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发展经验对江西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启示

2021-04-29 23:33陈春林贺瑜婧石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一村一品科技创新江西省

陈春林 贺瑜婧 石海霞

摘要 系统梳理了江西省国家级“一村一品”现状及发展存在的六大突出问题。基于对国内外“一村一品”创新发展经验的总结借鉴,认为解决江西省“一村一品”发展的根本问题仍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从科技创新视角,提出了助推“一村一品”实现现代产业化发展;提高产品溢价能力;让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依托科技创新解决“一村一品”建设关键瓶颈以及依托体制机制改革做好科技创新保障等五大建议。

关键词 “一村一品”;国内外发展经验;科技创新;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 S-9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7-0255-05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level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and the six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solving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those in Jiangxi Province is still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how to realize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product premium ability; how to make products and the market seamlessly connect, and how to rely on system and mechanism reform to ensu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One Village, One Product”;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experienc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iangxi Province

作者简介 陈春林(1986—),女,湖南永州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科技政策与产业发展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反复强调要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品”运动源于日本,最早出现在大分县的大山町。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典范不仅在日本国内,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一村一品”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学习模仿、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一体化经营3个阶段。

从科技角度研究“一村一品”要么围绕科技服务方面展开研究,如石萍等[1]根据农技推广物品的属性、农民的不同特质和组织方式等,研究我国农技推广体系;郑家喜等[2]从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丰富等视角提出如何提升村镇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成效;汪发元等[3]认为必须制定相关法律使多元化推广部门或组织健康发展,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部门、社会化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各司其职。要么局限于某个产业的探索,如孙皓[4]分析了家禽产业的科技创新探索与实践;齐博等[5]以花卉产业为例,探讨了科技创新如何促进高效农产品出口;王亚楠等[6]从品种选育、技术创新等对小麦高质量发展做了研究。此外,杨小竹[7]从品牌创新、张童量等[8]从产品创新、蔡畯等[9]从文化创新、秦富等[10]从理念创新、靳水生[11]从服务创新分别对“一村一品”进行了研究。

江西省“一村一品”发展实践始于2002年,对江西省“一村一品”的研究大多是一些报道性文章,学术方面的研究不多,且已有学术文章主要是从产业脱贫、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等方面开展研究。如袁碧慰[12]从产业扶贫角度对新余市“一村一品”进行了研究,谌种华等[13]从现代化农业角度对南昌“一村一品”进行了研究,陈瑾[14]从乡村旅游角度对江西省“一村一品”开展了研究。而从科技创新角度思索江西省“一村一品”发展的研究较少。

1 江西省国家级“一村一品”发展概况

1.1 总量上位居全国中等

目前江西省共有99个全国“一村一品”村镇,总数排全国第11位。2011—2019年江西省每批次入选约10个,入选最多的是第一(2011年)、第七(2017年)、第八(2018年)和第九(2019年)批次,2011、2017和2018年均入选11个,2019年入选19个。入选最少的是2013年的第三批次,仅8个。截至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审核认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共九批2 964个(图1)。

1.2 空间上省内分布均衡

江西省国家级“一村一品”数量分布最多的是赣州市,为14个,占江西省的18%。其次是南昌市和吉安市,分别为12和11个,占江西省的15%和14%。分布最少的是鹰潭市,只有5个,占江西省总数的6%。省内11个地市“一村一品”数量分布与行政区划面积大小基本成正相关。赣州、吉安和南昌“一村一品”数量和行政区划面积一样,均排在省内前三位。

1.3 品种类省内相对分散 由表1可知,

江西省“一村一品”大品类以蔬菜、水果和茶叶类为主,聚焦到小品类则相对分散。小品类中最多的是葡萄、柚子、桔子和莲子等,所涉村镇数均仅4-6家而已。国内发展同类产品的村镇数量较多,比如葡萄,除江西省外,国内还有124个“一村一品”村镇生产。当然江西省也有一些小品类是独一无二的,比如王桥花果芋、红芽芋等,但是江西省也分别仅一个此类“一村一品”村镇。江西省从事水产类生产的“一村一品”村镇数量极少,这与江西省位处鄱阳湖的优势非常不符。

