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成本构成及控制对策

2021-04-28 02:0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财会学习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办学成本体系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引言

近年来高校不断地对办学成本进行探索研究,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种探索和研究只是简单地停留在了表面,高校没有对成本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高校办学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对办学成本控制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以促进我国高校的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高校办学成本的构成概述

所谓办学成本,顾名思义就是高校在完成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费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高校在直接和间接教育活动所耗费的总成本构成,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办学成本的话,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高校的固定成本一般是指高校在教学中的固定费用支出,这一部分成本是固定不变的,不受高校教学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动,高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变动等客观因素都不会影响到固定成本的总量[1]。固定成本主要涵盖了学校的部分管理费用、教学办公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和图书资料等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产生的折旧费用也不会随之改变。但是单位的固定成本往往会与业务量呈现负相关,具体表现为:在总的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高校承担的业务量越多,单位的固定成本就会越少;高校承担的业务量越小,单位的固定成本就会越高。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变动成本以单位变化量为基础依据,和总成本支出呈现正相关的状态,常见的固定成本有老师工资、教科书费用和教学产品费用等。

(二)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在对高校办学成本进行划分的过程中,直接与间接成本的划分是按照产生的费用是直接还是间接而归纳到产品的标准。例如在办学中,直接成本囊括了教学相关费用、设备维护和修复费用等,在办学成本中占比较大。间接成本指是指服务于直接成本所耗费的那一部分费用,这一部分费用和教学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后勤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对高校运行体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三)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顾名思义是财务人员能够直接对相关成本进行人工调控,并且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改变,这一部分成本比较灵活,随着高校教学资源的多少而不断改变。不可控成本是指高校在办学中必须要耗费的成本,此部分成本比较固定,高校可灵活选择的余地较小。

(四)物质成本和人员成本

按照资金耗费的对象来划分,可分为两种成本,即物质成本和人员成本。人员成本指的是高校在开展教育事业中必须要耗费的一种成本之一,这一部分成本主要有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包含了教师工资、津贴补助、其他人员收入开支等。物质成本是相对于人员成本来讲的,主要包含了固定资产的购进、养护维修等耗费的费用,像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教学用品等。

(五)校总成本与生均成本

校总成本具体是指在规定时间为达到教学目标所举行教育活动而耗费的费用总和,生均成本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校在每一位学生身上投入成本的均值。生均成本是一项重要的数据指标,集中反映了高校的教学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即在教学效率一样的条件下,如果高校生均成本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就预示着高校没有有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3]。

二、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优先战略发展原则

在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中,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高校的发展进程中,合适的成本控制体系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和远景规划相适应。成本控制体系和战略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战略发展会引起高校的成本支出,成本控制体系的确定和执行和高校的自我定位牢不可分,因此成本控制应该以战略成本为前提,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不仅是降低当下的成本支出,更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科学高效的运行体系下,通过合理的指导,让高校的成本能够得到长期有效降低。

(二)人人参与原则

虽然高校领导掌握着成本控制体系的最高决策权,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全体工作人员齐头并进、共同合作完成。从校领导层到每一个院系的各个部门,最后再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理解并参与到落实成本控制的机制中来,以保障成本控制合理高效运行。全体教职工都应当具有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意识,并付诸行动,在共同的努力合作下,主动探求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因此校方管理层应当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三)成本效益优先

如果在成本控制体系中运营的某一种人力或物力资源成本超出了对其调控而产生的成本,那么这一项控制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中,一定要把成本效益放在第一位,研究收益和成本的关系,尽量用最少的支出换取最大的效益,达到最佳的理想状态。在高校成本控制中,有很多的控制点和控制环节,需要科学高效的运行体系才能保障效果良好,要和成本控制相结合,实现最佳的效益[4]。

三、当前高校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核心流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愈发重视成本控制。但是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的高校都缺乏成本控制的认知,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在学校占据的重要作用。对很多的公立高校来讲,一方面,管理者缺乏成本控制的认知,只着重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而缺乏对财务成本的调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没有构建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直接导致无法开展成本控制工作,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内部财务管控滞后

高校在建设发展期间,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高校的发展,甚至有的高校没有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导致高校的教育活动受阻,无法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一方面,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决策体系,没有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真实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非常敷衍,仅仅是记录财务收支情况,写出简单的财务报告。另一方面,成本控制是一个相对完整且复杂的管理体系,需要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角度去开展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高校会忽略这三个步骤。虽然有的高校比较重视财务管理,并按照实践和理论经验进行预估和论证,但在实践中往往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高校的内部财务管控中,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资产管理机制有漏洞,缺乏产权和管理意识非常匮乏,资源使用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无法合理配置并利用资产,有的资源甚至被无辜挪动,给学校的经济效益带来了损失,还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

