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夫 谢倩楠 易灿南 董子文
摘 要:结合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探讨将“课程思政”融入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具体策略,以进一步完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为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打好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流体力学課程;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7-0006-02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这就要求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将“教书”和“育人”紧密联系起来,促进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相互渗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要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流体力学是大多数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项目的重点课程,课题组成员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流体力学课程特点,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分析研究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的融入方法与渗透策略。
二、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
1.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理念,注重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
高校教师可结合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层面上,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基调,融入“思政”理念。(1)“知识与技能”层面。除了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之外,教师还需要扩展流体力学的背景知识,如流体力学的发展脉络、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2)“过程与方法”层面。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流体力学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流体力学在人类改造自然、创造文明和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要通过“课程思政”,从爱国主义、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等方面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2.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思政”内容,深挖课程教学资源,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是指与教学主体内容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绝不是教学内容在形式上的简单叠加。因此,高校教师要针对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深挖“课程思政”资源,使之成为课程主体内容的有益补充。(1)流体力学的“哲学”内涵。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源于生产实践,最终也要服务于生产实践。流体力学蕴含着“简单性原则”“同一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等自然科学必须遵循的普适性哲学原理,对整个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等哲学角度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统一起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2)流体力学的“美学”内涵。物质世界千差万别的流动现象,可以从本质上简化为几个简单的基本方程。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式在数学形式上具有简单、完美的对称形式,即“简洁之美”。流体的存在与运动必然遵循三大守恒定律,众多具有对称性的流体现象体现了“对称之美”。科学在本质上就是关于和谐美关系的正确知识,而流体力学方程的“量纲和谐原理”就是“和谐之美”的具体表现。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的动态之美,荷叶上露珠的静态之美,汽车、飞机造型所蕴含的仿生美学等,都是流体力学美学原理的具体展现。探究流体力学的“美学”内涵,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可以拓展学生审视科学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3)流体力学的“德育”内涵。流体力学课程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两代人修建都江堰造福民众、郑和七下西洋扬威海内外等。其中既展现了中国人丰富的治水经验、高超的航海技术,也反映出他们高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这些德育元素,将书本知识与德育元素融为一体,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3.在教学方法上发挥思政作用,拓展和丰富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手段
为了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高校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作用,不断拓展和丰富教学手段。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要注重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与单纯的知识传授相比,思政内容进入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深化情感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对“人生这艘船应该顺流而下,还是应该逆流而上”进行讨论,和学生谈理想、谈抱负,引入对未来发展的讨论。还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如何利用学到的流体力学知识建设国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思政育人功能,完善全面育人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流体力学课程的知识传授效果,忽略流体力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因而难以准确评价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在“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为了保证课程的“全面育人”效果,教学评价必须增加“课程思政”方面的内容。例如,可构建学生评价、督导评价、课题组内部成员互评、其他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完善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结束时,可从成绩分析评价、思政教育效果评价、达成度评价三个方面对授课效果进行多方面评估,并确保“思政教育效果评价”在课程教学的总结性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样,既有利于体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完善全面育人的教学评价体系,又有利于正确评价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效果,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估学生的学习实效。
三、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结合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进一步重构和完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为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打好基础,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
[2]兰雅梅,王世明,宋秋红,刘爽,袁军亭.高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
[3]赵鹤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4]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