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定智“与时俱进”的体育教研思维阐释

2021-04-27 01:08李文耀徐郁萍刘澜清周颖花
体育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与时俱进立德树人

李文耀 徐郁萍 刘澜清 周颖花

摘 要:本文主要梳理了在上海市二期课改、2008奥运、党的十八大、海派体育文化四个不同时代背景下,俞定智主持并开展教研工作的情况,较为详细地阐释了俞老师教研探索之路上研究思维的转变,学习其教研态度、教研理念、教研实践和经验,望能启发部分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思路,让体育教师少走摸着石头过河的路,有助于提高一线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关键词:二期课改;海派体育文化;立德树人;体育教研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2-00-03

“教学与科研是支撑体育教师生存行走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俞定智曾在名师访谈中提及教研相长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是体育科研的基础,为科研提供鲜活的素材,体育科研又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二者相互促进。而在当下知识经济的时代,一线体育教师更需要及时跟紧教学改革的节拍,以课题为抓手,基于先进的国内外教育理念,聚焦科学且多元的教学方法,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成效,时常反思己之不足,向研究型体育教师转变。俞定智正是勤于对不同时期高中体育教育领域的不同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才能使自己扎根一线的同时,成为新时代学校体育研究型教师。

本文主要梳理俞定智不同时代背景下主持并开展教研工作的情况,了解他教研探索之路上研究思维的转变,学习其教研态度、教研理念、教研实践和经验,让广大体育教师少走摸着石头过河的路,有助于提高一线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

一、上海市二期课改背景下着力于教学实践的科学研究

(一)上海市二期课改背景说明及问题的思考

2001年俞定智开始参与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修订和上海市高中体育教材编写,一直到2007年都在进行教材的修订工作。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中提到要“普遍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身习惯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思维发展和增进健康的高中体育教育新局面。然而当时高中体育教育中,过多强调体育教学的统一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过分强调体育技能学习,忽略了培养兴趣,享受体育乐趣;过分强调教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法、对学生自主锻炼习惯及自我健身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没有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自主发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俞定智对如何在高中阶段为学生终身体育、为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了思考。

体育课是为了面向所有学生,而不是极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以往的体育课树立的是竞技体育观念,有的项目甚至损害了学生的健康。为了克服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弊端,实施素质教育,俞定智确立了以“自主选择、自我评价、自觉锻炼”(简称“三自”)为高中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主题,旨在从理论和实战上努力探索高中体育教育改革,提高高中学生的身心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体育、为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三自”理念的提出更有利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自主发现、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是一种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客观教学实证”的教研思维

在上海市二期課改背景下,俞定智确立了“三自”为高中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主题。2001年其主持并开展了市级课题“高中学生体育课程的自主选择、自我评价、自觉锻炼的实践与研究”、黄浦区重点课题“高中体育实施‘自主选择、自我评价、自觉锻炼教学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发表相关文章8篇。

这一时期的研究均聚焦课堂,着力于教学实践。该时期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为课堂,均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设计和组织体育“三自”为主题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课;课题组教师有步骤地在体育课中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评价、自觉锻炼”教学研究实践。这样的研究形式体现了俞定智“客观实证”的科学思维,研究者亲自参与课堂,可以直接接近研究对象(学生),直接感知研究对象,所获得的是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感性认识,形成对问题的真实感觉,获得大量及时的数据支撑,增强了研究结果的信度。

二、2008奥运背景下延伸于课堂实践之外的科学研究

(一)2008奥运背景说明及问题的思考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论是赛事的参与者还是观众都在这一体育盛会中尽情地展现自我,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与友好,通过体育运动提高人们对运动的热情,起到全民健身的宣传作用。而将奥林匹克精神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传播体育文化、强健学生体格和提升学生精神品质更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背景下,俞定智对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奥林匹克精神,有效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吃苦、奋斗、竞争、发展、进取精神,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健身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等进行了思考。

确立“奥林匹克精神融入高中体育教育”的理念为高中阶段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模式构建提供了思路,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继承与发扬学校体育传统及特色都大有裨益。在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四个目标基础上,俞定智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合高中体育教育目标,深化体育教学研究,丰富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创新高中体育组织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从实践上努力探索一条在奥运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育改革新路。

