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小麦行情回顾及夏收前市场展望

2021-04-23 12:06:54申洪源
现代面粉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临储主产区麸皮

申洪源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450046)

进入2021年,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快速上涨,不仅带动了面粉及麸皮价格同步走高,也让临储小麦交易创下新的历史记录。随着临储小麦交易规则的调整,市场投机热情减退,小麦价格回落。但由于小麦和玉米价格倒挂且价差较大,饲料养殖企业对小麦采购力度不减,在缺乏有效手段控制的情况下,预计新麦使用前国内小麦价格仍将保持高位波动态势。

1 主产区小麦冲高回落

一季度,国内主产区小麦受玉米行情带动影响,价格冲高回落后,维持窄幅波动,图1为近几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白小麦价格走势。

从图1可以看出,2021年元旦过后,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即开始蠢蠢欲动,从第二周便开始大幅上涨,涨幅及涨速均为近年来所罕见。至元月中旬,主产区市场价格多涨至2600~2700元/t,个别地区的企业挂牌收购价格甚至达到2740元/t。小麦价格快速走高的主要原因是同期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据了解,1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涨势迅猛,山东一些企业的玉米收购价格已经跃升至3000元/t之上,小麦和玉米价格倒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饲料养殖业大量采购小麦作为饲料原料,进而发生“猪抢人粮”的现象。同时,因为饲料养殖利润高于面粉加工利润,所以饲料养殖业敢于不断加价采购小麦,也正因如此,元月份的第二、第三周临储小麦交易出现极高成交率、大幅溢价的现象,引发国家管理部门关注,并及时调整临储小麦交易规则。小麦市场预期转向,市场价格应声回落,至1月末,主产区市场价格滑落至2500~2620元/t区间,较高点时下跌约60~100元/t。

2月份,国内主产区小麦行情总体平稳,局部小幅回升。临储小麦交易新规实施后,小麦的市场供应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多以销定购或以产订购,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贸易商囤粮赌涨的行为,也降低了市场投机预期。同时,由于春节长假期间各地市号召外来务工人员尽量留驻当地,使得产销区在整个假期前后并未出现大幅的消费波动,企业不用面对市场需求的突然变化而备货补库,加之饲料养殖需求在2月份表现稳定,小麦行情总体平稳运行。根据机构调研,1、2月份生猪出栏、屠宰量明显增加,个别地区养殖户再次遭遇的非瘟影响,饲料养殖业对于饲用原料采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市场信息,2月底主产区的小麦价格多维持在1月底的价格水平,个别地区因补库需求而向上略调了采购价格。

进入3月份,学校开学企业开工,各行各业全面启动生产经营,市场看多情绪升温,主产区小麦行情小幅上行。据市场信息,3月上旬华北地区企业挂牌收购价格多在2540~2630元/t区间,其他主产区价格多在2520~2550元/t,均较2月末平均上浮约10~20元/t。但3月中旬后,受东北玉米上市量扩大、玉米进口合约数量大增、贸易商出库变现等因素影响,各地玉米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调,主产区小麦也随之回调。3月下旬,华北地区市场价格回落至2540~2610元/t,其他主产区价格多在2480~2540元/t。

优质小麦在一季度表现相对稳定,一类强筋优质小麦,如新麦26的市场价格多在2880~3020元/t;二类强麦,如郑麦366市场价多在2680~2740元/t;三类强麦,如西农979市场价格多在2600~2660元/t。主要原因是面粉加工需求总体稳定,而饲用采购一般不用强筋小麦。

2 面粉麸皮年后弱势运行

面粉价格和小麦行情走势类似,也因原粮成本及供需形势出现快速上涨后逐步下跌的态势。因为1月份小麦价格快速走高,国内面粉价格也“水涨船高”。1月末,主产区30粉出厂价格升至3200~3360元/t,相比2020年末上涨约300元/t。不仅原粮成本提升引发面粉价格走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各地春节前备货采购启动、终端消费回升所引起。受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收紧影响,一些地区号召外来务工人员留在原地过年,使得下游贸易商和普通居民加大成品粮油的备货和采购力度,加之个别省市因疫病防控要求,物流环节成本提升也是导致成品粮价格上涨的原因。由于元月份面粉、麸皮价格联袂上涨,企业盈利效益良好,纷纷扩大开机率,市场上面粉供应充裕。春节长假过后,企业开工生产,为快速抢夺市场占领渠道,下调面粉价格“以价换量”的经营思路成为主导。2月末,主产区30粉的出厂价格降至3100~3200元/t,较上月同期下跌约100~160元/t。3月份后,尽管原粮价格有所波动,但在加工产出保持充裕、口粮消费回归平稳的背景下,面粉出厂价格回归弱势运行态势,至3月下旬,主产区30粉出厂价格运行在3060~3180元/t。

麸皮价格随同供需形势而宽幅波动。元月份麸皮价格大幅上涨,1月末主产区主流麸皮出厂价格多在2200~2300元/t,较2020年末增长约230元/t。麸皮价格上涨原因,一方面是饲料养殖需求不断提升,玉米、豆粕价格高企,导致企业扩大对麸皮的采购力度;另一方面是,2020年末,食用菌类消费提升也让有关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对麸皮的采购量,同时下游消费企业由于担心疫情导致面粉加工企业暂停运营,扩大备货量。但进入2月份,市场供应形势明显改善,饲料养殖、食用菌种植采购等需求环节也在春节后回归稳定,麸皮价格快速回落,2月末,主产区麸皮价格跌落至1920~2060元/t。3月份后,各地气温逐步回升,麸皮保管难度加大,同时个别地区非瘟疫情反复,导致麸皮用量不同程度减少,麸皮价格继续下滑,3月下旬,主产区麸皮出厂价格进入1800~1920元/t。

