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油画人物形象
——以刘小东、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油画艺术为例

2021-04-26 10:10王雅宁
艺术品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波普广义人物形象

王雅宁

每个时代的发展与历史造就了这个时代人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作品认识的独特性和创造性。20 世纪90 年代,受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美术受西方哲学思潮以及现代主义风格影响,消除了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作品中的悲哀感伤的情绪,这一时期作品关注艺术本身,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更侧重表现个人,表现自我,以理性的手法强调人本和张扬生命。这些作品中折射出沧桑的历史变化、动荡的社会大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无法忘怀的感受。

当代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这个时期精神状态的缩影,是对新时代精神的呈现,艺术家们使用强烈本土意识的油画语言和符号化的图像,来创作出彰显时代主旋律的作品。

一、再现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

刘小东,20 世纪90 年代新生代代表人物,作为中国后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其创作素材也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以及现实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表情和细节的真实记录,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大时代背景下留在每个人身上的印记。刘小东把作品的表现对象对准到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人物:父母,朋友,亲人,工人或是正处于迷茫时期的青少年等,画中的环境表现也是十分的日常,通过这些真实的记录才能够有效地揭示当时中国现状与人们面对的问题,体现了刘小东式的人文关怀。刘小东用自己的方式,抓住了平凡生活中的瞬间精彩,抓住了平凡百姓小小欢乐,小小懊恼,有意地将这些人物从历史得长河中打捞出来。

刘小东不喜欢与世疏离,这从他早期作品可以看出,作品中始终用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社会的发展给周围人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影响。他以饱含热情的画笔描绘着各个时期,特定环境下人物状态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固化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如《金城小子》这个系列作品,描绘的是他儿时的朋友和场所,刘小东通过《金城小子》系列作品捕捉到一座失落小城镇。当年他离开金城去北京读书,那里还是一座座人气滚滚的工业城镇。而如今那里的失业现象严重,金城小镇的那些朋友的生活显得漫无目标。

《韩生子买地》是“金城小子”系列其中一幅作品,描绘韩生子站在一片废墟中在思考着什么,脚踩的是他曾经想买现在却买不起的土地。以《韩生子买地》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系列中的人物总是处在平静中,不骄不躁,主人公是全神贯注的,被眼前的场景或情景所吸引住,人物从以往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刘小东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情,朴实的笔触表现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欣赏刘小东的作品,仿佛是在观赏者脸上描绘了另一双眼睛: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金城、儿时得伙伴、一山一水,无数的细节都繁衍着。

陈丹青先生曾经对刘晓东高度评价:“他的塑造方式很像弗洛伊德”。而20 世纪90 年代国内信息闭塞,刘小东老师并没有看过弗洛伊德的画,可以说是有趣的“量子纠缠”了。

二、“玩世现实主义”人物形象

方力钧被称为“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之一。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和美国波普艺术的影响,但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承载着个人的思想内涵,关注个体生存状态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人与现实的关系。

赏析方力钧的作品,记录着他的成长历程,记录着他的情感经历,思想状态以及面对社会不断发展时他的感受。方力钧作品中人物多以光头形象。方力钧谈道:“我发现光头的意味是最棒的也是最暧昧的。光头有点反叛,但是又是不清楚的,比如和尚、军人、犯人都是光头。光头的出现可以完全消除个性,它是跟我们的教育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对我来讲,光头的重要性是取消了某个人的概念,把整体的人这个概念展现出来,而这样会更强烈。”方力钧作品中的光头形象,有的在打着哈欠,有的目光呆滞,有的在冷漠地笑……这些状态正是当时那个时期方力钧的心理状态。纵观方力钧的作品其实表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思想过程的转变。从初入社会的茫然,到“水”系列的孤独感,再到后期作品感叹个体的渺小,体现出了方力钧对社会的感知,同时也体现出了社会对他个体的改变。

