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理论视角下的Vlog生产与观看

2021-04-29 20:12胡晓天
新闻论坛 2021年6期

【内容提要】作为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视频形式,Vlog极大地满足了观看者的窥私欲和在场感,观看者的凝视对生产者制作Vlog也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从凝视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在Vlog凝视过程中,其生产场域及观看场域的主体身份转换、凝视权力作用以及从想象界到实在界的实践在场转化,以期发现Vlog凝视过程中的微观权力学运作。

【关键词】凝视理论  Vlog  主体与他者  想象的凝视

一、引言

(一)Vlog的流行与抵抗

Vlog即视频博客、影像日志,是视频播客(Video Blog)的简称,最初诞生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创作者常以第一人称视角,将自己的生活作为视频素材进行艺术化的剪辑,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视频日志,其时长通常在5~20分钟。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视频内容形式,Vlog在短视频生态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Vlog用户规模达到2.49亿人。①B站、微博、西瓜视频等视频社交平台争相布局Vlog行业,但Vlog依旧停留在相对小众的层面,是短视频生态中唯属于青年的新媒介表达形式,正如有学者提到的那样,Vlog是短视频从主流大众文化向小众青年亚文化转移的表现。②一方面Vlog最初起步于海外留学生,通过拍摄Vlog记录生活进行社交与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在国内本土化发展中,Vlog也并未如短视频一样普及到所有群体或领域,Vlog致力于脱离土味、审丑与恶搞,分享个人制作的Vlog往往被视为一种表达个性与审美品位的新潮方式。旅行视频是精致、自由生活态度的表征,学习生活视频展示了个人独立的品质,开箱测评视频则是对个人消费档次的彰显,这些无不在迎合现代年轻人的文化审美品位和精神价值观念,而那些不具有这些品味特征的人群就被隔离在外,因此Vlog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其发展与代表大众文化的土味吸睛短视频背道而驰。

随着Vlog的流行,生产、观看Vlog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很少有人关注Vlog生产和观看背后的意义,这种视频形式给社会、资本、文化带来何种意义?为什么一個评论夸赞了Vlogger眼镜好看,网店就会热销其同款,如果有人在凝视这一切,那么谁在凝视Vlogger拍摄?谁在凝视他人观看?这个凝视是如何进行的?本文拟从视觉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凝视理论出发,探讨以上问题。

(二)Vlog研究进展

“记录性”“真实性”是Vlog诞生之初就标榜的特性,相比于抖音、快手快节奏短视频所呈现的夸张表演,Vlog用仿真视角、慢节奏的风格打造出一种忠于生活现实面貌的朴素质感。目前国内学者对于Vlog的研究主要从粉丝经济、媒体融合、表演呈现、内容创作、戏剧探索、符号互动和新闻报道新形式等方面出发。③其中,黄思颖等人对视频媒体B站上的生活类Vlog内容进行了眼动实验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用户注意力的主要因素是视频封面,并认为休闲娱乐、开阔眼界、对他人的生活感兴趣和爱好是用户观看Vlog的主要出发点和关注点。④付煜鸿等人通过分析微博社交平台上的10位知名Vlog博主的相关数据,探讨了Vlog传播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粉丝数量、内容质量和有效运营。⑤姚蓉等人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对Vlog内容进行分析,从微观社会学的视角,理解和探索视频博客中语言符号、身势符号的作用,对理解Vlog中的互动方式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⑥然而,目前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关注Vlog视觉生产与观看背后的微观联系研究还较少。本文将从凝视理论出发,以批判性思维对Vlog生产和观看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凝视视角下Vlog生产与观看的微观权力学运作;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拓展了Vlog相关研究范围,并揭示了凝视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视觉实践的嬗变。

二、凝视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一)何为“凝视”

凝视本义是指“长时间的看”“延长的观看”,但在20世纪西方文化研究的语境中,它从日常用语中脱离出来,进入学术领域,成为被理论化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分析工具。英国学者丹尼·卡拉瓦罗指出,凝视描述了一种与眼晴有关的权力形式,当凝视发生时,不仅是简单的眼睛在看发生,它同时也是思想与权力的探查和控制,观看不仅是单纯的视觉行为,更是社会化的观看,⑦这里存在的权力机制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拉康则认为凝视带来的真实逼近体验会极度拉扯主体,使主体分裂,凝视并不是视觉上的眼睛的实践,而是处于主体与对象的相互关系中。在观看的视觉实践中,主体依赖于凝视的客体,并且自我添加实体并不具备的象征意义和幻想。⑧

