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畅
《估算》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老师们的难题,笔者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上、下册涉及的估算问题,和三年级上册的《估算》解决问题,根据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学生可接受性,提出有效解决估算中估大估小的问题。
教材最开始出现《估算》是在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一道练习题第(2)问:已知玩具飞机、小汽车、火箭、轮船单价分别为23元、14元、27元、30元,问50元可以买哪几件玩具?这道开放题,贴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非常有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除了精确计算,还可以渗透估算意识,培养孩子们的数感,如二十几加十几肯定能买,二十几加二十几可能能买,对孩子们后续的估算教学会很有帮助。
一、结合学生可接受性,选择适当的估算精确度
孩子们正式学习估算是在二年级下册《萬以内的加减法》中关于估算解决问题的例题。电话机单价:358元,吹风机单价:218元,5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孩子们都知道把358和218加起来求和,看是否超过500,可是358+218这种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还没学。教材出示的解题思路:电话机超过了300元,电吹风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得出结论:带500元肯定不够。因为教材没有出示具体的解题算式步骤,老师们各出奇招。有这样的:358(360)+218(220)抑580(元)跃500(元)。笔者认为这拔高了对学生的要求,二年级下册的学生还只初步接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60+220这样的整十整百加减法的口算对他们还有一定难度。我们的估算有几种方法:可以把一个数估成整十数,即精确到十位;也可以把一个数估成整百数,即精确到百位;还可以把一个数估成整千数,即精确到千位……显然越往高位估,精确度越低,但越往高位估出的数,越容易口算。我们的数学课堂要考虑孩子们的可接受性。
二年级初步接触估算,估到整百整千即可解决问题。三年级的估算,安排在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后面,给了我一个启发:是否估成整十整百就能解决问题?如例题: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出于孩子们的可接受性考虑,笔者在新授课时对教材例题做了一点微调:一到三年级来了212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巨幕影院有440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孩子们基于二年级的估算基础,产生了不同的算法。
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孩子们马上意识到算法1估成整百的方法,在三年级这道题里已经不适用了,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要往更精确的整十估了。
二、结合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巧用数形结合,解决估大估小的问题
调整后的例题似乎仅仅处理了二年级和三年级估算的衔接问题。可三年级的估算解决问题,并非简单的估成整十整百就可以。如例题后面的做一做,原题如下: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巨幕影院有440个座位,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学生给出了两种算法:
算法1的思路明显受例题的影响,以为估算都要往小估,但把196估成190,226估成220,都估小了,得到的和是410,这仅能说明196+226的和比410大,并不能确定就一定比440小。为了辅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一个数比410大,无法保证就一定比440小”的问题,笔者还特意让孩子们动手画了数轴。
从图1中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比410大的数,可能比440小,也可能比440大,算法1无法得出确定结果。
算法2的学生认为:因为员怨远更接近圆园园,所以把员怨远估成圆园园;因为226更接近230,所以把226估成230……显然他虽然过程正确,但是他却是误打误撞对的。三年级老师们研讨时,有老师觉得估大估小容易把学生绕晕,也直接选择用这种四舍五入的方法。从四舍五入下手,虽然结果对,但道理不通,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思路:把226估成230,把196估成200,都估大了,得到的估算值是430,精确值肯定要比430小,更加要比440小。
因为图是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大部分孩子都能够画出来,并且能很好地理解。感受到画图的好处,孩子们在做课后练习时,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尝试画图的方法了。如果还有孩子图画不出来,笔者尝试了一种最笨的方法。依然用“196+226的和与440比大小”作例,因为孩子们刚学完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那么我们就看这三位数的十位和百位:190+220=410,因为个位还有数,那196+220的和肯定会比410大,但是无法和440作比较,再尝试往大估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笨,但还是比较适合中下层的学生。
教有法而无定法,以上是笔者对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