1.4 林業类全国占比排第二 由图2可知,江西省与全国一样,“一村一品”农业是绝对的主导。江西省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其他类及混合多种产业“一村一品”分别占比为77.78%、6.06%、4.04%、3.03%、7.07%和2.02%,主导产业为农业的有77个。江西省的林业类“一村一品”有6个,占全国该类别的11.11%,仅次于江苏,居全国第二位。

2 江西省国家级“一村一品”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小且不精,产品重心混乱”较普遍

全省而言,国家级“一村一品”品类分散且优势不突出。与全国一样,江西省大部分的国家级“一村一品”同样坠入了“小而不精”的囧地。因地域分布太均衡,优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供应不足,运作非常成功而被全国人民广泛知晓的国家级“一村一品”几乎没有。

2.2 “特色较弱,相互衔接不足”较明显

目前省内大型农业基地有江西省特色的大米生产基地、供沿海及“一带一路”的蔬菜生产基地等。现有国家级“一村一品”品类与省内大型农业生产基地耦合度低,与省内典型农业产业基地有效衔接有待加强。

2.3 “产品升级,产业链条结构”较脆弱

江西省国家级“一村一品”发展与省内传统农业发展一样,存在产品深挖不足,产业链条短的问题。目前江西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约为2.2∶1,远低于粮食主产省山东、江苏的7∶1和5∶1。例如“一村一品”莲藕产业以简单的农产品销售为主,而莲藕二次加工、莲藕文化深度挖掘带来的产值仍为辅。“一村一品”急需形成产、供、销产业链以及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格局。

2.4 “品牌观念,商业包装意识”较淡薄

江西省80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基本没有叫得上号的产品品牌或者产业品牌。很少有专业人才或机构来统一品牌和规划产业,“一村一品”商业思维淡薄,尤其是缺乏用户思维、市场思维和营销思维等。当然有些农产品品牌在省内也有点名气,但因为没有核心的品牌优势或差异化标志,同全国、全球的地标农产品相比较,知名度仍难以提高。

2.5 “依赖政策,造血机能不足”较严重

省内“一村一品”仍离不开政策支持,完全能独立持续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村一品”目的在于扶贫,多少有自上而下的政绩行为,省内不少“一村一品”建立在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基础上。如果离开了政策红利等支持,一旦面临市场激烈竞争,尤其是目前不少农产品往往呈现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一村一品”可持续发展仍存在问题。

2.6“创新偏弱,科技能力不强”较突出

“一村一品”产业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引领能力仍不强。省内缺乏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的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有知识、懂技能、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创新人才,尤其是特定领域的技术推广和研究人员;技术推广人才;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乡土专家、致富能手等。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还存在总量偏低,交叉重复、多头管理和使用分散的问题。

3 国内外“一村一品”创新发展经验

3.1 国内发展“一村一品”的典型经验

3.1.1 国内主要模式。

目前国内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模式有龙头企业牵动型(表现形式有龙头企业自办基地和龙头企业订单安排等)、服务组织带动型(以“合作社+农户”或“协会+农户”为主要形式)、专业市场拉动型、原料基地依托型、政产学研支撑型、旅游文化主导型等。

3.1.2 江苏典型经验:注重科技创新投入。

江苏是农业科技大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多年稳居全国各省份第一。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了“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3.1.3 广东典型经验:注重农业经营主体。

广东注重发展从种植、品牌到流通到消费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目前基本形成农户种植是专业的、电商服务站是专业的、县域品牌打造是专业的基本格局。

3.2 日本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经验

3.2.1 典型成功案例。

一是城乡结对建第二故乡的案例。如世田谷区民健康村,即川场村与东京都世田谷区结为姐妹关系,世田谷区民将川场村作为第二故乡。二是创意与品牌塑造结合的案例。如雪子寿司,即一名日本农妇经培训后组织村民成立了“家乡本匠会”,其研发的“雪子寿司”一举成名。三是肉牛认养活动的案例。如大分县“一头牛牧场”运动,为都市居民提供肉牛认养活动,并以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肉牛的主人。此外,日本还有大地艺术节,住宿型市民农园等典型“一村一品”发展案例。

