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庭 张一婷
2020年以來,世界经济在深度衰退中缓慢复苏前行,呈现出“三低一高”(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的特征,但全球性扩张和周期拐点尚未到来,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间,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常量与变量交织、困难和挑战叠加,增长、利率、价格、贸易、投资、产业链、多边主义、经贸规则等八大关键变量可全面揭示出我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动荡源和风险点,“十四五”时期,须密切关注上述领域动态变化,居安思危谋长远、未雨绸缪早当先,精准施策稳住经济社会基本盘,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疫苗对全球经济提振作用有限,美欧等主要经济体或出现“二次探底”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从美国来看,2020年实际GDP下降3.5%,创二战以来最大降幅;个人消费复苏乏力,劳动力市场持续疲弱,通货膨胀率低谷徘徊,再加上“财政纾困措施”短期内难以落地,美国经济仍存“二次探底”的可能。从欧盟来看,疫情二次反弹打断复苏进程,考虑到欧央行政策空间不断缩小、成员国财政转移互助面临分歧、7500亿欧元欧洲复苏基金难以启动以及疫苗接种推进缓慢等原因,2021年欧盟经济还存在较大变数。从日本来看,虽然目前已推出三次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但企业投资意愿依旧低迷且居民消费意愿短期提振困难,其回到疫情暴发之前的经济增长轨道任重道远。最新测算结果表明,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德国和加拿大预计需要到2022年,英国、法国需要到2023年,日本需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经济水平,意大利可能到2025年也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展望2021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在内国际机构纷纷提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疫苗对全球经济提振作用有限,主要经济体“疫后恢复”难度或大于预期。
二、全球性超宽松货币财政政策“副作用”凸显,意大利、葡萄牙等高债务国或爆发主权债务危机
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金融领域危机四伏,三大风险叠加交汇。一是全球货币政策放水大幅推高金融风险。2021年,全球主要央行将继续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当期利率预将维持至2023年,欧洲、日本央行持续更长时间超低利率,新兴市场利率将进一步降低。长期低利率加剧金融机构过度投机、过度杠杆等冒险行为,推高房地产、股市等资产泡沫,加剧全球产能过剩和金融不良贷款率,以美国为代表的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典型国家出现金融泡沫二次破灭的概率大幅上升。二是财政刺激“骑虎难下”加剧主权债务危机和汇率震荡风险。据IMF统计,2020年全球财政刺激规模达到13.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3.5%,财政赤字率较上年提高约8个百分点。2021年,一半以上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债息支出占税收总收入的20%。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等欧洲国家,阿根廷以及外债高筑的低收入国家将是此轮债务危机的高发地区。三是基准利率切换或引发金融动荡。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宣布2021年底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退出市场,而与美元LIBOR挂钩的金融产品总价值高达200万亿美元,其中近20%在2021年底前到期,利率切换必然导致未到期交易双方合规成本上升,造成相关债券和衍生品等定价机制的混乱,冲击金融市场流动性,或将产生难以预料的金融风险。
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延续“暴涨暴跌”态势,原油、金属、粮食等价格波动风险巨大
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将延续动荡不安的趋势。一是原油价格大概率回调上扬,但不排除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分裂引发油价再度崩溃风险。2020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西德州中质原油价格一度跌至-37.6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两度跌破20美元/桶,随后进入回调通道。根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21年国际油价有望延续回升态势,增至44美元/桶。但渣打银行最新发布的金融风险预测警告显示,2021年OPEC分裂风险犹存,各国为弥补财政缺口放弃配额限制,或将油价再次打压至20美元/桶的水平。二是金属价格普遍回升,铁矿石价格或持续走高。2020年三季度以来,全球铁矿石需求有所回暖,加上港口库存结构性短缺等供给侧因素影响,国际金属价格进入上涨周期。特别地,受中国铁矿石需求上升、澳大利亚风暴中断矿石供应等因素影响,2021年铁矿石价格暴涨风险不容忽视。三是农产品价格持续回升。随着疫情解封和工业生产回升对农产品需求回暖,2021年国际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持续回升态势。最新预测,继2020年预计上涨3%后,2021年农产品价格有望继续小幅上涨,不排除受东非、南亚、西亚等地区再次爆发蝗灾、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冲击农业生产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存在短期猛涨的可能。
四、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大幅度低于疫情初期的预期,复苏步伐或持续放缓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货物贸易形势依然严峻。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发布的《商品贸易晴雨表》最新读数为103.9,但货物贸易扩张步伐趋缓。分项看,两大风向性指标出口订单指数(103.4)和汽车产品指数(99.8)近期达到顶峰;集装箱运输指数(107.3)和航空运输指数(99.4)仍在上升,但高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集装箱运输有所下降;电子元件指数(105.1)和原材料指数(106.9)高于平均趋势,但可能反映的是临时库存或囤积现象。继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预计萎缩9.2%之后,WTO最新的贸易预测报告将2021年的货物贸易增速从2020年4月预测的21.3%下调至7.2%。分地区看,2021年北美、拉美、欧洲、亚洲和其他区域货物贸易出口将分别增长10.7%、5.4%、8.2%、5.7%、6.1%,进口将分别增长6.7%、6.5%、8.7%、6.2%、5.6%,均较先前预测出现较大降幅。综合判断,随着此前被压抑的需求耗尽,不少企业逐渐补足库存叠加疫情不确定性,全球贸易扩张趋势或将持续放缓甚至存在再度恶化的风险。
