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就业培训 让脱贫有志有智

2021-04-28 11:54张丽媛
老区建设 2021年5期
关键词:护工劳务山西省

张丽媛

增加就业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脱贫攻坚中,山西省精准实施了培训就业扶贫工程,支持帮助41.58万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脱贫。几年来,让一批批贫困群众脱贫有技、增收有路。

培训增技 脱贫有志

“你好,这是浇面。你的菜都上齐了。”“小武,你俩一共35元……”中午时分,坐在岚县河口乡王家村脱贫户张毛花的农家院里,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听着她利落地算账,感到的是满满的幸福。

回想过往,张毛花说,过去没啥技术,靠着几亩地和打零工生活,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筹钱借钱是常事。在扶贫政策扶持下,2019年,张毛花两口子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免费技能培训,拿到了厨师证,还领取了部分资金补贴。借助当地产业融合发展的东风,开起属于他们的“毛花”农家乐。“每到旅游旺季,仅靠经营农家乐,家庭净收入能有1万多元,日子是越过越甜。”

从2016年山西省优先向贫困劳动力提供普惠制技能培训开始,《全省6万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实施方案》《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增收能力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使技能扶贫更接地气、更顺民意。

从工地小工到大车司机,从生活拮据到月入过万,兴县脱贫户郭剑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稳定的生活让我有了奔小康的底气。县里组织的技能培训真不赖!”

在实施中,山西省全力推进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制培训,构建的“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填平了贫困劳动力“土里刨食”到“上班挣钱”间的“技能鸿沟”,提高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率、取证率、增收率。2016年到2020年,全省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70.8万人次,取得各类技能等级证书的有47.4万人。

“现在,村里的劳动力基本都掌握了一门技术,就业的门路越来越宽。脱贫后,买房、脱单、创业的也不少。”浑源县驼峰乡高窑村第一书记胡学忠说。

“只要有培训叫我去,我就去听、去学。学到新技术,才能把大棚种好,赚更多钱,日子也会越来越好。”长治市上党区辉河村王和平笑着说。

打造地域特色,是各地推进技能培训的一大特点。这几年,我省涌现出了“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繁峙绣娘”等特色劳务。

天镇县扶贫办主任任哲锋介绍:“县里投资2300万元建设扶贫就业实训基地,对‘万家乐移民新区全部适龄劳动力、全县扶贫车间就业人员、全县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人员以及高技能人才进行‘四级梯度培训,确保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

服务扩容 增收有路

“今天加工半袖。桂芳上袖子,建霞合身缝。”8时一上班,张玉娟就将这批30万件销往东南亚的服装订单加工任务分配完毕。

张玉娟曾是榆社县箕城镇北枣林村的贫困户。2018年,搬迁到县里的惠民小区后,她在县人社部门的帮扶下,参加技能培训,成为山西森宏服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第一批员工。公司就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她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随着技术提高,张玉娟不僅成为车间缝纫一组组长,还带了十几个徒弟。“现在,我每年能挣近3万元,老公打工也有三四万元收入,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了。”张玉娟满脸欣喜。

就业保障是巩固脱贫成效的“定盘星”。山西省各级人社部门持续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不断健全和拓展劳务协作机制,多渠道扩大就地就近岗位供给,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从“就业无门”到“选择就业”的转变。

在保德县,实施脱贫攻坚就业扶贫“以奖代补”措施,对主动就业的贫困户,经村“两委”自评,由乡(镇)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按当年收益状况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2018年—2020年,全县发放就业奖补资金2680.3万元,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意愿增强。”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孙明光介绍。

保就业巩固脱贫成果。山西省实施拓展转移就业渠道、提高职业培训精准度、强化跟踪维权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11月底,我省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达91.01万人,比去年增长11.3%。其中,稳定就业66.05万人,占比72.6%。

在普惠的基础上,山西省还对重点群体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

天镇县廿里铺村村民张海生患有侏儒症,妻子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女儿还在上学。过去,他只靠着12亩耕地的微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就业扶贫政策实施后,张海生不仅应聘了村级环卫工公益岗位,还应聘了中地牧场、博诚蔬菜、北辰正方等企业提供的季节性灵活就业岗位。

“公益岗有4000元,临时岗有7000元左右,再加上土地流转的7200元,我们一家三口,一年约有18200元收入。这日子又有了滋味。”2020年,山西省还针对未脱贫劳动力实施“一户一公岗”特惠政策,切实助其脱贫增收。

品牌赋能 输出有智

“来,咱们现在翻身,擦擦汗,一会好舒服地睡觉。”每晚8时,北京市海淀区空军总医院东楼3层的一间病房里,总会传出一个中年男子温柔的声音。

声音的主人是临县大居村的王润平。“老人完全不能自理,得用专业手法照顾,才能让他躺得舒服。”在确认老人身体各项数据正常后,他坐下喝着水谈起自己的脱贫史。

2017年,他和妻子白月秀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吕梁山护工培训,取得结业证书及上岗证。通过吕梁山护工劳务品牌的就业平台,找到“北京的工作”。几年来,他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又学习了理疗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我现在每月工资涨到8000元,妻子做保姆一个月也有5000元。我们不仅还清了欠款,摆脱了贫困,还开始奔小康了。”

培育劳务品牌是扩大输出规模的有效途径。从2016年起,山西省按照“政府引导、社会主办、市场运作”的原则,以“一县一品”思路培育发展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创建“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繁峙绣娘”“晋襄酥烧饼大军”等品牌。同时,坚持在就业输出地和输入地广泛开展品牌培训、品牌推介、品牌对接等活动,持续增强山西省劳务品牌市场竞争力。

借力劳务品牌,吕梁市离石区坪头乡闫家坡村闫建江摆脱贫困,成长为“亿户家全国十大优秀护理员”“最美吕梁山护工”。如今,报名赴日介护工作的他总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只是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只能看到别人成功。”

“棋源叉车工”是陵川县着力打造的劳务品牌,受到物流等行业企业广泛欢迎。“我们全家都在江苏省常熟市的物流公司上班,每月工资加奖金都有5000多元,日子过得挺美。”陵川县秦家庄乡原庄村脱贫户原学兵很看重自己的工作。

政策有温度,发展有力度。如今,山西省已培育发展了94个地方特色劳务品牌,认定10个省级劳务品牌。其中“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劳务品牌先后入选人社部年度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2016年以来,全省通过实施培训就业扶贫工程,共帮助41.58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增收,完成目标任务的138.6%。”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贾新明介绍。

(来源:山西日报)

猜你喜欢
护工劳务山西省
四川地区护工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劳务派遣,面对一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