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元 代文龙 高英 罗军 杜佳蔚 卢宁 程琴
导读:渔溪镇发展蔬菜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水源优质丰富、生态条件适宜,在渔溪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通过“三突出”谋建、“三强化”提升、“三培育”建设、“三模式”激活、“三优先”扶持园区,不断壮大蔬菜产业,蔬菜产值2.2亿元,带动农户1200 余户入园,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近年来,南充大力推进商品蔬菜基地发展,在顺庆区渔溪镇建立市级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主产鲜销蔬菜供应市场。 园区蔬菜基地面积9000 余亩(600 hm2),常年蔬菜播种面积2.8万亩(1866.7 hm2),蔬菜产量10.5万t、产值2.2亿元,带动1200 余农户入园发展蔬菜产业,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渔溪镇位于嘉陵江西岸,地处南充市区东北部,距市区30 km,处在成都—重庆2 h 车程辐射区,与成渝构成独特的“两小时经济圈”。 距达成铁路南充站、南充物流园区约1 h 路程。 国、省公路纵横交错,10 余条高速路,与南充机场、南充港一起,构建成了便捷、快速、立体的交通网络通道。 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交通方便。
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兼有春旱少雨、回春不稳,夏热多雨、旱涝不均,秋短天凉、 冬暖干燥、 霜雾频繁等特点。年均气温17.5℃,年均相对湿度79%,年日照时数1330.7 h,最冷月平均气温6.5℃,最热月平均气温27.9℃,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3.1℃,年≥10℃有效积温5557.3℃,年均降雨量1020~1112 mm,无霜期314天。 园区为平坝居多的浅丘地形地貌,土质肥沃,水源丰富。
一是突出优势找准定位。 渔溪位于嘉陵江畔,属南充市区近郊乡镇,具有区位优势明显、水源优质丰富、生态条件适宜等优势。多次组织赴浙江、成都学习考察蔬菜园区建设,汲取经验,反复论证,定位渔溪建设城郊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减调玉米、红薯等传统低效作物种植,发展鲜食蔬菜生产,满足城市“菜篮子”市场需求。 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发展。 坚持“全域规划、因地制宜、注重特色、调优结构”原则,打破全镇村界、社界,推行全镇“一盘棋”科学规划,统一统筹布局生产、初加工等产业功能分区。 根据地形地貌条件,结合蔬菜生长特点,合理规划平坝根菜类、深沟水生蔬菜类等种植区域,园区规划做到具有可操作性、前瞻性、科学性。 三是突出持续壮大产业。 坚持“换届不换思路、换领导不换产业”,紧紧抓住蔬菜产业不放,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保持力度不减、要求不减、质量不减,抓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扩片,纵深推进优质蔬菜基地拓展,持之以恒推进蔬菜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推动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夯实。 按照“田土成方、渠路成网、旱涝保收”要求,建设水网、路网、渠网、电网“四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 园区配套建设连栋大棚60 亩(4 hm2),推广应用农用机械135 台套,建有益农信息社2 处,大幅提升耕作机械化率、水肥自动化灌溉率、信息化率。 配套建成清洗、分级、包装车间5 个、物流配送中心3 个,产地初加工能力8.5万t。二是强化先进科技支撑。 与西南大学、南充职业技术学校等开展科技合作,转化科技成果19 项,引进推广新品种21 个、新技术4 项、新材料3 个。 聘请高校蔬菜专家为园区技术顾问,采取现场指导、讲座培训等形式传授蔬菜栽培技术,同时解决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三是强化质量安全生产。 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绿色防控、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污染。 通过回收非商品蔬菜供应畜禽生产等方式,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建立蔬菜投入品准入清单、生产档案和产地准出制度,健全园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一是培育种植业主。 按照“外地引、回乡创、本地育”等多管齐下的思路,开展平台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支持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培育蔬菜种植业主11 个,发展蔬菜生产基地4000 余亩(266.7 hm2)。二是培育职业菜农。 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进村入社举办蔬菜专题培训班,让菜农就近就地学习蔬菜产业系统知识,重点培训绿色发展、信息化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物流电商等内容,提升农业科技应用、创新创业发展、农业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管理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 三是培育专合社。 按照“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原则,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组建“村社合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合作社上连企业、下连农户的作用。
一是利益联结模式。 推行“大园区+小业主”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农户入园发展产业。 创新农民增收机制,除土地租赁、就近务工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外,采取“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保障农户参与多次利益分享,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农旅融合模式。依托嘉陵江资源和产业优势,开发内河和湿地发展水生蔬菜种植,打造元坝子创意蔬菜基地、休闲垂钓区等农旅项目,积极有效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产品销售模式。按照“大市场、大营销,小摊点、小营销”的方式,与大润发、永辉、西华师范大学等大型超市、高校建立直供直销合作关系,成功架起商品蔬菜销售的“高速路”。南充市区综合批发市场设立渔溪鲜食蔬菜直销点位,保障小业主蔬菜产品销路畅通。
一是项目优先匹配。 围绕园区规划项目、申报项目、整合项目,改善水、电、路、讯等产业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区域配套大棚、商品处理等设施设备。 2019年争取省财政项目320万元,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915万元,开展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二是资金优先安排。 创新产业激励机制,出台园区建设奖补政策,区级财政每年安排蔬菜园区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蔬菜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 三是金融优先支持。 农业担保公司优先为园区提供担保服务,金融机构支持园区业主发展蔬菜产业。 财政采取贷款贴息,降低蔬菜业主贷款成本,促进业主发展壮大。
渔溪蔬菜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