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彦 詹丹丹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0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基本单位。伴随医疗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医疗和经济社会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临床护理需求,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技能型人才,提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即把各个护理教学环节看做一个整体,将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作为重点为学生进行整体性教学,将教学过程与临床护理相对接、实操与虚拟现实相对接、基础与临床相对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促进学生主动适应临床整体护理模式[1]。本研究旨在探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构建路径,现作如下总结报道。
1.1 临床资料 本调研中120名研究对象选取为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间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入选对象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抽样方法进行随机分组,60名纳入对照组,另60名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男性3名,女性57名;年龄范围为19-22周岁,均值(21.14±0.68)周岁。研究组男性4名,女性56名;年龄范围为18-23周岁,均值(21.25±0.73)周岁。入组学生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经统计学检验呈现P>0.05,提示可比性显著,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示教法:将《基础护理技术》教材作为教学基础,通过集中授课形式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通过操作示范形式为学生讲解重点教学内容,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等。
研究组学生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三位一体”教学模式:(1)"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根据现代护士能力、知识与素质要求,遵循以学生为原则,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特点在于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同时强调三个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护理相对接、实操与虚拟现实相对接、基础与临床相对接。(2)强化实践教学:一方面整合重叠、交叉的课程,整合过细、过难、与临床脱节的内容,同时增加新的护理技术、护理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突出礼仪、沟通等人文课程;并且注重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课程。将虚拟学习与护理实践操作技术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加强动手操作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活动教学等方法,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促进护生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2组学生综合能力: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评分,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护患沟通、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各项分值范围均为1-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学生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检验 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3.0对比检验本次调研内相关价值调查数据,以(±s)表示综合能力,使用t检验数据,分析处理后结果呈现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形成。
研究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护患沟通、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2组学生综合能力评分分析(±s,分)
表1 2组学生综合能力评分分析(±s,分)
组别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护患沟通 协作能力 动手能力研究组(n=60)92.67±4.25 91.57±3.18 93.48±3.29 92.32±4.11 91.82±3.36对照组(n=60)86.03±5.31 84.84±4.22 85.92±5.34 84.79±4.25 85.34±5.32 t 7.5621 9.8656 9.3364 9.8654 7.977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伴随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健康观念的革新,护理模式也随之向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护士不仅是护理操作完成者,更是临床疾病的护理专家、心理疏导的调节者、健康知识的教育者。这使我国护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高技能、高素质型护理人才上,教学过程突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化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将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整体护理要求。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打破了课程的界限,注重基础与临床相对接、实操与虚拟现实相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护理相对接,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能够真正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适应岗位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2]。本次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护患沟通、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缩短了临床实践和理论教学的差距,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