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妮,韦文合,张 怡,梁 妍,韦振东
(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主要是由甲状腺合成释放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甲状腺代谢亢进或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引起的。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汗、进食次数增多、心悸、体重下降等[1]。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药物疗法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甲巯咪唑是临床上治疗GD 的常用药。此药能够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酶的活性,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但长期使用此药可引发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及白细胞数目减少[2]。近年来,夏枯草颗粒在GD 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指出,此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本文对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 例GD 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甲巯咪唑联合夏枯草颗粒治疗GD 的效果。
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 例G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关于GD 的诊断标准[3-4];初次被确诊患有GD ;年龄≥18 岁;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有心、肝、脾、肺等器官功能的损害;合并有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甲巯咪唑组(25例)和甲-夏组(25 例)。甲巯咪唑组25 例患者中有男5 例,女20 例;其年龄为18 ~65 岁,平均年龄(39.15±4.28)岁;其病程为1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56±0.43)年。甲-夏组25 例患者中有男3 例,女22 例;其年龄为19 ~65 岁,平均年龄(40.13±4.76)岁;其病程为2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58±0.45)年。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让其保持低碘、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甲巯咪唑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片(生产厂家:Merck KGaA Darmstadt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78;规格:10 mg)进行治疗。甲巯咪唑片的用法是:口服,起始剂量为10 ~30 mg/ 次,1 次/d。用药4 周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调整用药量。连续治疗1 年。在此基础上,为甲-夏组患者加用夏枯草颗粒进行治疗。夏枯草颗粒(生产厂家: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593 ;规格:9 g)的用法是:口服,9 g/次,2 次/d。连续治疗1 年[5]。
1)甲状腺功能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2)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肝损害、白细胞减少、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3)病情复发情况。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 年的随访,观察其病情的复发情况。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T3、FT4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血清TSH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甲-夏组患者血清FT3、FT4 的水平均低于甲巯咪唑组患者,其血清TSH 的水平高于甲巯咪唑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对比(±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对比(± s)
注:* 与治疗前对比,P <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FT3(pmol/L)FT4(pmol/L)TSH(mU/L)甲巯咪唑组 25 治疗前 25.13±4.26 48.56±5.76 0.14±0.04治疗后 7.06±2.14* 20.16±4.17* 2.21±0.72*甲-夏组 25 治疗前 25.69±4.32 49.06±5.83 0.19±0.05治疗后 5.31±1.68* 15.28±3.12* 3.01±0.96*t 值组间治疗后 4.699 4.685 3.333 P 值组间治疗后 0.001 0.001 0.002
甲- 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甲巯咪唑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6%。甲- 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甲巯咪唑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治疗后1 年内,甲- 夏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0%,甲巯咪唑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4%;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1 年内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的对比
目前,临床上对GD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易感因素、精神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6]。此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患者忽视。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从而可增加其发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临床上应尽早对此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改善其预后。目前,临床上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常用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放射碘治疗在美国的应用较为普遍。甲巯咪唑是我国治疗GD 的首选药物。此药是一种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ATD),具有起效迅速、药效显著等特点。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阻碍吸聚到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联,阻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合成,降低FT3、FT4 的水平。但有临床实践发现,单用ATD 对GD 患者进行治疗会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且在停药后患者的病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还会增加其病情的治愈难度[7]。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GD 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效果。殷智晔[8]在应用ATD 对GD 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夏枯草颗粒。结果显示,单用ATD 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为75.51%,联用ATD 和夏枯草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1.84%,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P<0.05。这说明,在应用ATD 对GD 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夏枯草颗粒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T3、FT4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血清TSH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 ;甲- 夏组患者血清FT3、FT4 的水平均低于甲巯咪唑组患者,其血清TSH 的水平高于甲巯咪唑组患者,P<0.05。这说明,在应用甲巯咪唑对GD 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夏枯草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其甲状腺功能。中医认为,GD 属于“瘿瘤”的范畴,此病主要是由气、痰、瘀壅结所致。治疗此病应从行气活血、清热化痰、疏肝解郁等方面入手。夏枯草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散结消肿、清火明目的功效,可有效改善甲状腺肿大、突眼、眼睑水肿等症状[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甲- 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优于甲巯咪唑组患者。这说明,在应用甲巯咪唑对GD 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夏枯草颗粒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GD 患者采用甲巯咪唑联合夏枯草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