(三)成本控制没有统一的指导标准

对高校来说,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还需要制定统一的指导标准,但是就目前而言,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没有指定统一的指导标准,因为每一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教育类型、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很多高校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很难展现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每一个学校的发展特色。另外有很多的高校由于没有统一指导规划,投入的资金往往脱离了实际,无法从源头上提高竞争力。因此应当掌握高校的实际情况之后,再制定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方向,并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构建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以最少的成本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让高校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提升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

实现高校办学成本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构建一个完备的成本核算制度,因为成本核算能够为成本控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现在财务制度的基础上,有效改进并形成完善的新制度,完成好成本核算才能让高校获得可持续发展,高校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及财经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发展实际中去,构建一个完备的成本核算体系。高校一般的成本支出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分别为基本建设支出、经营支出和事业支出三项,事业支出同样有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科研和教育事业、举办社会保障的活动支出三方面;基本建设的支出主要是高校在学校内部的建设支出,包含了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等的建设、维修校内各项基础设施的支出等;经营支出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分为行政管理的支出、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的支出等,这一部分支出是高校维持教育办学的必要支出,对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5]。这三部分成本支出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通过分析其蕴含的成本信息,以及合理的管理手段实现有效的教育职能。在构建并完善相关核算制度和体系时,高校应该准确细分好成本核算的项目,在核算教育经费支出时,应主要核算老师的薪资和各种津贴帮助;学生事务的核算成本比较复杂,需要核算好学生的各项活动费、助学金和奖学金等;核算行政管理的支出时,应该重点核算为达成行政管理的效果而支出的那一部分费用。并且应该按照学校建设发展的重点合理分配资金,制定不同的分配方法,以项目绩效为考核目标。在核算教育经费支出时,可按照不同专业的需求,尽最大限度将可结清的费用归纳到此专业的办学成本中去,将行政管理支出、学生事务支出平均到不同专业的成本中去。最后应当保障各项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例如构建完备的凭证和相关记录,对材料耗费和仪器设备的消耗费用进行准确记录,并做好管理、统计和保存等各项工作,确保相关仪器和材料的安全和使用性能。

(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高校应当合理构建成本控制体系,确定并执行好成本控制的组织和执行工作,并完善成绩考核、决策执行等步骤。高校应当意识到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是成本控制顺利开展的初步工作,也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因此,在工作开展期间,高校应当根据学校现状,制定并完善好成本控制的系统。应当积极发挥校领导的作用,组建横向的部门,积极调动财务处、教务处等部门的作用,同时还应组建相关责任部门,分级落实,构建一个完整的职能网络。还应根据高校的实际状况,把成本控制视为发展的中心,明确成本控制的范围。按照高校的组织构架,合理划分责任中心,紧紧围绕校长的核心作用去建立高校法人治理机制。同时,还应对校领导层的权力进行设置和制约,明确好校长和部门负责人的权责基础上,对其权力进行互相制衡,避免出现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

(三)控制强化好预算成本

要想让办学成本控制呈现一个好的效果,必须控制强化好预算成本。首先,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组建预算模型,并根据成本预测来确定高校未来的成本发展趋向,根据发展趋向分析成本控制的可行性和可控性特点,以及对其效益性进行有效分析。同时,还应该根据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在成本控制期间观察发展变化。另外还应根据成本预测,不断修改并比较成本的目标,保障成本控制符合高校的实际发展。接下来还应运用好成本预测,通过零基预算的手段逐级逐层审议成本费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最后合理描绘并汇总预算成本。应当注意的是,在控制强化成本预算的同时,需要秉承收支平衡、量力而行的原则来提升预算成本的效能,更好地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

(四)注重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对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分析,人员经费占用了总经费的一半以上,这表明了高校在办学成本中,人力资源所耗费的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因此,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现状,结合以下的措施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1]合理压缩岗位、精简组织架构,控制好教职工的人数。[2]在成本控制中引入竞争体系,构建人才聘用体系,通过互相竞争的方法让教师队伍变得更加优化。同时,改变当前高校干部选拔的模式,实行按需聘用的方法,改变过去高校干部只上不下的现象,对特色岗位、闲散部门、多余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提高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效率[3]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改善薪资分配的制度,并落实好相关的教育责任,要做到既改善了高校人力资源的结构,又控制住了相关成本。

(五)强化控制物质成本

物质成本在高校办学成本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控制好物质成本。首先,应该把成本预测的方法应用到物质成本的调控中来,并统一采购相关物资,集中消耗物资成本,有利于提升控制好物质成本的效率。其次,应该利用好旧的物资资源,例如重新配置长期闲置、无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是延长开放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地点,最大限度利用物资资源,控制好物资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办学成本和自身的教学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应正确意识到办学成本控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遵循成本控制的相关原则,分析好自身在成本控制上所面临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完善自身的成本控制,让成本控制在高校发展改革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高校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办学成本体系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哲理漫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