(二)从注视、凝视到监视

萨特在从存在主义理论思想出发,阐明注视中他人的存在,以及我与他人的存在关系,揭示了他人的存在对于我的结构意义。萨特认为注视可以与眼睛无关,注视就是意识到被注视到、我被看见了,当我注视他人时,我的意识和我的行为是一致的,我是注视的主体,被我注视的事物是注视的对象,当我意识到被注视者可能发现了我的存在,此时我就从主体变成了对象,从自我变成他人,他从对象变为主体,由此可知注视的双方都受到注视的影响。注视最大的意义就是意识到被注视,注视行为是否真实发生并不重要,因为即便是虚幻的注视,也依然会使我发生改变。⑨萨特关于“注视”的论述揭示了自我存在与他人存在的相互关系,在注视的过程中,四种存在关系也随之诞生:我为主体,他人为对象,他人为主体,我为对象。

梅洛·庞蒂揭示了在注视中人与自身、人与世界和人与他人的关系,即凝视的主体间性,他认为身体是我们与世界联系的重要中介,身体注视一切事物,包括注视自己,并在注视中建立自我与世界的联系、感知自我与世界以及改造自我与世界。身体的各个部分发挥各自功能且构成一个整体,形成“身体”意向,这种意向性联系的身体注视,使身体进入对象目标之中,在感受对象的知觉动作中,观察注视之物,在这个注视过程中,意向性不断施加,人们和事物在多维复杂的联系中构建意义。⑩

拉康受二者的启发,进一步推进凝视理论的发展,拉康提出三个重要观点:第一,眼睛与凝视是分裂的,眼睛进行看的行为并不能完整体现视觉实践的全部本质,在目光的交流和回环中,主体也可以凝视,它的内在结构是相互主体性的。第二,想象的凝视,在凝视的过程中存在理想自我与自我理想两个方面:主体一方面把想象的他者凝视投射到自我之上,获得自我完美性的幻觉效果, 这里的凝视并不需要真实发生,来自凝视者的真实看法也并非是主体所想;另一方面主体还通过认同他者的目光来把这一凝视内化为自我理想,这里的认同不仅包括积极的一面也包括消极的一面,拉康称之为“凝视的效果”,主体还在这个想象的虚拟和反转中用这一效果来保证其所认同的自我理想和现实形象的一致性。11这一观点类似于梅洛·庞蒂提到的“身体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三维时间的交汇点,身体凝视实现了交汇”。12第三,拉康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构建出主体发展的三维世界:实在界(the Real)、想象界(the Imaginary)和象征界(the Symbolic),13从三维世界的转化,进而揭示出凝视过程中伴随着主体的欲望发生和异化。

福柯则提出了一个极具激进性的概念——“监视”,他探讨了监视背后的权力,指出凝视在社会建构上的力学运作。福柯的监视概念虽只具有单向性意义,但隐匿在监视至上的权力机制,为我们探讨视觉实践的内涵提供了新的路径。14凝视还具有生产性,全景敞视权力概念基于微观权力学范畴解释了现代社会总的社会关系结构,在原作中福柯就指出凝视是匿名的中心化权力的一种隐喻,凝视在单一的观察者和多样性的被观察者之间建立的单向联系,揭示了权力附属关系和社会关系结构。15福柯批判性地指出,凝视对总的社会关系建构具有重大意义,凝视是一种建构社会的权力化视觉模式。

凝视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实践方式,在文化研究语境下多被引用到女性主义事业中的男性凝视、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种族凝视和后现代文化景观中的图像凝视等研究中。16本研究则是在后现代文化景观的图像凝视范畴中,对新媒体形式——Vlog的凝视探讨,看与被看、主体与客体,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隐藏在背后的权力机制是本文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这些视觉实践的特征、结果与潜在权力机制。

