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媚英
作为全国闻名的制造业城市,佛山走生态文明之路并非易事。但面对制约城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佛山没有退缩,而是持续发力爬坡越坎,坚定向前。“十三五”时期,佛山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战,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群众环境幸福感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20年佛山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10、PM2.5、SO2、NO2、CO浓度较“十二五”末期分别下降25.9%、43.6%、58.8%、24.4%、28.6%,均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优水平。13个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76.9%,劣V类比例为0。较2015年,国控平洲水道水质由Ⅲ类提升至Ⅱ类,佛山水道横滘断面、西南涌和顺大桥断面水质改善幅度均超过47%,由劣Ⅴ类提升为Ⅳ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长年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初步预测均为100%。
顺德区、高明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2017年佛山获得全国森林城市荣誉称号,2020年文明城市复核实现三连冠、第二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榜单。
强化顶层设计,责任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佛山能走出工业城市的生态发展之路,最为重要的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近年来,佛山每年第一个全市性会议均用于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均参加。“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谁不负责,必将追责。”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曾在多个场合强调,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为解决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佛山不断探索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与路径,以制度创新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早在2016年12月,佛山市率先在全省推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对原佛山市环境保护委员会进行升格,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主任,进一步加强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同时,对各区党委、政府以及市有关部门建立“环保责任清单”。
2017年,佛山市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市委书记、市长环境保护督察令暂行管理办法,以“提醒函—督办—挂牌督办—市委书记市长督查令”四级督办体系强化对各区各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促进各级政府、部门环保责任落到实处。“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出督办提醒函212份,督办通知401份,挂牌督办47项,书记市(区)长督查令24份,有力促进重点难点环保问题解决。
除此之外,佛山在聚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还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先后颁布实施涉及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排水管理3部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依法推动环境治理不断强化。
同时,固定源排污许可核心管理制度不断健全。2020年,佛山市高位统筹部署,采取非常规手段,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排污许可证登记。一方面,加大政策宣传,让有意愿、有条件的企业利用排污许可改革妥善解决一批历史问题。另一方面,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组织技术团队下沉村居(企业)现场免费提供指导服务,截至2020年12月底,佛山共摸排固定污染源8万余家,核发国家排污许可证5037张,完成排污登记61346家,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为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佛山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结合日常环境监察,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排偷放、故意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的环境违法行为。2016年至2020年,全市出动环境监察人员约65.3万人次,现场检查企业约26万厂次,立案处理企业9034宗,罚款金额约7.2亿元。全市移送行政拘留418宗,移交公安机关涉嫌环境犯罪案件290宗。
推动行业治理,转型升级基础不断夯实
红木家具行业是南海桂城传统产业,因加工产生的粉尘、气味等环境问题,一直饱受当地群众诟病,并在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被督办。为有效解决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佛山建成了“南海区桂城红木家具共享喷涂中心”。
共享喷涂中心的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企业生存问题,而且降低了企业的治污费用。“以前一个企业要花近40万元购置治污设备,每年运营费也要20多万元;如今到这里集中喷涂,除省去硬件投入外,一年运营成本还可节省近七八万元。”华博居红木家具运营总监麦远祥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共享喷涂中心带来的环境效益更是显而易见的。据测算,辖区内100多家大小企业,每年可实现VOCs减排20吨,区域PM2.5排放有效降低。佛山市生态环境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佛山共建成3个家具行业共享涂装中心、10个汽修行业集中喷涂中心。
小散企业引入集中高效处理,是佛山开展行业污染治理、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蜕变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佛山全市铝型材、建筑陶瓷、日用玻璃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共淘汰整治各类高污染燃料锅炉、生物质锅炉582台,整治提升涉VOCs企业超3000家,推动全部9家电力及热电联供企业实现超低排放。
此外,佛山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助力能源结构深层次变化。传统重油能源全面退出生产环节,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使用量预计下降至950万吨,较2015年减少近15%,天然气使用提升至15.6亿立方米,较2015年增长超90%。全市域一半面积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氢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将致力于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氢能源产业示范城市和集聚高地。