深思方力钧的作品,总有一种思辨意义。他的作品既是自身处境的有感而发,是感慨自己感慨社会,是社会整体中的一个个体,也正是这个个体,在见证者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中国式波普艺术人物形象

王广义,作为一位起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中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而被广泛熟知。作为中国波普艺术实验者,他在中国波普艺术的兴起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20世纪90 年代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王广义敏锐地捕捉到了波普艺术的核心所在,运用反语,置换,拼贴等艺术将各个国家的经典符号重构。比如《大批判》中,巧妙地将两个不同年代的流行文化符号合并在一起,这样新颖的有创造性表现方式,使得王广义成为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标杆式人物,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角色。

作品中人物的画像单独地罗列出来,画面中的农民工形象依然像以往那样严阵以待,怒目而视,粗大有力的胳膊,这给人们坚定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这反映出了王广义对当时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体验。王广义对这些工农兵画像的直接挪用。这些画面常常引起的是一种让人矛盾的情绪,那种带有英雄主义幻觉的形象是已经被我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的青春期荒唐,可是在他制造的情境中,他却能成为聚焦我们情绪的方式,有着对其时代的思考。《大批判》展示了王广义对不同文化景观中社会性、历史性、政治性、商业性等文化符号,并凭借其高超表现方法以及敏锐的画面组织能力,将政治性宣传画和商标视为两种洗脑方式的结合,有效地传达了其带给人们的影响。

通过王广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被“特定时代”侵蚀,而是冷静地做出艺术上的探索。时至今日,波普艺术在中国大气候虽然已经过去,但波普艺术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却延伸到了具有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中。

四、中国缩影式人物形象

张晓刚,当代颇富代表性的画家,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张晓刚不断地创作出有极强辨识度的优秀作品。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张晓刚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脸谱化的人物形象,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记忆与情绪。张晓刚的作品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

《血缘·大家庭》系列是张晓刚里程碑式的作品,取材于中国的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相馆纪念照,将本该是隐私化的家庭符号形态化,彰显出“集体主义”情节对当代观念的影响,画中脸谱化,符号化的人物形象代表了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形态。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张晓刚受到中国传统旧照片的触动,将“充满诗意”的中性美感和模式化的“修饰感”在人物的塑造中体现出来,使得看似普通的“全家福”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大家庭》系列,注重表现人物的面部,整体看上去好似一个色块的平涂,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双唇紧闭,眼神迷离,脸上绘有如伤痕一般的光斑。生动地诠释了顾恺之:“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充满抑郁的,“板直”身体,拘束地坐立着,衣着普通单调,没有任何修饰,主次分明的座位安排等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时代的固定模式。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对那种“严肃艺术”的不严肃调侃,是一种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幽默。

从张晓刚的作品中可以很好地感受到人性与时代。画中的人物神情的符号化展现,把人与人虽然很近,但又很远的真实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正如我们在现实中体会的那样,我们的确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在这个“家”里,我们需要去学会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血缘”关系—亲情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相互制约,相互消解,又相互依存。

五、结语

20 世纪90 年代的当代油画,无论是“调侃”“玩世”还是“政治波普”……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艺术作品对20 世纪90 年代特殊时期的社会现实反应是很成功的。这些艺术家们的共同特点:首先是直面当代人的心理矛盾,精神冲突并且表现个人对生命对存在异化的反抗;其次以赋有挑战性的方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化做出反映;最后是表现手法传达的符号化人物形象具有创造性,并且是以中国的方式发展。

中国当代油画还在发展当中,透过王广义、方力钧、刘小东、张晓刚五位艺术家的作品,使我在通往艺术的道路上更加清晰明确,不管是历史的变化,还是文明的转变,我秉承的艺术本质始终不变,心里那份热爱永远不会变。

猜你喜欢
波普广义人物形象
The Last Lumberjacks
来自南极的“惊喜”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一类特别的广义积分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任意半环上正则元的广义逆
潮味波普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波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