五、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恐维持负增长,大型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更趋谨慎
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引发的保护主义浪潮对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前景构成严重冲击。2019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达1.5万亿美元,增长3%,但疫情暴发导致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大幅下挫42%,近15年来首次低于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降幅高达69%,非洲下降1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下降37%,东南亚下降31%。2021年,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趋势不断加剧,全球价值链增势放缓,保护主义和外资安全审查更趋严格,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难以摆脱低迷态势。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UNCTAD)预测,202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再下降5%—10%,直到2022年才能开始复苏。疫情持续时间、地缘政治博弈以及金融、科技和贸易领域紧张态势都将加大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复苏的不确定性。
六、全球价值链“缩链”进程加快,医药、电子等“供应链安全”成为更多国家共识
2021年或成为全球价值链发生实质性调整的重要一年,其发展走向或将出现三个特征。一是全球价值链更趋“本地化”。受疫情影响,高度依赖全球产业链的一般企业将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向消费地加快布局,使客户更便捷、更可靠地获得产品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优先目标。二是供应链安全问题的优先级大幅提升。在美国《国防生产法案》、英国“保卫工程”计划、日本产业回流基金等基础上,各国将进一步推出加强供应链安全举措。未来一个时期,医药等关键产品,半导体、电子设备等关键产业以及核心制造环节将以安全可控为优先布局导向,全球价值链“缩链”趋势更加明显。三是数字化程度全面提升。疫情暴发敲响了企业物流与信息管理的警钟,未来全球大企业将从战略高度,大力加强供应链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预警和风控技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自动化等手段加强供应商管理,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和稳定性。
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美西方国家或重启跨大西洋貿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贸投资格局将向“区域化”持续推进。一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合作不断深化。2019年,该区域覆盖全球约30%的人口和29.4%的GDP,吸收全球15.7%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和23.6%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RCEP的签署进一步削减区域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整合,增强对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力,为亚太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二是以美国为核心的新一轮自由贸易协定(FTA)浪潮加速推进。拜登政府上台后,或将与欧洲国家重启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推动在服务贸易、政府采购、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领域磋商谈判,促进全球“北—北”合作自贸网络扩围。三是美国或考虑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拜登政府可能加强与CPTPP国家磋商谈判,或把“美墨加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以及劳工、环境和货币操纵等相关条款纳入协议,恢复美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为规避大型FTA较长谈判进程,美国有可能同时推进与CPTPP、TTIP等相关国家在数字贸易、医疗、气候变化等领域达成部门谈判,避开国会投票程序取得“先期收获”。
八、美国拜登政府重返国际多边主义,各国围绕经贸投资规则较量“白热化”
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将一举扭转特朗普时期“重双边、轻盟友、重关税、轻规则”的做法,全球多边主义或有所提振但其内在矛盾可能进一步加深。一是WTO改革或成为各国争夺的主战场。美国有条件地恢复WTO争端解决功能,扭转美国在WTO及“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中的领导力下滑态势。继续利用“联合声明”等方式对外施压,将美欧日三边磋商机制实体化为“三边集团”,形成WTO改革的组织领导核心。二是经贸规则博弈更加激烈。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和补贴、劳工等领域规则斗争加剧,数字贸易成为新一轮规则斗争前沿。围绕“发展中国家待遇”问题僵持不下,美国或更新并推广美版“发展中国家”标准。三是气候变化和新能源领域博弈白热化。拜登政府将强化在气候变化领域主导权,考虑征收“对未履行气候和环境义务的国家而征收的碳排放调整费(即碳关税)”。
九、对策建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做到: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二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三是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四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五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金瑞庭,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一婷,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