时间学习的潜能。当下,高校应届毕业生大多已是95 后,很多00后也加入了学习就业创业课程的队伍,他们对于通过新媒体学习的需求和优势应被就业服务部门重视起来,一方面提升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效率,同时丰富学校课程的授课形式。

2.就业指导新需求凸显,课程内容有待精准多样。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要了解学生对于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或指导的项目主要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创业讲座、通过网络推送就业需求信息、就业心理和职业咨询指导、提供就业实践机会、举办现场招聘会、推荐毕业生到合适的用人单位等方面,其中开设就业课程、举办现场招聘会、开设就业创业讲座是常规指导项目,通过网络传递就业信息、开设就业心理和职业咨询指导的比重较低,仅为32.86%和22.54%。从调研结果来看,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56.22%)、求职方法与技巧(43.78%)、就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解读(39.46%)的呼声最为强烈,同时对于举办现场招聘会、职业咨询及就业心理辅导、就业信息鉴别的指导等内容需求比重也较大。

3.实践和实习机会供给不足,有待就业服务部门密切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设置问答题,并将答题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 软件进行分词、高频词提取和语义网络分析。该分析通过生成矩阵图呈现的线条和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学生对于就业工作建议关注点之间的关系和深层感知:以“就业”为中心点围绕“课程”“实践”“机会”“招聘”“岗位”等核心词,并以词语形成次核心圈,与之关联的是“开设”“提供”“增加”“举办”等动词,构成学生的直观建议和感受。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开设求职就业或法律讲座、提供实习岗位、增加实践机会、举办校园招聘会等诉求趋于一致,是学生对就业工作提出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二、存在问题

1.信息化素养偏低,影响就业力整体提升。高校媒介素养课程开展情况欠佳,信息化素养培养不足,导致出现就业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安全素养不高、学生对待新媒体态度不明等问题,在“互联网+就业服务”体系中,呈现信息平台充分建设和使用者不能充分应用之间的不平衡。调查中受访学生表示,就业信息的最主要三个途径分别是社会招聘网站(60%)、学校就业指导中心(51.89%)、微信或微博公众号(32.97%),但是对于“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搜索就业信息”“能够分辨或筛选就业招聘信息”“通过网络主动关注就业信息”等问题底气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对于网络使用的观念局限于娱乐和资料检索,对于信息认知、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与信息创新能力和意识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学校和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生涯规划课、创业指导课等,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是从这些课程中获得,但是课程中往往重视理论而忽视就业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失去了学习就业信息检索和分辨方法的机会。

2.学生缺乏理性规划,精准帮扶力度不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具有梯次性,由于教育对象自身在知识素养、家庭背景、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差异,决定了高等教育在对学生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标准和目的上具有层次性。受访学生八成以上生源地为乡镇或农村,六成以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务农,学生表示毕业后的主观去向包括就业、创业、学业深造3 个方面,其中就业和创业比重近50%,学业深造30.27%,还有两成左右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想法。在工作选择考虑要素这一问题上,排在前三位的是“个人兴趣爱好或特长”“工资水平”“就业单位发展前景”,忽视“专业匹配”,反映出学生对于择业目标脱离专业发展,这种现状不仅违背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或高素质劳动者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暴露了学生就业难、就业稳定性差的关键点。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学业水平、综合能力、客观支持等要素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职业认同感,对于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

3.社会资源引入不够,校内外资源流动不畅。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集中体现了其自身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包括选择并获得就业岗位的能力、性格特征、心理资本及社会支持水平等,其中社会支持作为就业软实力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是锦上添花。社会支持主要包括客观支持(个体获得的物质、经济援助和来自人际交往圈的推动力)、主观支持(个体内在体会到的来自社会或他人的尊重和帮助)、支持利用度(个体对周边支持的利用程度)。在本研究中分别指政策及家庭经济和心理支持、个体感受到的学校制度和服务指导、社会资源为学校就业服务工作带来的推动作用。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的感受程度高于支持利用度,这和调研中学生对于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建议结果一致。高校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尤其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发展关系,应主动联系为学生寻求就业机会,同时邀请业内知名人士、创业达人、优秀校友等开展专题讲座,打开学生的就业思路,拓宽就业视野。

三、相关建议

1.重视非技能型指导,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作为衡量一所高校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服务指导部门应深入学生中间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调研,知学生之所需,懂学生之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帮扶活动,学校在设置就业创业课程安排的时候,形成集专业理论、创新实践及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重视非技能型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如调查中不少学生提到希望得到政策及法规等内容的指导,学校在安排课程时,考虑适度加大政策法规解读的比重,由专业的法律专业教师甚至外聘知名律师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如何避坑的同时也告诫学生不能违反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2.打造多功能信息网站,丰富和净化信息来源。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不断渗透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就业信息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传递平台。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信息更迭速度快、就业帮扶机制多样化的大背景下,给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充分运用新媒体的方式(如开设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向学生传递就业信息等。在调研的过程中曾对省内所有高校的官方网站进行搜索查询,发现不少高职类院校缺少完善的就业指导中心或者能够提供就业信息的网页,这样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学生从学校获取就业信息的需求。高校的就业服务部门应逐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运用新媒体开发就业指导途径,将准确、有用、真实的信息通过官方渠道传递给学生,有效避免学生从社会网站获得假信息从而造成财产甚至生命安全的损失。

3.关注学生就业心理,建立和完善心理帮扶体系。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城镇家庭,很多学生对于毕业之后找到工作充满期待,但是由于学历、专业、技能水平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就业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多次应聘失败后,往往出现过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但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服务,学生的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缓解,甚至最终出现悲观厌世的情绪,这是学校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职业生涯咨询和就业心理辅导作为就业课程的一部分应该安排进常规课程之中,学校也应组建具有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咨询专业证书的教师群体作为就业指导中心的专兼职工作者,为学生提供定期或预约制度的咨询和辅导服务,最终建立“指导—帮扶—推荐”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4.构建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形成良好劳动力供求关系。“就业率”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输出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间的实然矛盾突出,一方面用工单位频繁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学生学非所用就业难。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间的应然统一应是人才满足岗位和社会所需,高职院校更应以市场需要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供求关系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打造深度校企合作,注重找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契合点,并以就业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调整学科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实训基地、“2+1”工学结合模式是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高职院校既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同时,企业通过高校的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自身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