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彬 石盘磊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对青少年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是推动青少年全面成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广大青少年民族自信的现实选择。文章重点分析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视域下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价值、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青少年;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8-0020-03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青少年思想品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体德育成效。中华民族文化焕发着积极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精神标识,它是讲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充分的理由和底气。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挖掘中华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理念,树立文化自信,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助力广大青少年形成优秀的品格。将文化自信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对青少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德育工作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
1.寻梦: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德育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始终延续的重要依托。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优秀情怀是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最佳基点。当代青少年有较强的自我选择意识,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不能依靠空洞的理论,而应该建立在青少年对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通过展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引导青少年学习中华民族文化,使其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厚植其爱国情怀。
2.寻根: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中增强民族自信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既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实青少年思想、创新青少年德育机制的有效切入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等,有着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引导青少年从心底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3.寻思:在学习中华民族文化中激发思想情感
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将中华民族文化与青少年德育工作相融合,可充分发挥其情感激励、思想引导功能,使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哲理、精神,培养积极情感。中华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优良品质、积极担当、勇于奋进,正是当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将中华民族文化融入德育,能够使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产生思想认同,形成积极情感。
4.寻路: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成长路径
在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下,教育者要变革德育形式、内容和手段,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中华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积极理念、文化内涵和精神指引,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和行为导向。教育者要借助中华民族文化,通过合理渲染、精神啟发和行为指引,激发青少年探寻个人成长、成才的正确路径。
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视域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现实反思
1.动力不足:青少年德育工作缺少多方协同
目前青少年德育实践存在认知误区,德育工作多局限于学校教育,未能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元一体”的协同德育机制。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我们应该从青少年全面成长视角出发,将德育理念、民族文化内容、德育实践机制等融为一体,通过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合力,构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德育体系。
2.环境阻力:青少年面临复杂多元的文化内容
当前,青少年生活在复杂、多元的信息媒介环境中,各类信息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知、精神认同和行为规范。以“隐蔽”方式存在的一些负面情绪和消极思想,容易使青少年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思想上的动摇和行为上的“偏移”。因此,德育工作要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保持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先进思想,对青少年进行正向引导。
3.目标乏力:青少年德育缺乏实践机制和个性引导
德育既要重视精神理念和知识内容的教育,更要注重生活实践的“社会化”培养。但青少年德育工作缺少完善的德育实践。只有将文化自信融入德育工作,合理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实现民族优秀文化元素与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三、民族文化自信视域下完善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策略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因此,学校要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细化民族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实践机制,为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文化路径”。
1.融入民族文化,重塑青少年德育机制
教师将民族文化与德育工作全面融合时,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推动民族文化有机融入。要将爱国爱党、民族信仰和家庭孝道等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倡导学生关注传统美德,践行礼仪规范,培养其家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第二,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情感。要通过完善文化引导、关注学生道德素养培养,使学生将个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转化为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要将德育实践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全面夯实德育工作根基。第三,优化德育教学环境,通过推进德育工作与文化自信、多元文化环境“一体化”融合,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德育功能。要创建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讲堂”,定期邀请文化名人做报告、开讲座,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搭建平台。
2.突出青少年主体,明确青少年德育目标
文化自信视域下,全面创新青少年德育实践应突出青少年主体地位。第一,确定青少年德育“成长、成才”的目标。在德育工作中,要突出青少年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德育实践体系,使所有青少年都能实现个人成长。同时,要让青少年在掌握基本德育知识的基础上,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不断提升能力,开阔眼界,提升文化自信。第二,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需要将德育知识教育与德育实践行为充分融合,优化青少年的德育体验,解决其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道德问题,使德育知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3.传承与创新融合,创新青少年德育模式
青少年德育机制需要结合时代环境变化,丰富德育素材,创新德育形式。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青少年德育形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展示形态,构建家庭、社会和青少年等多方参与的德育机制,创新德育实践载体,激发德育工作活力。其次,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挥其德育功能。要以青少年的内心特征、个性需求和学习规律为基础,用民族文化引发青少年情感共鸣。最后,要注重将德育工作与青少年学习实践相结合,形成“道德学习——行为实践——道德升华”的循环德育体系,助力青少年形成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良好风貌。
四、结语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内核契合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内在逻辑,符合当前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要坚持文化自信的核心导向,充分挖掘德育因素,要以开放包容、创新传承为原则开发德育资源,以青少年思想认同、行为遵循为根本核心,构建激励青少年成长的文化、思想和舆论平台,重点关注青少年的思想理念困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行为遵循,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石美萍.中国梦背景下的民族德育资源开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09).
[2]康淑霞.主流文化认同:道德教育的价值根据与基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3]王丽荣,蔡开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J].湖北社会科学,2017(11).
[4]刘海春,李婷.文化自信:新時代德育研究的重要向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5]李军.区域红色教育资源进课堂的德育价值与实践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roo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Making use of the self-confid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o innovat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growth of teenagers, but also a realistic choice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of teenage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youth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al confidence.
Key words: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al confidence; youth;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