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中华传统美德传承

2021-04-28 23:44吴英哲
教育界·下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传承

吴英哲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学生的培养应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精神素养的培养举足轻重。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本着素质教育的原则,探求古诗词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将之发扬光大。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中华传统美德;传承

众所周知,小学是夯实学生基本功的关键时期,对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教学改革深入实施,文化回归的热潮开始兴起,人们对古诗词教学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度。古诗词教学能够传播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本文就结合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实际,对传统美德传承加以阐述,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已经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它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以语文为载体。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现今的素质教育中,古诗词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在了解历史与文化的同时,传承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高贵的品德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美德的传承,不仅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育,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从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塑造来看,学习古诗词有利于青少年从中吸取有利于自身人格形成的因素,通过吸收中华传统美德来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小学教育中推广古诗词教学,有利于紧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传统美德的传扬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中华传统美德的分类

(一)热爱大自然

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很多生活哲理都蕴含在大自然中。很多古诗都描写了神奇的大自然或悠闲舒适的田园生活。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就曾歌颂过隐居的田园生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么惬意美好的生活。诗人孟浩然也寄情于美丽的山水与田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当然,田园诗人中少不了潇洒于山水间的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把对大自然的爱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演绎得淋漓尽致。还有很多诗人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用心感受,与大自然交流,从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让人受益无穷。他们清新脱俗、冰清玉洁的品格和热爱大自然、尊敬大自然的品德更值得我们学习。结合如今国家所提倡的“绿色发展”方针政策,从古诗词当中汲取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之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从小学开始教育,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品质之一。

(二)热爱和平

在经济飞速发展、祖国日益繁荣的今天,孩子们对战争的残酷感到陌生。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但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如今,在世界的某些角落仍有残酷的战乱发生。战争带来的更多是无法挽救的灾难与痛苦。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对死于战争的士卒的同情与惋惜。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烦与无奈以及山河破碎的悲痛。元代诗人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残酷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深受战争残害的百姓的无限同情。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战争带给人民群众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上的创伤都是如此巨大,何況在有更多先进武器的今天。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痛恨战争。如今的时代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在国际局势风云诡谲的今天,中国要想做到和平崛起,需要牢牢抓住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潮流。热爱和平是当今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在小学教育中兴起关于“热爱和平”主题的古诗词教学,有利于让小学生深刻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的内涵,使其成长为日后对国家和平发展有用的人才。

(三)热爱祖国

通过学习古诗词,从小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心系家国的情怀是非常重要的。从古至今,许多爱国诗人留下了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有些直接奔赴战场,像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甘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的决心。有些则一直为国家的兴衰存亡而忧患,写下大量的爱国诗作,鼓励着心怀家国的有志青年为祖国前赴后继,在所不辞。爱国诗人陆游更是用一生去爱国,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献上自己的一切,他对国家深沉的爱在他的诗里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文字迸发出来,他一生的遭遇以及到最后去世都没有看到中原收复,无不让人感到惋惜,催人泪下。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时代背景,再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热爱祖国,一直是中华民族儿女们的优秀品质,也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在小学教育中教学“热爱祖国”主题相关的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将来更好地投入到建设祖国的潮流当中,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不可直接灌输知识。古诗词由于年代相隔甚远,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方难以理解,教师应该耐心讲解,并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学,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用有趣的图片、音频等辅助教学,也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资料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挖掘古诗词中有关美德传承的内容

小学生年纪小,对于古诗词中的精神思想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迪者,必须做好对课程内容的挖掘,深入剖析古诗词想要传达的思想,引起学生共鸣。例如,通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可以了解到兄弟亲情;在教学《乞巧》时,教师要向学生普及有关乞巧节也就是七夕节的文化传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传承传统文化。将古诗词当中的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实践当中切身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是值得大为提倡的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二)优化教学模式

完善古诗词教学模式,转变过去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更有效教学的科学途径。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使用多媒体技术等进行授课,用图片、视频的方式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古诗词年代久远,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优化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提高教师的古诗词文化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其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对古诗词加以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且做到课前细心备课,以更饱满的热情实施教学。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古诗词文化素养,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可以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四、结语

总的来说,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学生接受传统美德的洗涤与熏陶。面对当前传统文化回归的发展趋势,教师要明确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转变灌输教学的单一模式,运用多元教学方法,挖掘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厚重的中华文化,实现教学的生动化和趣味化,培养学生美好的品质,使之做一个拥有优良品德、人格高贵、受人尊敬的人。

【参考文献】

杜丹.班主任工作室中的美德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05):96.

刘忠勋.德育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传承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