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1-04-28 04:20刘玉霞
考试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刘玉霞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阅读的进行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其视野,切实提高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并且,还能够利用阅读来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阅读兴趣,从而给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就当前而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笔者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其阅读能力,给其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人们愈加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文章阅读。但是就当前而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本身便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实践。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可能喜欢上阅读,认识到阅读对于自己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主动的阅读提高自身能力。

二、 小學生阅读能力培养重要性分析

(一)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开拓其视野

优秀阅读素材中的词汇和优秀故事比较多,还有一些对小学生而言生僻的字,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不但能够学习生词,还能够掌握更多词句的使用方法,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对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知识的运用都非常重要。

(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

小学生年龄往往比较小,所处的阶段是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价值观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但是小学生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能够了解对错,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和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会主动积极地学习优秀的品质,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在这个阶段中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对其将来成长的影响非常大。教师阅读教学中需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思想错误和行为偏差都必须及时地进行纠正。

(三)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只有阅读习惯正确,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从而给学生终身阅读习惯养成奠定基础。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数据和文章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学生也可以更深入地进行知识内涵的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好地进行提供帮助。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时间比较少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师更加重视阅读教学,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自己的观念,对于阅读教学不够重视,这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认字、写字以及背诵,这些教学内容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也直接导致了阅读教学的时间非常地短暂。小学生也不够重视阅读教学,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也很难获得提高。并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没有做好阅读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教材内容也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这也会给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阅读方法的掌握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阅读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不够重视,阅读教学的时候也没有及时地更新方法。首先,教师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不够重视,往往简单的让学生进行单独或者集体的朗读,让学生在整体通读文章的情况下进行段落的拆分,让学生能够总结和概括每个段落和整体文章的意思。并且课堂教学时间非常的有限,在短暂的时间内,小学生很难深入地掌握阅读的内容,很难透彻地理解相关的事物,这种情况下,小学生也很难和文章产生情感的共鸣,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都很难提高。此外,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也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阅读的兴趣,会给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进行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不够重视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对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重视,在教学的时候,还是会给学生细致的讲解整篇文章,具体的讲解每个句子甚至每个词语的含义和使用,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过度的依赖教师的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不愿意主动积极的思考,学生理解能力很难获得提高,发散思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样会给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阅读思维的形成。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必须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很多小学生刚接触阅读,很难提高阅读兴趣,只有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才能够被激发出来。首先,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环境营造,给学生创设一个趣味性较强的教学环境,在进行教室布置的时候,可以根据阅读材料来进行布置,这样学生阅读的时候,会更加容易进入到情境中去。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学生认知也会提高,将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出来,让其更好地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并且,创设阅读情境时,教师也应该将其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熟悉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必须重视导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导入,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者故事讲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方式合理地运用进来,给学生播放一些和阅读材料有关的语音、图片和视频,这样不但能够吸引学生对阅读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样学生可以在产生兴趣的情况下,主动积极的阅读。

(二)将朗读合理地运用进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上课的时候,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小学生也比较容易走神,通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任务的分配,让学生分角色地进行文章的阅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一个段落之后,点评学生阅读情况,这样也可以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做好小组分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朗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朗读的进行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专心地听课,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整篇文章。此外,通过朗读,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从而产生思想的共鸣。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