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时间(特定的时间段)内,某个新颖的事物兴起,被许多人所追逐、模仿的这一现象”,被称为流行。流行的风向标似乎一直在变,就像词条里定义的一样,流行的东西有一个时限,被贴上流行标签的事物不是昙花一现,就是慢慢被“新流行”替代。
近几年,因为《乐队的夏天》《说唱新世代》等节目的大热,原本处于小众圈层的乐队、音乐类型逐渐流行起来,从地下走向地上,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受到了更大范围的追捧。对此,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自己认可的宝藏终于被发现了,未来会有更大的舞台”;忧的是“一旦流行起来就会烂大街,失去原来的魅力”。
回想一下,你会发现,流行的事物似乎都带来过不小的社会影响,比如被人们疯狂追捧也被人诟病的洞洞鞋、喊麦、手机游戏《绝地求生》等等。
流行的浪潮一个接一个涌来,当一个事物被贴上流行的标签,究竟是好还是坏?
刘翔:一个事物流行起来,可以带动很多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少数民族的乐队在音乐节目里火起来后,就会有更多同类型的乐队和音乐人得到表演的机会。再比如火爆全网的小伙丁真,促进了他的家乡——四川理塘县的旅游业发展,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偏远山区的自然美景和朴实的人民。
樊高:“流行”在《辭海》中的解释为“盛行一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物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发现并认可了它的价值。比如破洞牛仔裤,有人觉得它时尚好看,穿上之后身心愉悦,给生活带来了积极作用。既然这个事物符合大众当下的价值观,并且给大众带来了愉悦感,这样的流行,有何不妥?
星空:2019年,故宫在网络上爆红,追捧华夏文明的风气更加盛行。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且需要流量加持以彰显其文化价值,何况是小众文化呢?且小众文化一旦流行,便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与其他文化元素碰撞、融合,进而发展、完善。即便这样的高光时刻恍若白驹过隙,但积累下的群众基础也能消除文化消失的忧患。虽然小众文化发展成为流行文化必然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审视,但我想公众的讨论同样能够为其发展带来更为客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