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戈慧
目前,人们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课堂教学与阅读好像永远走在两条平行线上,不能很好的交融。要想让阅读生根,最根本的还应该从课堂入手。针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芦花鞋》,笔者采用了整本书阅读的课前引导、课中指导、课后延伸的方法,以求培养阅读兴趣,给予方法指导,提高閱读质量。
案例分析
《芦花鞋》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本文分四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在教学中,笔者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习长文章的方法———“小标题串联法”来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对文章加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对《青铜葵花》中的其他篇章进行学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案例描述
片段描述一:
师: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章的段落之间有什么特点?
1.通过观察,发现课文用空行标示课文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2.交流讨论,试着为每一部分提炼小标题。
(1)出示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2)小组讨论,提炼出最佳小标题。
(3)全班交流,共同评议,确定每部分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编芦花鞋;
第二部分:坚持卖鞋;
第三部分:雪天卖鞋;
第四部分:赤脚回家。
(4)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师:弄清了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我们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就非常容易了呢?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小标串联起来,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片段描述二:
1.再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青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自读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2)展示交流:
重点语句: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茸茸的、蓬松松的、闪着银光的芦花,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
预设:通过对动作描写可以看出青铜是一个勤劳的孩子。
重点语句: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雪还在下……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预设:通过环境描写,可以看出青铜的执着坚强和为家人着想的品质。
重点语句:一共九个人,都拿了芦花鞋,其中一个人拿了两双,十双鞋都在他们手中了。接下来就是谈价钱。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预设:青铜没有借机涨价,可以看出他的淳朴善良。
片段描述三:
1.曹文轩简介:
曹文轩,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
2.《青铜葵花》简介:
师:快速浏览《青铜葵花》中第六章《冰项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清单。
3.出示目标清单:
(1)为文章每部分列出小标题。
(2)按照串联小标题的方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3)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体会人物品质。
4.小结:
孩子们,人生路上,苦难不可避免。相信《青铜葵花》的阅读能够让我们更加从容地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案例反思
1.建立链接,让阅读空间更广阔。
课前推介、课中推进、课后交流,整本书阅读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与文本、与生活、与他人、与更广阔阅读的链接。开课之前,推荐学生去阅读《青铜葵花》中《芦花鞋》这个篇章,了解人物关系;课上通过引导,学会通过串联小标题法把握篇幅较长的文章的内容;课后鼓励学生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阅读《青铜葵花》的其他篇章。
2.提供阅读方法,不做内容指导。
《青铜葵花》讲述葵花和青铜的感人故事,即使我们不去指导,相信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青铜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和葵花的美丽善良所感动。所以,学习《芦花鞋》时,笔者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归纳小标题,并通过串联小标题了解整篇课文主要内容。而在整本书的拓展阅读中,笔者选取一些较长的篇目,提醒学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小标题串联法”进行阅读,对于阅读内容并没有做细致的指导。
3.阅读需要陪伴,创设空间促交流。
阅读,我们必须和孩子一起进行,养成阅读留痕的习惯。语文课的前五分钟,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其他同学对评价补充,大家分享阅读快乐,获得阅读新体验。节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作者精神世界里开出的一朵花,我们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它,让“课文”做“语文”的搭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涵养学生的语文情感。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儿童为本位,以阅读为核心,将儿童阅读课程化,阅读教学才能走向专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