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娇
有人说,当代年轻人是资深“躺平艺术家”。这届“打工人”奔走在繁琐的工作和复杂的人情之间,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既能应付他人又能取悦自己的方法,并将其命名为“糊弄学”。
何谓“糊弄学”?是教我们糊弄的一门学问吗?当然不是,我们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迷惑。举个例子,你在和一个朋友微信聊天时,最开始相谈甚欢,可是聊着聊着,就没有话题了。尤其是在不知道怎么接话的时候,为了避免尴尬,你回复了一个非常搞笑的表情,或者回复一个“哈哈哈哈”,此时,你就是在践行“糊弄学”了。“糊弄”二字,听起来有些负面,其实未尝不是年轻人洞悉生活智慧、用幽默对抗紧绷的自嘲说法。在过度社交、人情难却、工作繁重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年轻人不时有分身乏术之感,也难以真正面面俱到。对于无伤大雅的琐事,“弄弄子”(“糊弄学”的粉丝)们选择了一种耗费精力较少又相对得体的做法,既照顾了对方的诉说情绪,又给自己留下“放空”的轻松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弄弄子”们糊弄的对象不只适用于外部令人抓狂的情况,他们连自己也糊弄,在名为“糊弄学”的豆瓣小组里,有“弄弄子”分享了如何糊弄自己对抗拖延症的经历。“比如我看着电视剧,但是到了学习时间要学习了,这个时候内心就非常挣扎和痛苦。但是可以对自己说,我可以边看电视剧边学习嘛。然后眼睛时不时瞟着电视剧,一边打开电脑打开文档,开始看两眼里面的内容,等到感觉状态有点从电视剧那里剥离,就赶紧关了 iPad,阻断声音和视频的接入,把iPad扔到看不到的地方。”就这样,这位“弄弄子”在自己的糊弄下成功地去学习了。类似的还有如何糊弄自己减肥、如何糊弄自己迅速清除消极情绪等等。
说到底,“糊弄学”是为了应对不想做却逃不开的情况而生的,是人们在现有的生存环境中学会的一项被动技能。毕竟现实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因素、条条框框,让我们在不逾矩的情况下也难以实现随心所欲,那怎么办?只好用节省成本的糊弄来了事。时间就是生命,节省时间就是节省生命成本,当然要把珍贵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去。而当前热衷于自嘲的“打工人”群体和“糊弄学”的粉丝“弄弄子”,很可能有一大部分的人群重叠。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各位“打工人”行走江湖,难免遇到各类奇奇怪怪的修罗场,哪能没点“糊弄学”知识傍身呢。
自从成为“弄弄子”,孙小萌坦言在职场的日子没有那么难熬了。作为新媒体运营的她,每天不仅要面对各种难缠的甲方金主,还要接受直属上司的摧残。上司是一位完美主义者,每次都要把孙小萌的周计划、月计划修改得体无完肤。往往一个计划在推进之前,她要花好长一段时间来应付上司对于方案的修改和调整。方案嘛,本来就是用来修改的,可是上司对于每一句话的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就让她难以接受了。有一段时间,孙小萌经常在夜里梦到上司逼她修改方案,在梦里,上司瞪着眼睛叉着腰,用手指着她说,“你做的这些方案都是垃圾。”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她无数次想要离职。后来了解到“糊弄学”以后,她开始转变心态,上司也不是故意针对她,工作认真严谨并没有错,更何况,自己是下属,就应该听上司的指挥,上司让咋做就咋做。工作嘛,开心一会儿是一会儿。经过“自我糊弄”以后,孙小萌在工作中就没那么紧张了。
恰到好处地使用“糊弄学”,可以给生活稍作减负,给生命稍加自由,何乐而不为?不过也应当注意方式方法,这里的“糊弄学”并非偷懒耍滑、玩世不恭,只是对于同样糊弄的对方以相同的反馈,切不可偷换概念,乱用一气。
“糊弄学”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许多人的微信长期处于“有人@我”“287条消息”,这些消息可能并不具备时下的效用,可有可无的网络社交联结关系,让人能糊弄就糊弄过去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糊弄学”是一个被社交疲惫催生出来的概念。好好吃饭,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并以此换取存在的价值,是这世界基本成立的一道公式。可一旦破坏此公式的变量出现,“糊弄”便成了人阻止世界崩塌的一种选择。这是他们“初糊弄”的动机。比如,当人群中有一个人高喊出“你必须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成千上万的人便加入了这场巨型行为艺术,以加班为己任,无限内卷。工作时长成为至高考核标准,排斥加班的人却被认作“没有能力”。
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以前没有联系的人也会因此有了新的交流。比如如今在朋友圈刷屏的帮忙拼单的“请求”,也许对方和你已经失去联系許久,但在这时候,他却不顾以前的尴尬,再次向你提出帮忙,许多人或许会碍于以前的情面,不得不糊弄过去,这是如今很常见的现象,渐渐地这也成为大家熟知的内心法则,因此,“糊弄学”也是工作与生活中必要的一种能力。
糊弄是有技巧的,比如跟别人聊天不知怎么回复时,可以套用万能句式“感叹词+评价事情+感受”,比如 “我的天,这叫什么事啊,无语了”,这几乎可以应对朋友的各类吐槽,再加上“哈哈哈”或“真的”则会显得更加真诚。把这些句子添加到输入法的快捷键中,轻轻一点,一秒解决社交尴尬。
