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舒,王晓燕,仓晓燕,单红丽,张荣跃,王长秘,陈 杰,段婷颖,黄丕忠,周 游,黄应昆
(1孟连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云南孟连665899;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开远661699;3云南凯米克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昆明650216;4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云南临沧677500)
由狭斑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stenospilum Drechsler引起的甘蔗褐条病是为害甘蔗叶部的重要真菌病害,此病原菌寄主主要有甘蔗、玉米、石茅、稗、狐尾草等[1-2]。甘蔗褐条病于1924年在古巴首次发现[3-4],至今已有20多个植蔗国家报道发生此病,不同时期此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常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5-7]。中国各植蔗省区都有发生褐条病的报道,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都是零星发生[8-12]。1975年,海南定安县连续阴雨多湿,导致甘蔗褐条病暴发流行,重病区发病率达100%,严重影响了甘蔗正常生长[13]。1996年和1997年,云南弥勒蔗区因长期阴雨及高感品种‘桂糖11号’大面积种植,连续2年甘蔗褐条病大面积发生流行,危害严重[14],2001年,广西蒙山县降水量较历年增加60%~160%,加之长期施肥缺磷少钾,导致该地20多年罕见的甘蔗褐条病发生流行[15]。2015—2018年,‘新台糖25号’、‘粤糖93-159’、‘桂糖11号’、‘桂糖02-761’、‘桂糖42号’、‘云引3号’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加上多雨高湿,导致甘蔗褐条病在云南临沧、普洱、玉溪、版纳、红河及广西宜州、崇左等主产蔗区大面积暴发流行、危害成灾,减产减糖严重,甘蔗生产正面临日益严峻灾害威胁[2,16-17]。甘蔗褐条病发病严重田块,蔗株发病率达80%以上,一眼望去就似“火烧状”,一般减产18%~35%,重的可达40%以上,蔗糖分降低15%~30%[2,8]。甘蔗褐条病暴发危害成为现阶段甘蔗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充分认识甘蔗褐条病危害性和防治重要性,研发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甘蔗褐条病暴发流行将是促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障。
目前,国内外对甘蔗褐条病的研究报道甚少,多是一些关于该病发生情况和防治上的初步调查研究[18-21];少数对其发生危害情况、品种抗性和防控上作了初步调查分析和探索[21-23]。而在甘蔗褐条病的防控上研究相对滞后,有关甘蔗褐条病化学防治方面的探索甚少,尤其是田间药效筛选及示范应用的实践尚未见报道。现今,针对甘蔗褐条病大面积爆发危害和防控问题,蔗农缺乏有效的理想药剂可选,在农药使用的种类、剂量、时间上不对症不合理,整体防控效果欠佳。为筛选防控甘蔗褐条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2018—2019年分别在云南临沧南华耿马、华侨、勐永、双江公司和孟连昌裕公司甘蔗褐条病高发区,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5%嘧菌脂乳油、25%吡唑醚菌脂悬浮剂、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进行人工叶面喷施田间药效试验和生产示范验证,以期为甘蔗褐条病精准高效防控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支撑。
供试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广州农药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徐州神农化工有限公司)、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广州农药厂)、25%嘧菌脂乳油(富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5%吡唑醚菌脂悬浮剂(山东惠民中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山东惠民中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由狭斑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tenospilum Drechsler引起的甘蔗褐条病。
试验地设在云南临沧南华耿马、华侨、勐永、双江公司和孟连昌裕公司蔗区。试验地多年连作甘蔗,甘蔗品种为高感褐条病品种‘新台糖25号’、‘粤糖93-159’,新植蔗/宿根蔗,种植行距1 m。旱地,土壤为砖红壤,肥力中等,水肥管理及甘蔗长势均匀一致。
于2018年分别在云南临沧南华耿马、华侨、勐永、双江公司和孟连昌裕公司甘蔗褐条病高发区进行配方药剂筛选试验。试验配方药剂:处理1(50%多菌灵WP1500 g+75%百菌清WP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2(50%苯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mL)/hm2、处理3(25%嘧菌脂EC1200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4(25%吡唑醚菌脂SC 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5(30%苯甲嘧菌酯SC 9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对照配方药剂:处理6(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7(50%多菌灵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ck(空白对照),共8个处理,3次重复,24个小区,小区面积66 m2,随机区组排列。分别于8月中旬发病期,按试验处理设置每公顷用药量兑水900 kg,采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空白对照不作任何施药处理、只喷洒等量清水,其他农事管理相同。
根据2018年配方药剂筛选评价结果,于2019年选择防效较好的配方药剂分别在云南临沧南华耿马、华侨、勐永、双江公司和孟连昌裕公司甘蔗褐条病高发区进行配方药剂生产示范。示范配方药剂:处理1(50%多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2(50%苯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4(25%吡唑醚菌脂SC 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ck(空白对照),共4个处理,各处理示范面积20 hm2。分别于8月中旬发病期,按示范处理设置每公顷用药量加飞防专用助剂4500 mL和水16500 mL,采用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空白对照不作任何施药处理、只喷洒等量清水,其他农事管理相同。
分别于每年11—12月空白对照充分发病时,筛选试验各处理小区采用3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20株,共60株;生产示范各处理选择4块代表性田块,每块采用3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20株,共60株,目测完全展开的全部叶片感病状况及侵染面积百分率,记录调查总株数及各级发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参照杨子林等[23]的标准进行甘蔗褐条病病情分级,其中,1级—叶片无症状;3级—病斑占叶面积0%~25%;5级—病斑占叶面积26%~40%;7级—病斑占叶面积41%~65%;9级—病斑占叶面积66%~100%。
利用SAS 9.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性。
