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从日常生活中所运用到的价格计算上升到国家经济和宇宙探索方面所使用的数学知识,由此可见,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小学数学的良好发展,并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及积极探索有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与方法,通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体水平。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構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现状;措施
一、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复杂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性。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呼吁减负减压,但是实际上很多小学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依旧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绝对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应试教育理念对很多教师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从古至今人才的选拔主要以考试为主,很多教师或家长喜欢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教师不惜使用题海战术或是“灌输式”等教学方式给学生传输大量的数学知识,却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消化掉这些知识内容,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进行改革,但是有些地域偏远的学校依旧沿用的是传统单一和落后的教学方式,学生只会被动接收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内容,而且通常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则是需要做笔记和被动听讲,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也就无法保障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味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根据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城市的很多小学已经开始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对学生独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还是有很多小学依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而且小学数学教材也存在严重缺乏生活实践知识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只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枯燥,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终无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构建小学数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良好和谐的课堂环境,合理设置学习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比较小,而且对各种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合理设置学习情境,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征采取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设良好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参与课堂学习,有助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避免采取刚性教育的方式,应当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耐心和关怀,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形成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潜在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与探究欲望,才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情境进行精心策划,并采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比如说在讲解小学数学苏教版“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看动画片的兴趣爱好,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的“分西瓜”的教学情境,从视频上看到动画片中妈妈给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准备了切成两半的西瓜,其中大头儿子将西瓜分成了两块,并吃掉了一块,而小头爸爸则是将西瓜分成了四块并吃掉了两块。但是大头儿子觉得爸爸分的西瓜比自己多,这时候妈妈提出了问题:“大头儿子分的西瓜真的比小头爸爸少吗?小朋友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够更加投入于新知识的学习中,以及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定义,并引导学生精确掌握画图比较、通分比较和化成小数后再比较等比较大小方法的运用技巧,进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该单元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且小学生正处于智力脑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给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和环境,并加强高效课堂的合理构建,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良好的自主性和高效性,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板块,作为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时,首先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让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准确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技巧,使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公式解答习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问题:“如果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70米,洒水宽度是9米,洒水车行驶了5分钟,求洒水车的洒水面积?”有些学生无法全面掌握这种基础性题目,无法及时跟上教学进度,所以需要教导学生熟练运用计算公式解答基础性问题,然后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提升问题的难度,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层次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