3.2.2 典型经验一:注重全产业链创新。

日本善于把“品质+品牌+营销”效应叠加,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注重创新。一是种植、种质(资源)创新。日本通过种植创新培育新的种植品种,产品的口感、甜度、水分等都有自己的底气。二是泛农产品创新。日本创新各种农用器具,以及谋新农产品的衍生物。三是包装创意和品牌创新。日本农业善于实现品牌溢价,按照农产品的性质,大体有原生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包装和品牌塑造。四是盈利模式创新。大体有通过专注力,二次生产,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盈利等。五是信息体系建设创新。除重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外,日本还有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农业科技生产信息支持体系等。

3.2.3 典型经验二:注重技术推广服务。一是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普及指导中心和特定支援指导部门构成。普及指导中心在革新专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是针对新型农民加入等阶段开展一般性的农业技术普及工作。特定支援指导部门由革新专员直接组成,面向规模农户和骨干农户提供高级咨询服务。该部门还设立了6次产业化专员、骨干农户培育专员、地球温暖化专员和生产技术专员等岗位。二是农协主导的营农指导体系。全国各级农协设立营农指导中心,依据业务区分,设立集中指导部和专门指导部,负责一定的基层农业设施和生活设施的运营管理等。

3.3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经验

3.3.1 典型经验一:依靠农业科技优势。农业科技始终领衔和贯穿美国农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一是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领先世界最早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目前美国生产机械化并辅以管理信息化。二是领衔世界的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植物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领域,美国在这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国家。三是信息化技术造就美国“精确农业”。美国200多万个农场主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农业的精确化生产,农产品从生产、运输、储存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都可使用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

3.3.2 典型经验二:依靠农业产业化发展。美国农业产业化有三大主要组织形式。一是纵向一体化,即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二是横向一体化,即由不同的企业或农场按合同分别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三是不同的农场和企业各自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分别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等。

美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显著特征:一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呈现区域专业化和规模化;二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呈现服务社会化和企业化;三是农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助推江西省“一村一品”走深走实对策建议

实现“一村一品”产业提档升级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它用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一村一品”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能突破“一村一品”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依靠科技创新能拓展“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空间;依靠科技创新能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质量和效益。随着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一村一品”长远发展已是根本趋势。

4.1 依托科技创新助推“一村一品”现代产业发展是核心

借鉴日本和美国的成功经验,“一村一品”不是以“品”为核心,而是以产业为核心,这应该是“一村一品”发展的核心思路。

4.1.1 丰富产业产品内涵。省内“一村一品”在结合区域特点与资源禀赋,充分挖掘自身優势基础上,要依托科技创新在做优、做精、做特上下功夫,丰富产品内涵。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改变目前“一村一品”分享到加工领域、流通领域、旅游领域等带来收益比例低的窘境。以日本最新柑橘品种土佐小夏为例,被称为“柑橘中的爱马仕”,就是科创引领潮流,不被农产品市场抛弃冷落的典范。

此外,“一品”绝不是一个品种或一个产品,它应该是灵活的,“品”的选择可以是农产品、与农产品相连的产业化项目,也可以是与农业相关的文体社会事业,甚至是一类农业主导产品的集合体。要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标准化技术操作要领和规程。

4.1.2 围绕产业构创新链。从根本上破解农业科技与“一村一品”经济“两张皮”难题,建立科技与“一村一品”现代产业的有效连接机制,创新更多的产业活动。以江西省重点发展“一村一品”农产品的产业链为研究对象,组建专门科研创新链,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思路进行实践探索,建立起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体系。此外,培育服务于“一村一品”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这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自建研发队伍和试验平台,鼓励其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定位在技术用户的需求上,共享科技资源。

