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主持人: 不只是讲述者,更是传播者

2021-04-25 03:52
中学生天地(B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磁带唐诗电台

姓名:董 臻

身份:浙江广电集团FM99.6电台主持人

幼儿园快毕业时,我得到了一次主持的机会——园长让我做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报幕员。那一天,我穿着笔挺的小西装,在家长们的掌声中走上舞台,一遍又一遍朗声读着主持词“叔叔阿姨们,请欣赏下一个节目”。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主持这个行业。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爸从单位里带回来一台收音机。当我第一次打开它时,就彻底地被广播电台里的“声音世界”吸引了。

那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个频道叫“音乐之声”。每天清晨5点50分,我会听着闹铃声准时起床,然后打开收音机,伴着那声“Music Radio”慢慢清醒。直到晚上12点电台频道传来沙沙声,我才意犹未尽地关掉它。

在我的中学时代,磁带和电台一样,是枯燥的学习生活里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年少懵懂的我还曾用它做了一件现在看起来很“文艺”的事儿。每周四,我都会拿出一盘英语磁带,“洗”掉里面的内容,再用那台爸妈结婚时买的录音机把自己喜欢听的歌刻录在磁带上。第二天,我把录好歌的磁带送给同桌。她把磁带带回家后慢慢听,听到她觉得好听的歌就记下来,然后到学校和我分享对那首歌的感受和看法。到下个周五,她又会“洗”掉磁带里的内容,改录她喜欢的歌,再送还给我。

在那段中学时期,每个周五成了我最期待的日子。电台和磁带里传出的故事和音乐,撩拨着我内心深处那份叫梦想的悸动。

微信跳出消息提示,是约好的嘉宾临时告知我因为有事不能前来,而此时离节目正式开播只有不到半小时的时间。

我负责的《微光城市》是一档以主持人和嘉宾互动访谈为主要形式的直播节目,虽然我进入电台已有一段时间,可这样被嘉宾“放鸽子”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在电台门口等着嘉宾的我焦头烂额,正巧迎面碰上了一群辩论队员。我灵感一现,在节目中举办一场直播辩论赛说不定是个好办法,还能邀请辩论队员们分享他们的辩论故事。再三恳求下,这群辩论队员答应帮我这个忙。定下辩论主题,匆匆做好辩论前的准备,我们踩点进入了直播间。

作为一个直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我遇到的紧急状况可不止这一次。在节目里,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善言辞的嘉宾,这时候就很考验主持人的功底了。平日里,我们会经常更新知识库存,锻炼口才,目的就是让直播现场不冷场,让嘉宾更舒适、顺畅地分享自己的故事,保证节目连贯地进行下去。

不过,一个电台主持人负责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包括主持流程、采访嘉宾,我们还需要负责节目前期的框架构思、脚本撰写、嘉宾邀请和后期的节目听评,整个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

2019年4月,领导要求我策划并主持《唐诗之路》节目时,我是拒绝的。

唐诗,一个多么厚重的主题,一个多么陌生的领域,况且节目总量是24期,每期1个小时,还得在年内完成和播出,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整个4月,我都在思考该如何制作这档节目,直到遇到了另一位主持人——秋雨。

我向她介绍了这个节目的主题,她流露出兴奋的眼神,这股冲劲和热情,成了我接下这个项目最初的动力。

要策划旅游类型的唐诗节目,当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两种思路:第一,不能照本宣科地介绍唐诗,一定要有趣;第二,不能关在录音室里闷头苦干,要走出去观察和体验。在和秋雨反复讨论后,一个绝佳的点子冒了出来:既然是旅游类型的节目,又要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为什么不参考现在“真人秀”和“纪录片”的一些做法呢?于是,我和秋雨决定沿着浙东唐诗之路,寻找唐诗中提到的线索或地标,将寻路过程中的真实经历记录下来,最后通过剪辑制作成一期期节目。

为了追求真实感,我们一下车就会打开摄像机和录音设备。找到对接的老师后,我们会边走边谈论诗人的生平,介绍诗人写下某一首诗歌时的生存环境和当时的心境,而我们在寻路过程中经历的碰壁、迷路、意外发现等情节,也被机器完整地记录并再现。

节目这就诞生了吗?不。汽车行驶声、脚步声、老门闩扣上的声音、溪流汩汩、虫鸣、村民百姓的闲谈……8个月的采風,70多个地方的上千条原声素材堆积在电脑里,要从这些繁杂的素材中整理出完整的主题线索,还需要根据情节的推动嵌入恰当的音乐,这对后期的制作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一般来讲,主题节目的背景音乐往往是制作者不会过于纠结的一个部分,但是我却愿意花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适宜的音乐素材。为了让听众在聆听这集节目的时候有全新的感受,我避免了所有中国古风音乐的出现,反而选用其他的音乐风格来配合本就已经很“中国风”的节目内容,这种带有反差的听感意外地好。

你能想象吗?当我们来到仙居,登临山雾之间,讲述起崇山峻岭间的神秘传说时,耳畔飘来意蕴浓郁的凯尔特音乐,身处其间,感受那种由音乐传达的神秘和灵动,美妙之感不言而喻。

我们读着贺知章《回乡偶书》,回到他出生的村子,看到那里变成了普通的菜地,一位农妇在田里忙着农活,偶有三两只鸟雀飞过,视线尽头就是车流如织的杭州绕城高速,屏息驻足,你会感受到我说的“静谧的厚重感”;我们也曾夜游“项斯古道”,走进这千年古道,幽深黑暗、三分寂寥、流水沉吟,历史的沉重感与肃穆感扑面而来……

2019年12月,最后一期节目在音乐《送别》中落下帷幕,我长舒了一口气,感触颇多却无言。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2019年,我给自己贴上标签——“唐诗之路体验官”;2020年,我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标签——“唐诗文化传播人”,我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继续与听众分享唐诗文化。

前不久,同事问我,做了这么久的唐诗节目,是不是会背很多唐诗。

我如实回答,没有。

但你要问我有没有成长,那一定是有的。

通过“唐诗之路体验官”的旅途,我渐渐发现我小时候向往的电台主持人的光环不见了。我也感悟到,我们其实不是坐在直播室里就能收到百万粉丝回信的“大明星”,我们更像是传播者,把一些人们无法接触到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后,再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补充采写:朱诗琪 蒙舒羽)

老师说

Q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傅婷玉:核心课程包括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播音业务、主持业务,还有播音主持艺术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播音员主持人形象造型等。

Q1:高中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除了文化课,通常还会考什么内容?

姚铮:目前只能通过艺考的方式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有些学校承认统考成绩,有些学校则必须通过本校的校考才有报考资格。除了文化课成绩,最主要的就是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新闻播报、稿件朗诵、即兴评述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普通话、气息、逻辑思维能力等。

Q2: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哪个更重要?

姚铮: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先天条件是指形象、身高、音色和艺术感悟等。面试选拔专业学生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上镜”与善于“表现”。形象与音色好的考生在面试时会给考官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后天的努力主要是指语音、思维、心理素质等。如果形象好看,但一张口则语音不准、语意不明、逻辑紊乱,那就仍然达不到本专业的基本要求。所以先天条件并不理想的同学,一定要在后天的训练中加倍努力,用扎实的基本功与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征服考官。但如果形象、身高、音色实在与基本要求相去甚远,那在选择本专业时就需要慎重思考。

(采写:韩 政)

猜你喜欢
磁带唐诗电台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老磁带真的值钱吗
唐诗赏读
创意磁带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磁带指南针
我军的第一部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