(二)“整体着想、局部着眼、重点着手”的教研思维

在2008奥运背景下,俞定智主持并开展了上海市黄浦区重点课题“高中体育融入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将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融入高中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促进、深化体育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突破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单一性,延伸至课外活动,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研究。虽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但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将奥运精神所蕴含的人文关怀拓展和渗透到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加强以“奥运项目”为参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增强健身实效,提升奥运项目健身对学生的价值。可见,俞定智从整体的宏观角度把握高中体育渗透奥林匹克精神的主旨,亦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程建设,多元评价等局部入手,构建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模式。这样的研究形式体现了俞定智“整体着想、局部着眼、重点着手”的教研思维。其从整体着想,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使思路与概念更清晰,指引并把握着研究的方向;而重点入手,找到切入点,是推动了研究真正地前进,实质性破题的关键。

三、党的十八大背景下上升于体育教育育人价值的科学研究

(一)党的十八大背景说明及问题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3年6月教育部在筹划实施立德树人工程中特别把体育列入其中,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强调,体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千万不能忽视,不能作为“副科”、可有可无的学科看待。俞定智认为教育的关键是“育”字,所谓的学科育人即育德、育体、育心、育智、育美。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从育人的角度不断挖掘学科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因素,基于这一背景,俞定智对如何使学校体育教育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切实发挥学校体育在全面育人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积极的体育情感、价值判断和道德准则进行了思考。

体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学练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渗透着“立德树人”的价值。高中体育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的挖掘、梳理与展现,有助于“立德树人”教育效果通过体育这一学科载体在高中阶段进行全面实施,并落到实处。俞定智着力探讨了上海市中心城区高中体育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的目标和定位,对上海市中心城区高中体育学科潜在的“立德树人”价值作深入的研究,以挖掘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蕴含的隐性德育价值,厘清体育活动学练过程与身体发展、心智发展和道德成长的内在联系,提出高中体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严格落实《两纲》教育,全面理解当今信息时代赋予体育教育的新内涵。

(二)“体育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教研思维

在党的十八大背景下,俞定智主持并开展了上海市级课题“高中体育教育中实施‘立德树人的价值研究”,对高中体育教学所蕴含的“立德树人”价值及其理解与认识、现状与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这一时期以问卷调查法与案例分析法为主,回归体育教材,深挖其育人价值;回归课堂,描述育人案例。其教研思维以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相结合为主,俞定智有着40年的从教生涯,其以此经验事实为依据,同时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把握本质,获得规律性的知识,理论思维和经验思维相辅相成,为实践上升至理论提供了路径。

四、“海派体育文化”背景下着眼于体育教学结构化发展的科学研究

(一)“海派体育文化”背景说明及问题的思考

海派体育文化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其特征为“开放、多元、包容、创新、领先、务实”。学校体育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海派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在这一背景下,俞定智对“如何正确认识海派体育文化内涵,树立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如何结合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结合实际,制定适时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进行了思考。

上海市推行的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以下简称“三化”)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上海市深化二期课改的实践,是具有上海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海派体育文化的渗透与体现。“三化”体育教学作为上海特有的一种课程改革,在整体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困难。缺乏与“三化”课改相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具体教材,教师对“三化”体育教学的内涵理解有待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有可能对课程改革的理念产生理解的误区和行为的偏差。由于课程改革推进时间的不同、学段特征的不同等原因,导致“三化”的教学进展也有所不同。因此,梳理中小学体育“三化”教学的理论内涵,找准体育“三化”教学的实践载体,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

(二)“海派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思维

在“海派体育文化”背景下,俞定智目前正主持并开展市级高峰计划课题“海派体育文化视域下中小学体育‘三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现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思维在研究过程中已有所体现,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结合教学经验总结,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形成了中小学体育学科“三化”教学的理论知识图谱,解读了中小学体育“三化”教学实践路径,分析了中小学体育学科“三化”课程改革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其次,俞定智注重实际操作,客观实证,在实践中反复推敲“三化”教学实践点,做到问题聚焦和理论结合实际,通过“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推广”的形式开展行动研究,以“与海派体育同行,为三化课改踔厉”为主题,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反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辩证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思维,有利于教师教研相长,互相作用,促进提高。

俞定智具有敏锐的时代感和问题意识,能够行走在教育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转变教研思维。本文对俞定智教研思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望能启发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线教师科学研究的思路,促进其体育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01).

[2]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七[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211/t20121124_144823.html.

[3]沈建华.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形成、特征与传承[J].体育科研,2013(05).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