三、Vlog凝视:存在、想象与实践

(一)凝视辩证法:主体与对象身份的多重轉化

在Vlog中,视频主角介绍自己的生活区域、学习过程或活动经历等等,他的一切语言和行为表现都是自然的,就像正在面对面说话一样,尽管在旁观者看来他是在自言自语,但拍摄者是默认观看主体是存在的,Vlog是被观看对象,拍摄者也是被观看的对象,只是摄像头执行了凝视的任务:拍摄者与摄像头对话,摄像头担任了凝视对象的角色。拍摄者自己也通过观看Vlog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此时,拍摄者则是观看主体,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发生的实在内容皆为凝视对象,在Vlog上传发布后,凝视真实地发生,但这个凝视本身的行为并不重要,没有人会较真是否真的观看Vlog、看完Vlog,观看对象对Vlog的评论留言,才是凝视的实质。正如拉康所说,凝视本身并不重要,意识到凝视的发生足以揭示凝视主体和对象的存在,眼睛与凝视是分裂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Vlog生产与观看中体现的“不可见的凝视”,正是梅洛·庞蒂竭力想要说明的“凝视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生产与观看并未发生在同一时间或空间维度,凝视实现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汇,其生产或观看行为正在进行时,没有任何凝视的眼睛参与,虽然拍摄场景内有旁观者,但场景内旁观者向拍摄者投掷的好奇目光不具有任何意向和控制的意味,不具有凝视的意义。在观看者观看Vlog后发表的评论,和Vlog成品一起成为拍摄者进行自我确认和建构自我理想的场所,例如明星欧阳娜娜发布的在北京室外拍摄照片的Vlog,有评论说“外面这么冷,多高危啊!心疼!”“小心哦!”等等,根据这些内容,拍摄者对Vlog进行评估,确认自我形象塑造方向,保持对粉丝态度的凝视,继续优化Vlog内容,收割关注和粉丝。

无论是Vlog生产还是观看,凝视都在发生,主体与对象由此存在并相互转化,在凝视主体与对象的多重转化中,主体的自我逐渐向前发展。在Vlog凝视过程中,凝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见与不可见并存的凝视,凝视主体与对象的转化必须需要技术与平台介质支撑,这一原因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概念解释再合适不过,技术、媒介的参与正是新媒体语境下凝视最重要的部分。

(二)想象的凝视:自我与他者的多面镜像

在Vlog拍摄和剪辑中,凝视并不可见,生产者运用想象的虚拟和反转尽可能保持Vlog的真实逼近效果,从而维持自我理想与现实形象的一致性。观众观看Vlog如同在凝视真实的世界,这是因为生产者在想象凝视时,他者的凝视通过主体的设计被纳入Vlog现场,但实际上他者的凝视通过画面的透视法被隐退在画面之外。即看似是主体站在自己的位置把眼睛所及的事物按照距离的远近、比例的大小及次序的安排“正确地”配置在画面中,正在凝视的他者也以为看到的就是现实的再现,可事实上,这个是拍摄主体运用透视技巧保证了再现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通过Vlog生产者想象的反转,这个本该发生的凝视被删除了,结果就是Vlog生产者看到自己在看自己。例如在微博Vlogger夏美酱_介绍日本旅游的“臭美合集3.0”中,表现自己身材、服饰和五官的画面很多,在Vlog画面中,观众看到的是她自己沉浸在经拍摄美化后的个人美貌欣赏中。想象的凝视就是这样作用于Vlog生产,先形成自我与他者的认知镜像,通过镜像反映,主体想象他者的目光凝视,殊不知主体的凝视乃是一种几何学上的看,一种幻觉的看,一种欺骗的看。

根据拉康“想象的凝视”概念,Vlog依赖想象凝视构成的镜像由此被生产,而在福柯的微观权力学说中,即使是想象的凝视也包含了权力的意味。在Vlog生产与观看中,隐匿在凝视之上的权力是流量,Vlogger无时无刻不在争夺注意力、粉丝的大战中奋战,为了俘获粉丝的喜爱,Vlogger要争取粉丝的凝视建立完美的人设,为了追逐更多的流量,Vlogger无意识地做出暴露、性感的冲动行为。如拥有378万粉丝的微博美妆博主@帅你一脸毛蛋,在2020年1月10日的化妆Vlog中,突然拉下自己右边衣服,扭动自己露出的右边肩膀,这一动作极具挑逗性,从“承包蛋姨的香肩”等粉丝评论可看出,这一举动极大地满足了他者的凝视欲望,由此进入象征界。随着越来越多资本进入Vlog领域,Vlog凝视场域中充满了商业资本的权力运作痕迹,Vlog自诞生以来所具有的真实性、记录性也被逐渐消解。