如表1所示,5个蔗区3个配方药剂处理1(50%多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2(50%苯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4(25%吡唑醚菌脂SC 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筛选试验对甘蔗褐条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效稳定一致,3个配方药剂处理平均防效分别达88.47%、87.61%、85.91%,显著高于其他配方药剂处理和对照配方药剂处理6(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处理7(50%多菌灵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的平均防效,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5(30%苯甲嘧菌酯SC 9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平均防效为72.58%,略优于对照配方药剂处理7(50%多菌灵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的平均防效,但显著高于对照配方药剂处理6(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mL)/hm2的平均防效;处理3(25%嘧菌脂EC1200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平均防效最差为56.75%,与对照配方药剂处理6(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的平均防效无差异。
表1 各配方药剂筛选试验对甘蔗褐条病的防控效果
从图1和表2可看出,5个蔗区3个配方药剂处理1(50%多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处理2(50%苯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处理4(25%吡唑醚菌脂SC 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无人机飞防生产示范对甘蔗褐条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且防效稳定一致。3个配方药剂处理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11.25、12.54、14.02,其平均防效分别达87.49%、86.05%、84.41%。
表2 各配方药剂生产示范对甘蔗褐条病的防控效果
图1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对甘蔗褐条病防控效果显著
多年来,中国甘蔗种植、管理粗放,蔗农对病害危害认识不足,防治意识差,对甘蔗病害科学有效防控相对滞后;加上蔗农缺乏有效药剂可选,在农药使用种类、剂量、时间上不对症不合理,整体防控效果差[2,8]。尤其近年因气候变化、甘蔗连作和品种抗性降低等影响,导致甘蔗褐条病、梢腐病和蔗茎赤腐病等多种病害复合侵染暴发流行危害,且7—9月正值甘蔗伸长大拔节奠定产量关键时期,多种病害复合侵染常妨碍甘蔗拔节伸长,减产减糖更加严重[2,17]。因此,针对甘蔗大伸长期褐条病、梢腐病和蔗茎赤腐病多种复合侵染病害流行特点,试验筛选经济环保型、复合高效多功能防病药剂,切实加强对中后期甘蔗主要病害的科学有效防控是实现“双高”甘蔗目标的根本保障。
多菌灵、苯菌灵和百菌清都是广谱性杀菌剂,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的防治。多菌灵、苯菌灵和百菌清具有内吸治疗或保护作用,其作用部位、机理互补,将它们复合配施互补性强,增效作用明显,在减少用药次数和各自用药量、降低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提高生态安全性的同时,还可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发展。近年室内毒力测定表明,3种杀菌剂对甘蔗梢腐病菌、褐条病菌和赤腐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4-28]。但多是单剂使用毒力偏低,而田间药效尚未见试验报道,其对几种甘蔗病害的防控效果不明。吡唑醚菌脂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苯甲嘧菌酯为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的混配剂,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且持效时间长效率高。这2种杀菌剂都能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但目前尚无它们对甘蔗真菌病害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报道。针对甘蔗褐条病,仅有钱双宏等[19]对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进行了筛选。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和10%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4.4006 mg/L和9.4211 mg/L。本研究针对甘蔗大伸长期褐条病防控,试验筛选出(50%多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50%苯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25%吡唑醚菌脂SC 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等3个复合配方药剂,分析明确了最佳施药时期及精准施药技术,为甘蔗褐条病精准防控提供了新配方、新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3个配方药剂防控甘蔗褐条病增效作用十分明显,防效达85.91%以上,显著高于多菌灵或百菌清单剂施用的防效(68.02%、57.49%),每公顷用药成本仅需270元。可见,3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褐条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8月进行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且适宜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高,可有效解决高杆作物后期喷施困难、劳动力紧张等问题,为有效防控中后期甘蔗病害成功开辟了一条轻简高效新途径。据试验观察,3个复合配方药剂对蔗园有益生物安全无害,不影响环境生态,对甘蔗梢腐病、赤腐病、褐斑病等多种复合侵染病害也具有很好的兼治作用,值得在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实现一药多防,经济高效,农药减量控害、甘蔗提质增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蔗园附近有桑树、养蜂场、鱼塘等敏感作物生物和养殖场所、水库等,使用时应严防飘移并提前告知。
不同蔗区气候环境不一、种植方式不同、品种结构不等,影响甘蔗生产的灾害性病害种类及流行特点不同,对甘蔗生产的为害程度以及造成的产量及糖分损失也不同。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探明几种复合配方药剂在不同蔗区、不同种植方式和生产水平条件下,对不同甘蔗病害的防效、增产增糖效果及精准施药技术,以充实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范围和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50%多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 300 mL)/hm2、(50%苯菌灵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25%吡唑醚菌脂SC 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等3个复合配方药剂人工喷施田间药效试验及无人机飞防生产示范验证对甘蔗褐条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效稳定一致,是防控甘蔗褐条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8月发病初期,任选其一按每公顷用药量兑水900 kg,采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或机动高压喷雾器人工叶面喷施或每公顷用药量加飞防专用助剂4500 mL及水16500 mL,采用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对甘蔗褐条病的防效可达84.41%以上,病情指数可控制在14.02%以下,且增产增糖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