4.1.3 树牢产业全球目标。

“一村一品”现代化生产必须要改变传统农业消费半径短的问题。因此,江西省的“一村一品”现代化生产,将地区优势推广至国内乃至全球市场,才是其产业现代化的重要落地点之一。政府出台组合政策推进相关产品“集”进入国内及国际市场,提高全国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为此要解决“一村一品”呈现的散、小问题。遵循“一村一品”地理空间格局,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重点发展区,统一规划,以县域、镇域为单位整域推进,集中连片,形成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规模发展,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区(带),聚力开拓外部市场。

4.2 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一村一品”产品溢价能力是根本

4.2.1 从打开“产品想象力”着手创新。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激励措施,推进让农产品充满价值想象力的创新。鼓励相关市场和科研主体,在以下方面为“一村一品”产品溢价赋能:一是依托社会热点赋能,让农产品跳出原有“套路”;二是用外形与消费者确认眼神,确保为产品找到对的人;三是你想要的也是我提供的,突出特点给用户惊喜;四是让用户消费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心理满足;五是凸显文化,让农产品价值有想象空间。凸显“一村一品”的根(农业本身)和魂(农业文化遗产),紧紧围绕江西省农业发展特色,全面凸显江西省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南丰蜜橘栽培系统、广昌莲作文化系统等想象力。

4.2.2 从延展“产品产业链”开展创新。

“一村一品”产品溢价,要重点推动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形成一个农业特有的闭环式产业链,“产品不够,用工业和服务来凑”,以此增加利益和发展的原动力。突出在某一环节的独家优势,进一步提档升级,把初级产品做精、做深,在新经济和新消费的推动下让“一村一品”焕发活力。

4.2.3 将打造“品牌知名度”纳入创新。

作为欠发达地区,江西省抓“一村一品”发展,更要做好特色和品牌文章。完善产品品牌构建,提高区域品牌市场知名度。在品牌打造过程中,要将科技创新融入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并深化产品的品牌文化。培育一批专业包装设计人才,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围绕农产品品牌打造的企业。

此外,如果仅仅停留在品牌的阶段,格局还太小,也很容易被赶超。形成品牌后,还要通过品牌延伸出更多产业,重点打造富硒、茶果蔬特产、畜禽、林产品以及水产等几大系列产品,形成更多增收渠道。

4.3 依托科技创新让“一村一品”与市场无缝对接是基础

4.3.1 变“生产导向”为“消费导向”。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一定要瞄准市场需求,变“生产导向”为“消费导向”,确保产品适销对路。一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变化,在做优、做精、做特上下功夫。二是要通过科技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比如采取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结合的办法,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面对面的相互信赖”关系。

4.3.2 探索“爆款”创新逻辑。

依托科技创新将单品做到极致,针对省内“一村一品”打造几款“爆款”产品。这几款产品品质呈精益化,具有核心竞争力。首先做好选款永远是打造爆款的第一步。二是要选对市场,政府有关部门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剖析目标市场需求,做好产品属性规划等。三是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展示及点击平台,获得更多关注和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为爆款奠定人气基础。

4.3.3 创新和推广多样化销售渠道。一是鼓励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一村一品”,支持专业村镇积极发展农产品线上营销和市场推广,壮大农村经紀人队伍。二是广泛利用电视、报刊、电台、官微等新媒体,积极推介、洽谈,解决农产品市场端销售出路等突出问题。三是探索科技推进特色产业信息化,建立发达的信息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推进产销衔接网络化,建立“一村一品”销售信息数据库。

4.4 依托科技创新解决“一村一品”建设关键瓶颈是重点

4.4.1 处理各主体利益分配实现脱贫致富。

一是在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更要对主体利益分配形成足够的重视,真正实现“一村一品”贫困地区的共同致富。二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以技术服务、技术参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参与现代农业开发,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三是保持好政策的连续性,避免延误发展时期、“干部一走,产业就散”、脱贫又返贫的现象。