为助力绿色发展,佛山进行村级工业改造重塑产业新格局。2018年全市启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通过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形成一批高品质创新产业园载体。截至2020年11月,佛山累计完成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13.3万亩,启动复垦复绿面积1.11万亩,新建在建厂房面积2510万平方米。仅2020年就引入先进制造业26个,投资总额为619.15亿元;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4个,投资总额为385.81亿元;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和现代农业项目6个,投资总额为117.33亿元。
这些来自产业的深刻转变,为佛山绿色发展、生态之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改革创新,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位于高明区沧江工业园的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5.7万吨的调味品和食品建设项目仅用时1天,就完成了环评手续。而在此之前,该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即使是在法定审批时限压缩50%的基础上,行政许可审批流程仍须35个工作日。
这一巨大改变得益于佛山市推行的环评审批领域改革。截至目前,高明沧江工业园、顺德区华南机械城、容桂华腾金属工业城、龙江数字装备产业园4个产业园区已实施环评降低管理和告知承诺制改革,共有108个建设项目实施环评简化。桂城街道、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安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已基本完成区域(规划)环评,即将纳入环评改革试点范畴。
近年来,佛山市生态环境部门紧紧围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三线一单”编制、环评审批、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制度、危废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其中,高标准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建立了92个省级综合管控单元、94个市级综合管控单元,并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4个维度初步制定了总体管控要求和分区准入清单,为全市域国土空间管控、产业布局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奠定基础。
2017年佛山开展排污权交易改革试点以来,全市共办理3547宗排污权有偿和交易业务,涉及交易总金额6422万元。经过前期三年的试行,鉴于改革措施有力、预期成效明显,2020年佛山市政府决定对原管理办法进行适度修订完善后继续推行试点改革。交易改革明确排污权属,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更加安心扎根在佛山发展。
此外,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常态化建立企业直联制度,开展环保领域“暖春行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印发《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和服务企业十条措施》《关于落实污染源差别化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通过实施审批与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全流程无接触环评技术评估和审批、宽严相济分类处置的执法监管措施积极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自生态环境基层执法领域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佛山对全市53家环评技术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对511个环评文件开展技术抽查,对14家环评编制单位、13名编制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并作出失信记分处理,对2家从事土壤调查的检测机构通报质量问题,对7家社会检测机构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通报,对4家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了处罚,对伪造检测报告的2名违法行为人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有效打击了环保服务业乱象行为。
聚焦关键问题,环保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我们按预约时间把危险废物打包好,处置公司却说临时来不了,最长的时候拖了6个月。”佛山市振达家具有限公司经理杜兵表示,此前佛山市因缺乏本地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体系,加上公司危险废物量少,签约的大型危废处置单位经常以路途远、不顺路等原因爽约。
但自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探索开展危险废物专业收集储存试点,杜兵担忧的危险废物处置问题迎刃而解。“现在提前一周来电话预约,准时上门清运,价格还比以前便宜。”杜兵说。
从2018年底,佛山市开展危险废物专业收集试点,通过社会公开招标培育了19家收集试点单位,将收集、储存从“收集+处置”的综合模式中分离出来。新的模式一方面极大缓解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市场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产废企业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成本。
一辆尾部拖着黑烟的货车快速驶过,虽然只有短短几秒,但这一幕立即被自动抓拍,并形成照片、视频、空气质量环保监测报告等材料,传送至佛山黑烟车智能监控平台上。等待其的将是200元罚款并记3分的处罚。
“林格曼黑度”指标以前主要用于工业烟囱排放黑度的判断,佛山将其借鉴用于黑烟车电子抓拍,率先在全国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黑烟车电子抓拍处罚程序。通过前端的AI高清摄像机全天候对道路行驶车辆进行无人监控,并以高清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对尾气排放不达标的黑烟车进行拍摄取证,大大提高了执法部门对移动污染源的取证、整治和处罚效率,成为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利器。
除此之外,佛山还建成8个国控、6个省控、5个市控、33个区县点位空气质量监测自动站,全市建成61座共273万吨/日的生活污水处理厂,613套共8.78万吨/日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3间共41.77万吨/日处理能力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等。
这些环境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带来了环境系统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的同时,也拉动了佛山的经济增长。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要力量,2020年佛山环保领域的重大项目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有26个,年度投资额为122.68亿元,占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额11.2%。治理需求扩大外加投资拉动,佛山市环保产业异军突起,截至2020年底,全市環保企业数达到3633家,较2015年增加了近3倍。瀚蓝环境、盈峰控股、南华仪器三家主板上市企业市值分别达到191.6亿元、272亿元、24.63亿元,占全国环保上市企业总市值的9.13%。其中,瀚蓝环境和盈峰控股市值排名进入全国环保企业前列,环保产业有望成为佛山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
“十三五”披荆斩棘,成绩来之不易;“十四五”蓄势待发,机遇挑战并存。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踏上新征程,佛山将继续以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不破不立的改革勇气,久久为功的政治定力,在高质量发展中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佛山结出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