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政史地教学融合摭探

2021-04-25 10:55杨弘然
成才之路 2021年8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融合

杨弘然

摘 要:青年学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祖国发展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高中政史地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成长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接班人。高中政史地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建设祖国的基本思想,激励每一位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关键词:高中;优秀传统文化;政史地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8-0042-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它承载着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政治理想与抱负,蕴含着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的精神。因此,高中政史地教师应当树立传统文化的自信,在授课过程中自觉融入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培养其文化自信及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使其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一、中華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思想深度,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基本素养。第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延续性。中华文化亘古不变,延续至今,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文明冲突引发的战争,都没能阻挡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脚步。第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中国共有56个民族,俗话说“千里不同俗”,如此丰富的民族结构及具有差异性的各种文化,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具竞争力,在流传过程中更能适应不同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环境。第三,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在不同的时期,中华文化都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并相互融合、渗透,使自身的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高中课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一,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够提升国民的综合素养。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传统文化能够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国民的自我认同感。因此,在高中课堂树立传统文化教学目标,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第二,充实高中教育内容。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处世的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使学生了解到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高中课堂,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人格的塑造。第三,弘扬优秀文化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前进的脊梁。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民族拒绝苟且偷生,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三、高中政史地课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

青年学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祖国发展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成长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接班人。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学子和教师的责任。

1.政治课堂

政治作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及思想素质,能够使学生了解社会的运转及国家的政策、民族的精神。将传统文化融入政治课堂,能够使课堂更具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当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生活和政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政治知识及优秀文化运用到生活中。讲到个人的发展及价值观的培养时,可以延伸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讲到维护国家利益,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时,可以引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尚的民族情怀。(2)突出教学重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百善孝为先,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一日三思、为人诚信。教师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及思想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明确教学重点,让思想政治课更具趣味性。(3)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

2.历史课堂

历史是一门能够直面过去,与古人对话,能够直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因此,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知识不仅包含时代的变换和社会的发展,更讲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1)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使学生直接面对历史,产生思考。例如,讲到古代社会的发展时,教师可以针对各时期思想文化的演变及这些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人民的影响进行传授,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国家命运发展的重要影响。(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网络中有不少教育资源,如《中国诗词大会》能够使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大国崛起》则通过讲述外国文化映衬出中华文化发展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让教学更加高效便捷。(3)开展对比教学,促进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的进步,各个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也显现出来。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例如,讲到寒食节时,教师可以引用当下的现象:个别中小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对西方节日却了解颇多。这样的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3.地理课堂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我国自古以来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主要分布在人文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中。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1)挖掘教材知识。在我国古代,人们对地理的探索就已经开始,郦道元的《三峡》足以证明这一点。在很久以前,我国就有关于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这些都表明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地理、自然的探索。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及民族文化自信心。(2)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存在着差异,但又有相同之处,这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如讲内蒙古地区的蒙古包、华北地区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及江南地区的天井时,教师可以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地方的建筑特色,从而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讲到民族风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穿戴少数民族的服饰,模拟他们的生活习惯,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师要充分挖掘地理知识中的传统文化,将地理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3)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应该摆脱只讲教材的传统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美味中国》,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等。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血液,是国家前行发展的精神支柱。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经历几千年风雨洗礼筛留下来的精华,滋养一代又一代的祖国接班人。教师要敢于创新,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传统文化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不断探索适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加军.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畅想[J].中学教学参考,2017(19).

[2]姚德健.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3]万云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中的推进研究[D].安徽大学,2017.

[4]于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D].山東大学,2015.

Abstract: As th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young students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developing and inheriting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motherland.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senior middle school politics, history and geography teaching can correct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make them grow into successors with ideology, morality and culture. Senior middle school politics, history and geography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cultivat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 the basic idea of building the motherland, and encourage every student to set up lofty ideals.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politics, history and geography teaching; 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