(三)凝视的视觉实践:从形塑到异化

Vlogger根据评论,凝视粉丝的反应,对Vlog内容进行修正,而Vlog博主在Vlog展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深刻地影响着粉丝的生活方式,这也正是“镜像理论”中提到的,“凝视”是一种双重体验,一方面是我们在观看影像中所展现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在体验中把这个影像移植到我们的头脑中,获得我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知结果。17所以凝视不仅不固定于单一的位置,而且凝视实践的主体也不是一元化的。从整个社会大系统看,Vlog形塑了社会观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譬如随着美妆Vlog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女生把化妆作为个人的一项技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在Vlog中,化妆类别更加细分,年会妆、圣诞妆、毕业妆等等,化妆类别越来越多样化,观众通过凝视将其深深嵌入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实现凝视的视觉实践。

然而凝视也会带来抵抗性的结果,一边是部分网友对Vlog提出批评,例如有部分网友在明星欧阳娜娜的Vlog下犀利评论,“没有什么作品,整天都是Vlog,霸占热搜,能不能拿点作品出来说话”等等;另一边是对女性相貌身体物化的拜物式凝视,穆尔维指出由于对女性形象的过高评价、对女明星的崇拜,导致这种观看过分追求完美的女性外表,将之抽离其精神与个性,将其物化为图腾式的物品,网友在观看Vlog后对Vlogger相貌或行为恶意辱骂,正是由于博主展示的形象与他对完美的认知不符。尤其是重视明星光环的号召力,广大网友、商家发挥其敏锐洞察力,借助凝视Vlog渗入其私人空间,挖掘所有的物品,并用“XX同款”加持以获得消费者认同。

观众在凝视Vlog过程中,会逐渐脱离与现实世界的深刻联系,反而在Vlog视觉体验中陷入得越来越深,进而导致个人的异化与孤立,这种异化与孤立会为凝视Vlog带来动力,形成持续性观看行为,长此以往,凝视者只能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远,陷入无边无际的图像景观中。基于Vlog的真实性,这种凝视带来的异化只会更加严重,它将会取代人们真实的生活经验,成为人们生活、社交的信息来源,这一过程必然也伴随着对资本剥削的承受。

四、结语

图像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被包围在无边无际的视觉盛宴中,即居伊·德波所说的“景观社会”18:一切都是可展示的,世界也变成了可展示的文本,各种各样的奇观构成了世界的本质。众多的Vlog视频文本正以不可觉察的趋势建构了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凝视方式、凝视内容和凝视实践,当凝视者沉浸在全新媒介景观的观看中,也同样被景观背后的力量監视着。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无疑加强了这种异化,庞大的社会系统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扁平化网络,个体附在病毒性传播链上,丧失思考,只能跟着热点“娱乐至死”。

注释:

①人民网.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EB/OL]. (2019-05-29).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9/0529/c426998-31109398.html.

②王仕勇, 曹文扬. 表征与价值:基于视觉逻辑的短视频生产——以Vlog为例[J].青年记者, 2019(06):71-72.

③刘娜,梁潇.媒介环境学视阈下Vlog的行为呈现与社会互动新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1):47-54.

④黄思颖,周珊,王莹莹,等.基于眼动实验的短视频用户注意力研究——以B站生活类Vlog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9,5(19):27-30.

⑤付煜鸿,徐越.Vlog在国内的传播特点及影响力分析——以微博社交平台为例[J].新媒体研究, 2019,5(03):12-14.

⑥姚蓉,张伟豪.符号互动论下的“视频博客”研究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3(04):64-67.

⑦12141516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

⑧马元龙.拉康论凝视[J].文艺研究,2012(09):23-32.

⑨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⑩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117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文艺研究,2010(04):33-42.

13雅克·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18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胡晓天,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