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而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来源之一。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从操作中汲取数学知识、明白数学原理,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经历过程,显化抽象知识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本来被抽象概括的凝练数学语言转变为显性的数学现象,从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
如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到10以内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和原理,此时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道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抽象知识的显化。教师首先询问学生:“大家手中有10根小棒,我拿走其中的3根,还有几根?”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一问题时,单单凭借思考是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在学生疑惑时教师继续讲述:“大家可以试着将小棒拿走3根,看看还剩下几根。”此时学生就会一根一根地进行数数,最后得出是7根的答案。教师继续讲述:“10以內的加减法就如同我们现在手中小棒的组合,大家只需要将我提到的数字拿出或者加上,就可以完成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大家现在每个人拿出两根小棒,那么同桌之间加起来有了几根?”学生就会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操作,发现两个人组合后一共有4根小棒。在多次这样的练习后,就实现了1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学习。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过程,原本蕴含在纸面上的加减法原理变为了小棒的增加和减少,成功地将抽象的数学原理转变为显性的数学知识,从而有效实现了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制作模型,发展空间观念
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进行实现。这种模型主要针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实体模型的操作,发展学生的平面、空间观念,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在“认识图形(二)”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到各种平面几何图形,此时教师就可以制作实体模型进行教学。在课本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数学概念,仅仅以图画形式呈现,学生无法从直接观察中理解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在事前用卡纸制作数学模型,在课堂上通过给予学生数学模型,让学生进行直接观察。教师将模型分发给学生后,首先询问学生:“大家看其中哪一个是我们刚刚介绍的三角形?哪一个是正方形?哪一个又是长方形?”学生很快就能根据边的多少将三角形和其他两个平面图形区分出来,但是在进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辨别中,学生就出现了差错,教师此时让学生通过模型比较两个图形的各边长度,学生就会发现,其中的某一个图形的相邻两边是相等的,因此判断这就是课本中所写的四边相等的正方形,而对于相邻两边长度不相等的四边形,这自然就是长方形。教师让学生拿着实体模型进行观察,教师则自己在讲台上用相同模型进行教学,教师指着三角形的边进行讲解:“这是我们所说的多边形的边,而两边相夹形成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角。”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就理解了平面空间中的几何图形的相关概念。
通过制作模型,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理解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正确的几何观念,最终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围绕主题,形成严谨态度
经历过程、制作模型是进行动手操作的具体方法,而围绕主题是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中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将学生的动手操作局限在某一主题下进行深刻探究和讨论,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严谨的学习态度。
如在“分米和毫米”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到与分米dm和毫米mm相关的数学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物体的长度测量,进行动手测量操作,在操作中让学生形成严谨态度。教师首先让学生手拿尺子对数学课本进行测量,然后询问学生数学课本的长度超过1 dm了吗,此时学生就会通过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发现数学课本的长度大于1 dm,教师继续让学生测量超出1 dm之后剩余部分是多少厘米,学生此时就会发现剩余的部分必须用毫米才可以进行精确计算,教师要求学生将课本的长度写出,此时学生就会写作x分米x厘米x毫米,不同学生测量出的结果不相同,此时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仅仅在毫米上的误差就可以算作失败,因此大家一定要针对长度测量形成严谨态度,仔细进行观察和测量。”此时教师再要求学生进行动手测量,并观察学生的测量过程,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帮助学生进行改进。
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某一主题中动手操作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性,从而养成用正确、严谨的数学态度,去面对在动手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通过这种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有效提升。未来期待有更多学者针对这一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探索出更加有效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