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云南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
扬琴作为一种外来器乐在十七世纪中叶由欧洲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扬琴因其发音饱满有力、清脆响亮和音色华丽悠美,而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扬琴具有比较宽阔的音域,演奏起来悠扬动听。扬琴最早流行于十四世纪的欧洲,后经由阿拉伯和波斯等国家传入我国明代的广东一带,此后流行全国。世界各国的扬琴都有其共同的本质特点,其形状、律制和演奏形态都是一致的;又由于世界各国文化土壤中渗透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质,因而形成了世界各国丰富的扬琴文化体系。扬琴作为我国种类繁多的民族乐器中的击弦器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演奏技法,其明亮的音色、较强的颗粒性、较宽的音域和鲜明的节奏感等特点,深受我国人民喜爱。扬琴积极借鉴西方扬琴的弹奏技法,在继承和汲取中外传统扬琴演奏精华的同时,还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乐器优秀的演奏技巧,并加以科学合理的创新,使扬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更加婉转动人;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已形成具有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扬琴技法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和拓展扬琴的表现力,实现扬琴演奏技巧的跨越式发展。但凡从事扬琴演奏与教学工作者要积极探究西方扬琴的发展理论知识和演奏技法,并深入研究扬琴在我国的起源、发展与创新,通过查阅西方有关扬琴书籍和学术参考文献,建构我国扬琴演奏技法体系,以便广大扬琴爱好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扬琴,从而进一步促进和提升自己在扬琴演奏艺术方面的造诣。
我国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玲玲教授编著的《中国扬琴乐器法》一书,对互联网技术下的中国扬琴演奏法研究,无疑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作用。作者通过扬琴乐器的形制与性能、结构与音响特征、记谱方式、演奏技法、艺术特点、音乐作品赏析等基本理论知识的阐述,以及通过系统诠释扬琴在独奏与重奏、伴奏与合奏等演奏形式中的实际应用,旨在帮助广大读者更全面清晰地了解和认识扬琴性能及艺术特点。该书以全面视角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通俗易懂的文字和配以丰富的图片、简明的谱例和丰富的音像资料,向读者详细讲解了扬琴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演奏技法,从而实现了专业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并在书后附录了扬琴常用调首调音位图和世界各国扬琴乐器图等实用资料,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精心制作了一盒DVD扬琴演奏光盘,作者通过多角度和高清近景录制的精彩示范视频,并配谱例加以说明这些扬琴演奏示范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李玲玲教授、吴璜璜老师和蝶梦飞竹扬琴乐团演奏的,他们针对不同扬琴作品中出现的各种技巧与难点,进行示范和诠释以期指导扬琴爱好者。这部扬琴学习宝典不仅可以让初学扬琴者能够全面了解和认识扬琴,也可以很好地帮助那些从事扬琴音乐研究和乐曲创作人,可以成为专业人员和演奏家了解扬琴的参考书。扬琴能够成为我国乐曲伴奏中的一种常用乐器,得益于扬琴演奏家们不断创新和发展,那些老一辈扬琴演奏家们将扬琴的独特技巧,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演奏乐器,从而推动了中国乐器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创新,也为我国音乐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
首先,作者对扬琴的结构、琴竹、配件、音位和定弦等乐器形制进行了概述。扬琴形制的演变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已经完全中国化的扬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艺术的强大魅力。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接纳了扬琴乐器,并使之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扬琴形制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扬琴形制演变的“灵魂”,儒家思想不仅体现在扬琴音位排列上,还深刻地体现在其演奏的音色、音质和外形设计上。中国扬琴不张扬不卑微的琴体造型和精雕细刻的支架,以及其淡雅端正的色彩和内秀隽朗的整体造型,都与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化协调一致,也与中国古典家具相得益彰。扬琴含蓄内敛、刚柔并济的工艺造型和演奏技法,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儒家主张的美与善、形与质等相统一,扬琴形制的朴实无华和演奏的简洁明快都映射了儒家思想的光芒。中国扬琴形制演变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中国扬琴把传统铜丝弦改造为钢丝弦,高音区钢丝弦使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加悦耳动听和清脆明亮;中低音区为银丝缠弦使音色厚重沉稳而有深度。中国扬琴创造出了一整套演奏技法,使其曲调变得华丽活泼、流畅和自然柔美,浓郁的民族韵味反映了中国扬琴的审美情趣。从视觉美学来看中国扬琴改造得更加华美,琴体変大,中间有镂空雕花的浅黄色图案,折叠式的琴架,稳重大方的色彩搭配,琴盖上嵌入螺钿和雕花图案,使得扬琴整体感觉变得简洁明快而又精巧细致。
