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樱
(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关节肿痛为典型症状的全身多发性和对称性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极易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等问题。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约为1%,患病人数超过500 万。有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并发骨质疏松、肺病、心血管病、癌症及消化系统疾病等[1]。甲氨蝶呤是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但是,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欠佳。近年来,临床上在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时多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的用药方案,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有研究表明,在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该病时,给药时间的不同可显著影响疗效。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在不同时间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 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这86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RA 的分类诊断标准,经X 线检查后被确诊。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2)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整。3)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4)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5)患者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6)患者合并有血液病、心脏病及肝脏病。将这8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在对照组的43 例患者中,有男性28 例,女性15 例;其年龄为53 ~75 岁,平均年龄为(64.41±1.19)岁。在观察组的43 例患者中,有男性29 例,女性14 例;其年龄为52 ~76 岁,平均年龄为(64.33±1.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均联用雷公藤多苷和甲氨蝶呤(生产厂家为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2022674)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雷公藤多苷的时间为8 :00,观察组患者每天服用雷公藤多苷的时间为20 :00。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是:让患者口服甲氨蝶呤,10 ~15 mg/ 次,1 次/d;同时让其在每天早上8:00 口服雷公藤多苷,40 mg/ 次[2]。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是:让患者口服甲氨蝶呤,10 ~15 mg/ 次,1 次/d;让其在每天20 :00 口服40 mg 的雷公藤多苷[3]。为两组患者持续用药治疗12 周。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⑴显效:治疗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⑵有效:治疗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逐渐好转。⑶无效:治疗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无改善甚至病情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3]。2)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血转氨酶水平升高和皮肤黏膜损伤等[4]。3)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晨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度的评分、出现压痛关节的个数和出现肿胀关节的个数。4)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C- 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和血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例(%)]
在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晨僵持续的时间更短,其关节疼痛度的评分更低,其出现压痛关节的个数和出现肿胀关节的个数均更少,P<0.05。详见表3。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ESR 的水平、血CRP 的水平和血RF 的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4。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s )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例数 晨僵持续的平均时间(min) 关节疼痛度的平均评分(分) 出现压痛关节的平均个数(个) 出现肿胀关节的平均个数(个)对照组 43 67.31±23.49 4.76±1.03 5.46±1.68 3.53±1.52观察组 43 52.21±6.85 3.94±1.16 3.12±1.85 2.79±1.62 t 值 4.0467 3.4662 6.1402 2.2729 P 值 0.0001 0.0008 0.0000 0.0256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比较(± s)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比较(± s)
血RF 的平均水平(IU·mL-1)对照组 43 52.86±19.74 28.26±11.56 362.12±200.42观察组 43 45.71±10.06 22.93±5.63 341.02±176.25 t 值 2.1161 2.7182 2.8091 P 值 0.0376 0.0080 0.0203组别 例数 ESR 的平均水平(mm·h-1)血CRP 的平均水平(mg·L-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临床上主要是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对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甲氨蝶呤可抑制叶酸的代谢,诱导T 细胞的凋亡,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抗风湿效果。但是,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甲氨蝶呤不耐受[5-6]。雷公藤多苷是一种抗炎免疫调节制剂,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可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及晨僵等症状。相关的研究表明,人体的昼夜节律能够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及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若发生紊乱,会增加其对炎症的易感性。人体的皮质醇和促炎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昼夜变化。此变化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昼夜变化的生理基础,在早晨其会出现明显的关节肿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7]。有研究表明,根据人体的昼夜节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整体疗效[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关节疼痛度的评分、ESR 的水平、血CRP 的水平和血RF 的水平均更低,其晨僵持续的时间更短,其出现压痛关节的个数和出现肿胀关节的个数均更少,P<0.05。这说明,在联用雷公藤多苷和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时,与让患者在每天8 :00 时服用一次雷公藤多苷相比,让其在每天20 :00 时服用一次雷公藤多苷的效果更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