有调查显示,人际交往、工作学习,是糊弄行为的重灾区。“朋友”“老师”“男朋友”“同事”和“我妈”几个“被糊弄主体”频频出现。网友们密集地谈论着如何应对催婚、要求考公务员的父母,不熟的朋友丢来砍价链接怎么办。还有人晒出电商客服敷衍的回复——顾客还没说出是哪款商品,客服已回复“没有了”。
写稿焦虑的关婧,遇上法学专业的朋友分享的 “圈内”笑话,常常感到困惑,但为了照顾对方情绪,她不得不用上各类表情包和语气词,显得关切。两人的聊天记录里,“哈哈哈哈”有2000多条。
有网友认为,在过度社交、人情难却、工作繁重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这样糊弄并非不真诚,而是为社交设置“快捷键”。我们不可能时刻紧绷着认真交谈,适当的糊弄,是不冷场、暂时搁置争议的解决办法,也是维系感情的一种方式。为什么人际交往中的糊弄越来越多了?关婧想过这个问题,社交媒体的即时性、随时随地飞来的消息给交流带来了压迫感。“你以为的相谈甚欢,其实可能是相互糊弄。”关婧困惑,长此以往,会不会在聊天中分不清真情与敷衍。
“糊弄学”出圈后,有人认为糊弄是一种逃避、消极、不严肃的生活态度。“糊弄学”组长“摸鱼的阿汤”说,每个出圈的小组必然会遭受一些外界的负面解读,他没有太大压力。“理解年轻人的一些糊弄行为,并不等同于认可对它的滥用,‘凡事皆可糊弄的極端倾向并不足取。”
“糊弄学”也遵循一套“二八法则”,将20%的精力用于糊弄不重要的事,将80%的精力用于重要的事。他还支持另一个“二八规则”,“生活中80%的事都不重要,只有20%的事是极其重要的” 。
其实每个人生下来都并非一个糊弄的人,甚至从前是“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的人”。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得不做一些“正确的无聊的”琐事。凯恩斯早在1930年就预测,等到20世纪末技术将足够发达,英美等国将实现一周15小时工作制。从技术角度说,我们的确能做到这一点,但这却没能实现。相反,技术被引导的方向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工作得更多。大卫·格雷伯认为,许多没用的工作被创造出来,而员工明知无意义,还要假装并非如此,他们相信,自我价值体现在劳动中,而这制造了“横贯我们集体灵魂的真正的伤痕”。
某高校研究生曾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实习,被高强度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她说,要是能空出一些“摸鱼”的时间,劳逸结合或许能提高工作效率。践行着“二八法则”的“弄弄子”,心里都有自己的天平。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糊弄是一种节约能量的行为,是所有生物都具备的本能。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奉献,但信仰能产生驱动力,因此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激励都十分重要,在企事业单位里表现为薪酬架构和企业文化管理。当一家单位上上下下都在彼此糊弄的时候,指摘员工个人已经毫无意义了。
其实,“弄弄子”们在“糊弄学”之外更多的是积极的实践:许多人正在忙着考证、评职称、读研,正在努力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认真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虽然糊弄是个万能妙招,但也不能万事都靠糊弄解决,重要的事情还是要认真对待,如果是一些琐碎又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偶尔糊弄一下也未尝不可,也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才是“糊弄学”的真实目的,而不是万事都糊弄了事。当糊弄是为了降低不必要的社交成本的时候,它还可以被看作某种被动姿态的抗争。但是这种行为本身会影响人的行为模式,进而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这种行为本身的意义可能就会走向原来那种“反官僚、反形式”的反面。
“糊弄学”本质上是对工作的失望和不求上进以后的结果。现在年轻人家庭条件大多良好,在工作上不像老一辈那样有物质刚需,对于一些难以晋升且稳定的工作岗位,糊弄的行为多有发生。但是对于稳定性较差且需要大量投入的工作岗位,是否糊弄就要看个人对于工作和人生的态度了。总体上说,还是建议认真工作。
一些“不如糊弄一下”的调侃,背后是不敢直面失败的心理。糊弄与“不想努力了的丧”一脉相承,这些“话术”是不自信的映射。开始做一件事前,我们不妨先声称自己只是随便糊弄一下,这样即便结果不理想,自己不会承受太大的压力,也不会让别人太过失望。
“糊弄学”的背后看似“弄弄子”们圆滑,其实是无奈。“弄弄子”们一直都清楚,自己只是用一种更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快速解决生活中不重要的小事,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得过且过。毕竟“糊弄学”的终极目的在于用省下来的精力,做你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情,爱真正值得爱的人。诚然,万事皆糊弄的态度不可取,用糊弄的方式回避矛盾、逃避问题也不科学,应该坚定起来,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对浪费时间的各种无效社交说“不”,让“糊弄学”红不下去,直至彻底被摒弃。无论是糊弄别人,还是糊弄自己,其实更多都是在“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