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

2021-04-29 00:12武祥伟孔令富荣华张娟胡惠永王晓雯毕保良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武祥伟 孔令富 荣华 张娟 胡惠永 王晓雯 毕保良

摘要 为了改革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对接“新农科”改革发展要求,在剖析当前实验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对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构。首先设置了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地位与目标,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基础性实验、技能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行设计型实验,构建了从基础到创新、逐级提高的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并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讲解、示范、引导等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由“灌输式”转变为“自主式”。该研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契合了当前淡水养殖产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淡水养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7-0278-02

Abstract In order to reform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course and conform to the reform dema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wa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target, content, and metho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teaching course. Firstly, the teaching targets and status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experimental course were set up, and the fundamental experiment, technical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and selfdesigning experiment were designed on this basis. The multilevel and modular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that ran from the fundament to innovation was constructed. Th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explanation,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hu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indoctrination to the independent guide. The study promoted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met the development demands of the present aquaculture industry.

Key words Freshwater aquaculture;Experiment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Teaching system

作者簡介 武祥伟(1984—),男,山东菏泽人,讲师,博士,从事云南土著鱼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实验教学体系由实验教学各要素有机构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生素质培养为根本宗旨[1]。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已成为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效果良好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2]。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实验内容由附属于理论教学转变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的观点,并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国外高校的成功做法,进行不同程度的实验教学改革,如创立“多层次、模块化”的教改方案和“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进入21世纪,我国更加强调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体系结合起来,开展“新农科”教育教学改革[4-5]。因此,必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淡水养殖学是一门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育苗、养成、疾病控制、资源增殖等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6]。随着水产养殖生产实践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生产实践中出现许多新要求,如生态养殖、大水面渔业、水生态环境保护等[7-8],需要采用创造性方法解决,迫切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当前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侧重于基本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认知,缺乏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环节[9-10]。笔者在剖析当前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从实验教学的地位入手,构建了从基础到创新、逐级提高的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并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契合当前淡水养殖产业的发展需求。

1 目前淡水养殖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不够系统

淡水养殖学课程实验教学属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附属于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的设置以理论课程的要求为依据,导致实验教学地位和培养目标不明确。此外,受实验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综合性、设计性或技能提升性实验,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当代人才培养目标,也不符合“新农科”建设的要求[11]。

1.2 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与创新能力欠缺

目前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为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较少,学生只依照实验指导进行实验操作,实验中遇到新情况时常会不知所措。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仅起到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作用,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在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校或企业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基金”等项目时没有方向,在进行毕业论文实验研究时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性和独立性研究能力较差。

1.3 实验教学方法滞后

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仍以灌输方式为主,即教师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课堂上讲解实验操作要点,学生“按图索骥”“按方配药”。被动的实验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多以传统认知性实验为主,缺乏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实验,致使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部分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现象。

2 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思路

明确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地位和教学目标,突出该课程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构建从基础到创新、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循序渐进、逐级提高的淡水养殖学课程实验教学新层次,让学生接受足够的、结构合理的基础实验和适应生产实践需求的应用教育,积累创新所需的能力。

2.2 实验教学内容

淡水养殖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淡水养殖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组织和指导淡水养殖生产,总结生产经验,推广先进技术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淡水养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该研究设置“2+1+1”实验教学模式中,“2”即基础性实验+技能性实验,作为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主体,目的是使学生接受结构合理的基础教育和必要的適应生产实践需求的应用教育,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实验内容包括与淡水养殖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常见鱼类和虾蟹类种类鉴别、鱼类食性识别、鱼类繁殖力评估等,使学生掌握常见淡水养殖鱼类及虾蟹类外部形态特征、生长与食性、繁殖等基础生物学内容;进一步设置鱼类血液采集方法、鱼类脑垂体的采集与保存等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鱼类尾部静脉与心脏处取血的方法以及鱼类脑垂体制取与保存方法,为进行鱼类人工催产、受精及孵化奠定基础。“1”为综合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之成为连接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的桥梁;鱼类与虾蟹类病害是淡水养殖研究的重要方面,病害的鉴别及防治技术需要生物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设置患病鱼类与虾蟹类的行为、病理变化、致病因子的研究实验,解决实际问题。“1”为自行设计型实验,作为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升华;实验前,为学生提供实验任务、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此环节的主题为不同类型的鱼类养殖池塘设计,鱼类、虾蟹类等养殖池塘的结构及附属设施不同,养殖环境也会影响养殖池塘的设计;该环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不同类型的养殖池塘(表1)。

2.3 实验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性实验+技能性实验,探索“讲解→观看→比较+示范→实验→总结”的教学方法。“讲解”即利用多媒体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技术要点;“观看”即利用视频演示实验的标准操作;“示范+比较”即教师现场示范不同的实验操作,并比较其优缺点;“实验”即学生依据上述步骤独立实验;“总结”即总结实验心得。对综合性实验及自行设计型实验,实行开放实验内容与实验时间,建立教师指导下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只讲解相关实验仪器的操作,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流程及实验数据处理均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目标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实验时间的开放:实验课程教学不局限于规定时间内进行,学生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和知识储备情况,与教师预约,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实验内容的开放:一是从教学目标出发,并紧密结合生产实践需要,依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不同的综合性实验;二是列出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与图书馆资源,查阅淡水养殖的最新研究进展,独立设计研究型实验,探索问题发生原因或解决方案,经任课教师批准后进行实验研究。

3 实验教学模式的特色

3.1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现了互动

建立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基本技能与素质的培养渗透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12],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基本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等环节的融合。

3.2 明确淡水养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教学目标

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是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常见鱼类与虾蟹类的生物学以及人工繁殖、育苗、养成过程中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根据各类水域的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水产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各类养殖水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对自己的思路进行评判,让学生通过实验对生产实践过程有真实的体会,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淡水养殖学课程实验,而且学会运用淡水养殖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设计出合适的实验方案,创造出更好的养殖技术与方法。该研究构建的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由“灌输式”转变为“引导自主式”实验。

4 结论

通过对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明确了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地位,突出淡水养殖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目标;实验教学内容层次化,设置贴合生产实践需求,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采取开放式,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探索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提高了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水产养殖学科实验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运楚,姜爱民,徐红东,等.高校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现状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224-228.

[2] 张彦峰.国外高校实验教学的他山之石:以澳大利亚为例[J].实验室科学,2020,23(1):237-240.

[3] 厉旭云,梅汝焕,叶治国,等.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1-135,197.

[4] 李保云,张海林,张洪亮,等.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2):128-131.

[5] 王晓雯,桑贤春,张正圣,等.高等学校农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5):67-70.

[6] 张俊杰,李胜忠,翟仙荣,等.动物科学专业《淡水养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Z1):119-121.

[7] 叶乃好,庄志猛,王清印.水产健康养殖理念与发展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3):101-104.

[8] 唐启升,丁晓明,劉世禄,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4,32(2):5-11.

[9] 黄俊梅.探究淡水养殖学课程教学改革[J].农家科技,2018(12):252.

[10] 李文雷.构建创新实验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266-268,279.

[11] 吕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9(2):3-8.

[12] 肖明松,金光明,鲍方印,等.“淡水养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4):80-83.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