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民
在不少人看来,止咳糖浆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孩子咳嗽了就给他喝一点,甚至把糖浆当作糖水喝。其实,很多止咳糖浆中含有可待因等成瘾性成分。可待因是从罂粟里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临床上有镇痛、镇咳作用,可使人产生兴奋感,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依赖,不推荐儿童使用。止咳药水成瘾会危害身心健康,引起食欲不振、晕眩、神志不清、便秘、失忆等;而且會造成一些精神心理问题,会让人变得缄默、孤僻、脾气暴躁等。如果同时混合酒精或其他药物服用,止咳药水甚至可致命。
因此,家长在购买止咳药水时应注意药品成分,如果含有磷酸可待因或罂粟壳等成分,应避免给孩子服用。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中枢性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它属于非依赖性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催眠作用,不会成瘾。此外还有喷多维林、右啡烷等非依赖性镇咳药,以及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莫吉司坦等。
目前我国生产的小儿止咳糖浆大多含有盐酸麻黄碱、异丙嗪、桔梗流浸膏、氯化铵、苯巴比妥等药物成分,服用过多都会有副作用。异丙嗪又称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会出现副作用。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物模糊或色盲、头晕目眩、口鼻干燥、耳鸣、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亦可出现兴奋、易激动、烦躁、幻觉、震颤、昏迷或惊厥。儿童服用此类药物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甚至猝死。此外,异丙嗪的镇静作用有可能误导家长,误将不良反应当作疗效好的表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警告:异丙嗪禁用于两岁以下儿童,禁止作为镇咳药物来使用。因此,两岁以下小儿应慎用含有异丙嗪的止咳药。此外,盐酸麻黄碱服用过多,宝宝会出现头昏、呕吐、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烦躁不安甚至休克等中毒反应。
咳嗽是人体呼吸道受到外来刺激时的一种保护性动作。就像吃饭时饭粒呛入气管内,会引起阵阵咳嗽,最终将饭粒咳出来一样。患气管炎或肺炎时也是这样,通过咳嗽,可将气管、支气管以及肺泡内的病菌以及组织破坏后的产物排出体外,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和清洁。但3岁以下的小孩咳嗽反射能力较差,痰液不容易排出,如果父母这时给予较强的止咳药,会导致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造成气管堵塞。
此外,引起咳嗽的病因有很多,最为常见的是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这些原因占慢性咳嗽的70%~95%。因此,治疗咳嗽首先要找出咳嗽的病因,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而不针对病因治疗,只能是适得其反。
需要提醒的是,服用糖浆时不要用水稀释,喝完糖浆后5分钟内最好不要喝水。因为止咳糖浆为复方制剂,即将止咳药溶解在糖浆中。一方面,糖浆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能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解咳嗽;另一方面,止咳药吸收后直接发挥镇咳作用。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而降低黏稠度,不能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从而使止咳糖浆药效大打折扣。
一般对频繁的干咳或痰液不多的刺激性咳嗽,可选用以止咳为主的糖浆;对于痰多的咳嗽,应选用以祛痰为主的止咳祛痰糖浆。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反复咳嗽,经过治疗未见效超过8周以上,那么孩子很可能是变异性哮喘引起的慢性咳嗽。接诊医生必须根据病因给孩子对症下药,不能以服用糖浆来控制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