在麸皮价格支撑下,一季度面粉加工企业经营利润尚可,企业平均开机率在50%左右,个别大型面粉企业开机率在85%以上。由于面粉和麸皮的市场供应量保持充裕,但下游消费难以跟进,导致制成品价格难有更好表现。

3 临储小麦交易屡创新高

一季度,临储小麦交易状况“火爆”。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数据,截至3月17日,累计成交2343万t,超过2020年全年2323万t的成交总和。其中,1月13日春节长假前最后一周的交易中,创下多项记录,如单日成交量之最(394万t)、连续交易时间之最(达25 h)、平均溢价之最(约235元/t)、场内最高成交价之最(2750元/t),成交均价也创下近3年来新高,达2504元/t。由于投放量较大、企业竞价积极,从1月20日春节长假过后的首周开始,交易分为两天进行,第一天为河南省托市小麦交易,第二天为其他主产区托市及临储小麦交易。即便如此,1月20日当周便成交403万t,不仅创下单周成交量之最,也创下成交率之最(99.9%)。

如此火爆的交易状况,并非是面粉企业需求猛增,而是饲料养殖企业加大了对小麦的采购,同时也有一些投机资金的身影浮现其中。针对渐失理性的交易行为,国家在1月27日调整了交易规则,包括:保证金从之前的110元/t提高到220元/t,同时还需缴纳1000元/t的货款才能参与交易;前期成交的小麦如果出库率不到20%的,不能参与交易;对于参与交易的,必须在7天内付清全额货款;不允许代为交易等。

图2 2019年—2021年托市小麦竞价销售情况

交易规则的调整,一方面是提高了参与交易的门槛和成本,杜绝了一部分投机资金进入,维护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另一方面,传递出明确的调控信号,并保留更多的调控手段来进行“纠偏”。规则一出,现货小麦价格应声而落,此后的临储小麦交易也逐渐回归理性。但由于小麦和玉米价格倒挂情况严重,交易规则的调整只是减缓了临储小麦流出的速度,但并不能改变持续流出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至3月18日,托市小麦剩余约5200万t左右,其中存储期较长的2014、2015年小麦剩余约600万t。在库存大幅下降的同时,库存结构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 夏收前市场趋势展望

回顾前期小麦的市场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供需形势是引导小麦行情的关键,而政策调控仅是对行情起到一定的平滑作用,而并未改变价格运行的趋势。结合当前的市场供需格局,预计新小麦上市前主产区小麦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

供应方面,在接新前市场供应依旧是临储小麦投放、各级储备轮换、各类贸易商及粮食经纪人等几个渠道,而临储小麦投放是企业采购的最主要来源。根据当前临储交易形势,每周向市场放400万t托市小麦,由于当前消费需求旺盛,在新麦上市前投放量减少的可能性较小,但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情况存在定向投放的可能。当前执行的临储小麦交易规则提高了参与交易的准入门槛,有利于临储小麦成交后加快出库并提高流转效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后期小麦价格的涨幅和涨速。各级储备轮换在春节过后也开始全面轮出,虽然价格随行就市,但能缓解个别地区加工企业的用粮需求。考虑到今年新麦上市后可能出现的各类主体博弈的状况,预计后期轮入工作难度较大,是否会适当延长轮换架空期值得关注。据市场调研,目前种粮农户手中基本没有什么存粮,仅在村头粮食购销点和一些规模较大的粮食经纪人手中有部分存粮。同样,中小贸易商手中存粮也较少,难以对未来的4、5、6月份形成有效供给。

在需求方面,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小麦的消费就形成“双轮驱动”态势,不仅有面粉加工需求,同时还有饲料养殖需求。

从面粉加工需求角度来看,预计接新前几个月的消费将以平稳为主。主要原因,一是面粉的终端消费将保持稳定,面粉市场竞争激烈,面粉售价难以提升,这些都会制约企业扩大开机率;二是加工副产品虽然是面粉加工企业主要的盈利来源,但出厂价格不断调低也让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加之近段时期非瘟疫情又在点状复发、食用菌养殖进入平稳期等,都让麸皮消费逐步走低;三是原粮成本始终保持高位,企业在采购时出于成本考虑,多以产订购,或根据自有库存状况进行适当补充采购。

和面粉加工消费完全相反的是饲料养殖对于小麦的加工消费需求将在二季度保持旺盛态势。一方面,作为水产饲料主要原料的小麦将在二季度迎来消费旺季,禽类饲料也将在这一时期保持较高的消费需求,这对小麦的饲用需求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另一方面就是玉米和小麦之间保持较大价差也是让小麦持续不断进入饲料领域的关键动力。尽管在3月下旬玉米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行,但在华北地区两者之间的价差依旧保持在320~380元/t,小麦的替代优势依旧显著。从玉米角度来说,尽管前期有部分因素导致玉米市场价格有所下滑,但考虑到新季玉米大量上市还有最少半年时间,而市场存量和预估消费量之间依旧存在较大缺口,将支撑玉米价格保持坚挺。

综上所述,接新前小麦的口粮和饲用消费总体将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而市场供给将维持平稳,小麦价格在新麦上市之前或维持坚挺。预计至5月中旬,华北地区普通小麦(二级)采购价格或在2540~2600元/t,其他地区同级小麦价格或在2500~2560元/t。

猜你喜欢
临储主产区麸皮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麸皮掺假咋识别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麸皮价格为何再次上涨?
今日农业(2017年11期)2017-01-31 14:53:50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北方牧业(2016年6期)2016-12-17 14:04:49
临储政策改革元年,玉米市场变化明显
2016年玉米将在寻底过程中艰难前行
2014年临储油菜子价格或降
农家顾问(2014年6期)2014-06-30 22:42:18
五种小麦麸皮烷基酚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初步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