4.4.2 长远应对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

与全国一样,江西省真正的务农人口迅速减少,其中很大比例都是老年人。发展不需要太多人手的农业已经迫在眉睫。江西省可提前布局发展机器人农业,比如制定农业领域普及小型无人机计划,包括扩大小型无人机在生产状况分析、农药化肥喷洒、防治鸟兽害等领域的使用。积极开展小型无人机和无人驾驶农机的智能农业试点工作,最后根据相关试点数据,推广相关技术。

4.4.3 避免唯经验刻板推行“一村一品”。

一是要在政府和农民间形成良性的交流机制,政府不过度干预村民的决策。政府始终致力于为村民开展“一村一品”活动提供保障服务,在产品的加工、研发及推广等多方面为村民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二是不能完全唯发达国家和发达省份的经验马首是瞻。不完全复制发达国家经验,重视传统种子回归,收获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更大市场。

4.5 依托体制机制改革做好“一村一品”科创保障是基石

4.5.1 健全科技服务和推广体制。

目前农业科创革新都是基于现有工业技术,新兴科技很难在第一时间落在农业上。一是注重教育、科研与推广的紧密结合。政府可规定所属地方农学院教师每年必须下乡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二是建设生产导向型农业推广服务机构,在各级农业局设“技术推广领导办公室”,建立现代农业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可借鉴日本实施的政府和农协两者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双轨推广模式。三是设立农业咨询局,提供专门的农业咨询服务。四是充分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农技推广人员拥有较高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优秀的甚至可享受国家公务人员的待遇。五是培育多元化科技服务主体。依托灵活的体制机制来调动农民合作社、各种农协和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4.5.2 加大科创政策补助和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对“一村一品”新产品开发等支出完善补助体系。二是对“一村一品”新市场销路的开拓,比如对开拓销路的洽谈会、参展、宣传等给予支持。三是设立“一村一品”农林渔业产业化成长基金,给予政策补助、“劣后”贷款、股权投资等。四是抓住江西省“一村一品”科创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制定出台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配套政策。五是加大现代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扶持奖励力度。对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对荣获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现代农业基地,加大奖励。

4.5.3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聚拢从业人才。

建立健全“一村一品”振兴的人才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吸纳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型人才队伍向“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流动。一是推进有知识、技术过硬高层次人才的柔性流入,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吸引善于经营、带动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留在当地,如合理架构出一张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创业等人才在当地创业兴业的合作网络。三是培养留得住的本地人才和乡土专家。前期主要依托省内科研院所专家等组建技术服务指导团队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四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比如每年分批组织“一村一品”发展带头人,前往江苏、山东、浙江、广西等先进省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参观学习。

参考文献

[1] 石萍,王雨濛.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1):15-18.

[2] 郑家喜,宋彪.基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与对策:对湖北省的调查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2):78-80.

[3] 汪发元,刘在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背景下基层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2015(9):85-90.

[4] 孙皓.家禽产业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

[5] 齊博,孙东升,李慧.农业科技创新对高效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花卉产业为例[J].江苏农业学报,2015,31(2):454-460.

[6] 王亚楠,张新仕,周语潮,等.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农业发展:以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9,23(3):4-6.

[7] 杨小竹.塑造强势品牌走创新发展之路——浙江省“一村一品”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15):38-39.

[8] 张童量,黄和亮.三产融合视角下“一村一品”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漳平市北寮村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19(1):26-30.

[9] 蔡畯,李慕君.一村一品:佛山活化古村落的创新[J].图书馆论坛,2018,38(7):54-55.

[10] 秦富,张敏,钟钰,等.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理念创新与有效推进:以“一村一品”为例[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30(4):3-7.

[11] 靳水生.开展“个性服务”助推“一村一品”——高平市创新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的实践与探索[J].前进,2012(11):34-35.

[12] 袁碧慰.新余市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13] 谌种华,彭璟.江西南昌地区“一村一品”一体化农业发展应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497-501.

[14] 陈瑾.发展民宿经济与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7,36(8):142-147.

猜你喜欢
一村一品科技创新江西省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木瓜村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