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琼
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学科。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硬性传授的思想观念,缺乏主动探究精神,导致核心素养难以得到培养与提高。因此,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各种影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的重要学科。但是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把相关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用贴标签的形式强加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背条文、背要点,主要目标是在考试中能够考取更好的成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很难产生问题意识,唯教师的教学指令是从,被动地完成背诵默写等任务,而在思想与心灵深处很难产生情感的共鸣。同时,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激活与发展。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和引入的教学案例都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引不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培养。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缺乏兴趣,就不会产生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对什么内容会产生学习欲望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设计与组织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青春飞扬”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如何体现青春价值”的话题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学生很少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是生活却给了学生切实的体验。因此,他们想进一步探究青春到底是什么。在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了《少年中国》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感受自己所担负的时代重任,增强对国家与社会的使命感,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发奋学习,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宏伟誓愿。将这一伟大而神圣的民族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将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2.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动力。
相对于知识学习,初中学生对生活更熟悉。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让学生理解相关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更好地运用生活经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脱离现实,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空洞抽象的理论说教通常会使学生感觉深奥难懂,失去兴趣。因此,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例如,在教学“遵守规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因为不遵守规则而造成的种种悲剧,让学生探究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怎样增强规则意识、怎样自觉遵守规则。并且通过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了解不守规则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只有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3.注重知识延伸,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通常只能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教学,但是只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通常难以完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要运用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教学,挖掘学生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一名学生扮演小记者,让其他学生作为被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活动。教师也参与其中,了解学生互动情况。“记者”让同学谈谈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怎样维护国家利益。在学生学完本课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各行各业人士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看法,强化学生的国家集体意识,从而树立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志向,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自觉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重任。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摒弃应试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