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梅
(灵山县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400)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脏缺血性疾病,相比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严重、易反复,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给患者造成较大心理压力,导致生活质量较差[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方式,而非药物治疗主要从生活习惯、膳食、活动量、控制情绪、规律服药、及时复诊等方面入手,这都属于护理范畴,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情绪改善作用,以为该疾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相关操作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2)合并痛风、糖尿病等疾病患者;(3)伴有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将入选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n=28)和综合护理组(n=32)。
1.2.1 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注意病情观察,了解患者发生心绞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并及时准确地记录及处理;指导患者避免劳累,注意休息;进食清淡、优质蛋白质食物,限制甜食及高脂饮食,并指导患者忌烟酒;输液速度宜慢不宜快;在进行输液、抽血等时注意对患者血管的保护,必要时可做颈外静脉切开留置术等。
1.2.2 综合护理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
(1)用药护理:护理人员督促患者遵医用药,向患者介绍各种药物的剂量、用法、作用等,叮嘱患者切勿随便停药、漏服药物;静脉给药时,需控制滴速,以防滴速过快或者过慢引发并发症;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在遵医情况下给予吞服硝酸甘油,但在此过程中,需时刻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强化与患者的沟通,充分了解其心理,依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不良情绪,树立对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升对治疗的依从性。
(3)膳食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食谱,并培养其规律饮食的好习惯,叮嘱患者少食多餐,忌食辛辣以及酒、咖啡等刺激,应多食玉米、河鱼、杏仁、洋葱等,同时多补充高蛋白、新鲜蔬果等,以提升免疫力和能量,为机体正常运行提供营养。
(4)运动护理: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相应的运动指导,患者主要以有氧运动和轻体力运动为主,运动量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循序渐进,尽量保持规律性。
(5)穴位按摩:待患者病情不再反复,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适当的胸部穴位按摩,患者仰卧位,护理人员以患者胸部、心区为操作部位,沿着任脉线由上至下行推胸操作,每天1 次,每次10min。
(6)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登记好患者资料及联系方式,叮嘱患者出院后应继续执行膳食、运动、用药等护理方法;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充分了解患者各项体征和康复情况,并叮嘱患者按时回院复查。
(1)临床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各项活动受限程度评分情况。(2)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价工具为生存质量量表,共8 个维度,得分与受检者生活质量呈正向关系。(3)情绪评价: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改善情况,分别为焦虑和抑郁情绪,评价工具焦虑心情自测量表和抑郁心情自测量表,得分与受检者情绪呈反向关系。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如性别构成等采用n(%)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如心绞痛临床指标、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等采用±s描述,行t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长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病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各项活动受限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各项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升高,且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综合护理组患者病情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各项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t 值P 值例数(n)28 32干预前3.29±0.85 3.33±0.89 0.177 0.860干预后2.79±0.79*1.13±0.27*11.175<0.001干预前7.56±1.43 7.64±1.50 0.211 0.834干预后4.30±1.02*3.02±0.92*5.111<0.001干预前63.22±4.33 64.15±4.61 0.720 0.474干预后76.32±5.29*81.36±5.50*3.603 0.001病情发作频率(次/周)持续时间(min) 各项活动受限程度(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情绪评分降低,且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综合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情绪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绪改善情况(±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绪改善情况(±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t 值P 值例数(n)28 32干预前73.56±4.29 73.17±4.14 0.358 0.722干预后80.33±4.50*87.40±5.04*5.690<0.001干预前67.39±4.19 67.62±4.40 0.207 0.837干预后54.40±3.22*43.30±2.90*14.049<0.001干预前63.40±4.46 64.19±4.69 0.666 0.508干预后56.55±3.62*45.37±3.20*12.700<0.001生活质量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重预后差,且容易反复发作,很难根治,单纯的药物治疗后患者实验室指标可得到明显改善,但临床症状很难得到稳定的控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因此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稳定病情,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由综合管理发展而来,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该模式下,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整体性、全面的护理服务,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分别结合膳食、心理、用药等诸多方面的护理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康复[3]。本研究中,用药护理促使患者能遵医嘱用药,可以及时缓解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同时,护理人员强化了对患者用药的关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4];疾病的发生,难免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而造成情绪波动,引发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护理可以为患者做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更加深层次的沟通可以对患者更加充分的了解,拉近护患关系,给患者更加强的心理安慰和安全感,提升对治疗的配合度;膳食护理则可以做到营养均衡,一方面减少进食对疾病的刺激,另一方面可以为患者身体提供能量,提升免疫力,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5];运动护理能够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从而可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对抗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和活动能力的恢复,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穴位按摩能够刺激心前区特定穴位,疏通经络,可以及时缓解患者不适感和疼痛感,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加速患者康复;最后,综合护理中,护理人员还强化了出院护理,将院内相关护理延伸至院外,这可以加速患者康复,促进预后的改善,从而提升护理效果。综合护理按照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和规则,结合多学科实施系统性的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相应的护理管理改进,以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合理、规范的护理,从而可以加速患者康复进程,使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其面对疾病治疗,从而可以提升治疗配合度和效果,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6]。
综上所述,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标准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缓解不良情绪,提升康复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