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郑粉娥
一直以来,国家在财政上都对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在物质扶贫的同时,学校也需要对这些学生开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调查中,少部分初中贫困学生还没有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层面仍存在少许问题,这对其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展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发现问题并分析对策,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并不鲜见,有心理学学者指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来源主要是犯罪者的社会性缺陷,社会性缺陷不是个人造成的,而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个别贫困学生可能因物质上的贫困滋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早解决,后患无穷。
虽然中国社会大环境整体积极向上,但有的地方还是存在一些不良风气,这些现象又通过互联网传递给了其他人。初中贫困学生正处于思维成形的阶段,部分学生明辨是非、明晰美丑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影响。
在学校方面,首先,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不够。有的学校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课程课时相对不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或咨询师不足,甚至没有,硬软件建设也有所缺失。其次,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泛化,主要通过各种宣传会、心理健康教育会、警醒会等开展教育,忽略了对个体的精细化、深入化教育。未来要想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需将心理健康教育做细、做精。
在教师方面,一些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不足,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首先,有的教师没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人格,有时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到,但没能形成体系,效果有限。其次,一些教师没有对贫困学生设立专项心理健康档案,无从得知贫困学生有哪些心理健康问题。最后,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课程的任务,事实上,随着教育的革新,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每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第一,从大方向上优化。首先,学校需要开设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选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任教或担任咨询师。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才解决专业的问题。其次,努力构建“心理咨询师+班主任+各科教师”的多维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学生。最后,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细化、具体化,以往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集体化、大范围、点对面的,如开展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会、主题班会等,后续需要使心理教育精细化,对不同个体展开小型、典型、点对点的德育。
第二,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联合,开展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精准识别,建立档案。对于贫困学生,教师要建立完善的贫困学生档案,精准识别,详实资料,同时要对贫困学生有充足的认知,开展定额、定量化分析。如分孤僻、易怒、自卑、厌学、焦虑、抑郁等多个类型,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打分,总分10 分,1 分表示程度较严重,10 分表示无症状,以便对贫困学生有精准的了解,并在后续时时关注。其次,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需注意话术。在心理咨询中,“共情”等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因素,在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也需要重视这一点。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减少说教,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驱动力,尊重学生的人权价值和逐渐完善的人格,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贫困学生。再次,建立档案之后,教师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例如,某学生心理较为脆弱,自卑心理强,教师要加强与该学生的沟通,引导该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多激励该学生,让其收获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再如,某学生自闭孤僻,教师要动员班级其他学生一起努力,多和该学生接触,传递爱,多带领该学生参与集体活动,这样其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渐卸下心理防线。最后,与家庭教育建立联系。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针对部分家庭教育中关爱不足、棍棒教育等现象,学校和教师要及时沟通了解,及时劝导。
总而言之,完善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学校和教师还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