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鸿莲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也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但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分层教学时面临许多问题,故本文将从学生学习能力、数学教学内容、数学课后作业三方面浅谈如何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谈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育;共性与个性
创新教学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教学的期待,故步自封式教学不适合学生成长发展,对学生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教师需要在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共性与个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接触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地基打不牢,就没法完成万丈高楼的建设,教师通过日常观察和长年的教学经验,对不同学生实施分层式教学,对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有利,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但现今,小学教师运用分层式教学方式时,存在一些问题,不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好数学,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从教学的三个阶段:学生分层阶段、教学内容分层阶段、课后作业分层阶段来为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提供建议。
一、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层
数学分层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分层的准确性、严谨性都将影响学生未来学习的好坏。但是,教师一定一定不能将分层教学的理念灌输到学生学习观念中,让学生产生优劣等级的意识,小学生学习存在不稳定性,学习能力也处于变化之中,教师正确引导教学,每个小学生都有学好数学的可能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差生,会打击其积极性,甚至影响其未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师在避免“一刀切”问题时,也要注意分层式教学的正确引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发现自身学习数学的优秀之处,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决心和对数学的好奇。
例如,教师在具体实施分层式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表现以及作业完成质量进行分层。在设置学习目标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学习好的学生的目标与学习较为不理想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有所差别,但是,学生座位不可让同一层次的学生坐一起,一是避免学生产生不好的心理,二是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小学生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座位之间,不同的学习目标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与别人是不一样,对学好数学很有益处。
二、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教科书的编撰是按照学生普遍接受能力制定的,知识的选择都是较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教科书的统一知识点肯定是不合适的,耽误了学习能力强的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时,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课本时会有所困难,这就体现出分层教学的好处,教师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扩展知识点,补充一些课外知识点,满足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不断提高数学素养;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可以降低知识难度,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课本基础知识点。教师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身能力允许下学会相关知识点。
例如,教师在讲解“正比例、反比例”知识点时,就可以在上课之前,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基础知识点,还要相应扩展一些课外知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能跟上老师上课节奏,学会课本知识点就可以;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明白“正比例、反比例”的含义,并能做对基础的题就可。课堂上,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式教学时,要不断鼓励其取得的小成绩,长此以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都会得到成绩的提高。
三、对数学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作业的设置就是为了巩固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旧的教学理念,不顾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忽视学生共性与个性问题,作业难度都一样,很容易引起学生作业质量差问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做作业,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因为不会做可能会厌倦写作业,数学学习效率会更低。教师需要提供三套作业,让学生选择,同时,鼓励每位学生,不是作业越难越好,忽视基础,作业质量不佳的学生也要有相应惩罚,帮助学生找出不足,学好数学。
例如:學生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课后布置作业时,就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情况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有选择的完成作业。分层式教学不是分层后就不再改变,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表现,以及学生近期知识接受情况,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适当的增加难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热情,让学生增加信心,更好地学好数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分层式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课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还需要在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随时调整每一位学生所处的层次,实现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小学生本身就处于自制力差、活泼好动的阶段,教师好地引导是学生学好数学极为重要的因素,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积累经验,不辜负国家、社会、家长的期盼,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周颉.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也谈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