其次,论述了扬琴的演奏技法与音响特征。作者从击弦、拨弦、滑揉、音效和制音等五大类阐述了扬琴的演奏技巧,这种分类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清晰明了,该分类方法创新之处就是让演奏者能够容易掌握扬琴各种明确的演奏技法,给人一种层次分明的效果。各大类下再依次分层,如击弦类的第一层具体可以分为拨弦类、滑揉类、音效类和制音类;第二层又可以分为单竹、齐竹、轮竹和颤竹;第三层分为单音、衬音、坐音、花音和连竹;第四层分为高位坐音、低位坐音和交错坐音等。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音效类”演奏技法属于非常态的音响效果,此类演奏技巧也最具有创新性和开发空间。第三,作者列举了扬琴记谱法规范举措,重点介绍了扬琴的谱式、记谱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专业院校和乐团一般使用五线谱记谱,而作者提出扬琴曲谱应该以简谱为主,在常用记谱中一般把技法、音乐术语表情和速度等符号,都标注在乐谱上方;而力度和踏板等符号标注在下方,这种规范化的扬琴记谱方法有利于演奏者进行读谱。在省略记谱部分,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扬琴曲谱独特的省略记谱方法,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针对当前我国扬琴教材中,依然存在记谱方法不规范、技法符号使用杂乱无章、标记混乱不清楚等现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问题和建议,如定数轮音、不定数轮音演奏技法区别、轮竹和十六分音符的区别等问题,为各大专业院校扬琴教师教学和传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作者提出来的修改建议能够帮助演奏者透彻理解扬琴演奏技法,并把扬琴的繁琐记谱和记谱方式统一了起来,把扬琴演奏技法不规范造成的问题都加以了解决。
第四,对扬琴演奏的音乐作品片段进行了详细解读。具体阐述了多声织体、节奏特色、音色变化、音区大跳和频繁转调等运用,以及余音多样的处理、重奏作品的分析。作者通过现有的扬琴作品曲谱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认为不应把扬琴作品写成简易钢琴曲,更不能简单模仿其他乐器,而应该在把握好扬琴性能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扬琴的演奏特色,学会利用扬琴钢弦及缠弦不同音色,使两声部形成对比;还要掌握与发挥扬琴所具有的打击乐乐器属性等建言,这些渗透着作者多年演奏经验的建议句句中的,使得扬琴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大受裨益,从而更进一步挖掘出扬琴潜在的表现力。第五,对扬琴不同演奏形式音乐片段进行了详解。具体阐述了扬琴分别在曲艺音乐中、在二胡伴奏中、在民族室内乐中和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最后,作者还附录了扬琴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位置示意图、扬琴常用调首调音位图、扬琴固定音位对照图、扬琴音响变化的可能性、世界各国扬琴乐器图等,为扬琴爱好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扬琴乐器法》作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研究中国扬琴乐器演奏技法理论的专著,在该领域具有一定领先性,可填补该研究方向的空白。对扬琴乐器法介绍非常精密细致,其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完全适宜扬琴的发展进程。本书作者作为扬琴的行家里手,既能够站在扬琴演奏与教学的第一线,又能站在本学科最前沿认真务实的研究和编撰专业著作,只有把理论与实践进行高度融合,才能体现出该著作的高度专业性和实用性。该书的出版是对扬琴乐器第一次详细专业的阐述,能够很好地指导扬琴爱好者从理论高度重新审视扬琴和全面认识扬琴,也为学习者进一步解答了扬琴演奏操作与学习上的困惑。尤其对扬琴性能和各种技巧的准确介绍,以及关于扬琴作品片段效果的详细解读,可以很好地帮助扬琴演奏者更好地发挥扬琴的优势。这部扬琴教学经验呕心之作出于作者的艺术实践和厚积薄发,作者针对扬琴演奏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扬琴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者还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辅助文字把理论解释得更加透彻,采用了八十多张黑白与彩色图片、二百多个谱例与DVD音像相结合的方式,将枯燥理论知识阐释得通俗易懂。这些图片包括各型号扬琴图片、扬琴击弦工具和配件、扬琴内外部位绘图、音位图和弦号图等。尤其那些指套滑音、揉弦、仿泛音和“蝶梦扬琴”二位音等绘制的音位,对扬琴作曲家来说图非常实用,可以有效帮助他们了解扬琴的演奏技法、演奏效果和最佳的运用音位,这是该著作最大的创新之处。这部讲述扬琴乐器理论和演奏的著作让人耳目一新,教学光盘视频采用特写镜头,分别从正侧面进行拍摄以突出手的动作,视频下方还同步播放谱例让扬琴演奏者能非常清楚观察到示范者的细微动作,不懂之处还能够反复观看,对扬琴学习者有醐醍灌顶之悟。总之,这是一部不容置疑的中国扬琴迈向规范化历程中的重要之作。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扬琴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各具特色,扬琴最为常规的演奏技法为两手交替弹奏,根据音乐作品的音律排列和乐曲音符的疏密程度,合理安排左右手的竹法。例如《恰尔达什舞曲》第一段开始,用的就是左竹法。当然也有乐段运用左右两种竹法的,通过左右手交替弹奏,听起来颗粒性很强;也有按照音律排列运用了连竹法,听起来更加流畅;也可根据乐曲需要混合使用左右竹法;当然有些扬琴乐曲标记技法,需要表达一种情绪或是意境。为增加扬琴乐器表现力还有运用一些特殊性技法的,例如运用技法比较丰富的《龙船》就是一首极富表现力和艺术性的扬琴代表性乐曲,乐曲中就运用了很多扬琴特色技法,如才音、弹论、滑弹、滑音、泛音和假泛音等。还有很多扬琴曲子运用这些丰富的演奏技法,诸如《倒垂帘》《旱天雷》《欢乐歌》《雨打芭蕉》和《昭君怨》等名曲;还有很多乐曲都带有中国化的演奏技法,例如《林冲夜奔》运用了摇拨和滑音等演奏技法。扬琴这件世界性的民族乐器演奏技法不断地发展,使得扬琴表现力更加丰富并得到提升,我国扬琴经过不断革新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在一大批扬琴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的不断创新、发展与传承之下,扬琴演奏技法越来越富有民族特色。甚至在扬琴演奏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气息,也直接影响到扬琴乐器演奏成效、演奏协调性和音色质量,能够很好地将作品的音乐内涵传达给听众。掌握气息在扬琴演奏中的应用技巧,可以有效地展现出作品的意境、氛围和情感。首先要做到气息贯通,气息影响扬琴音色呈现,演奏者要恰当调整好呼吸速度,以保证音色清晰又富有弹性。气息的科学合理运用可以表现扬琴的音乐之美,从而实现神和韵的整合与统一以实现扬琴演奏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