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波 姜天泽 谢强(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南昌 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嗓音言语听力研究所 南昌 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0006)
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 CTS),是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扁桃体的持续感染性炎症,发病率达22.04 %,学龄期儿童有4.29 %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2.9 %[1],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慢性扁桃体炎在缓解期自觉症状不明显,偶有咽干咽痒、梗阻感、咳嗽等症状,故未引起患者重视,但长期的反复发作,易伴发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盂肾炎等全身系统疾病,成为全身感染的“病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抗菌治疗为西医保守治疗方法,但因细菌会在扁桃体上形成生物膜[2],并为其提供保护屏障,行抗菌治疗后也无法完全杀死细菌[3],故手术是目前西医首选治疗方案,但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摘除扁桃体是否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仍然存在争议。刺烙结合疗法是中医特色外治法,可明显改善患者咽部症状,也免除手术之苦,且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复发,患者易于接受。本研究采用刺烙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并以单纯刺营法和单纯烙治法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6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产生随机数字,从中抽取60个放进密封信封,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依次拆开,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序,前20为刺烙组,中间20为刺营组,后20为烙治组,每组20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4]:有反复发作史,患者缓解期可无自觉症状,偶有咽干咽痒、咽异物感等,发作时咽痛明显或各种感觉异常,严重时可出现呼吸不畅,吞咽障碍,或言语含糊不清等,若隐窝脓性分泌物被咽下,易引起胃部不适,继而引起头晕头痛、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触诊扁桃体有硬实感,表面可见瘢痕,凹凸不平,扁桃体黏膜呈暗红色慢性充血,挤压腭舌弓时,隐窝口处可见黄白色脓栓流出。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7~60周岁;③扁桃体肥大Ⅱ°以上;④近一个月未曾自行用药或接受其他治疗;⑤经本人及家属同意,愿服从本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处于急性发作期并伴有全身症状者;②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扁桃体恶性肿瘤者;③晕针、晕血、疼痛极度敏感者;④合并心血管、血液、呼吸系统等严重基础病或传染病者;⑤近一个月曾服用其他药物或接受其他治疗者;⑥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
1.5 剔除与中止标准 ①无法配合或未按照疗程进行治疗者;②随意接受其他治疗方案而影响本实验者;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者;④无故自行退出者。
2.1 刺烙组 采用针刀刺营法联合烙治法治疗。
(1)针刀刺营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头部固定,下巴微抬并张口,医生持压舌板将舌固定,充分暴露口咽,持一次性5寸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对扁桃体表面直刺2 mm,每侧5下,疾入疾出,先针刺其肿胀最高处,再刺周围;用扁桃体手术弯刀(杭州华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快速刺割隐窝口,令微出血,刺割深度控制在2~5 mm内,每次选取不重复的5个隐窝口。
(2)烙治法治疗。医生持自制金属烙铁在酒精灯上烧至微红,浸入食用麻油中0.5 s后迅速拿出油面,左手持压舌板固定舌头,嘱患者张口并发“啊”音以暴露扁桃体,使烙铁头平行进入口腔,迅速施烙扁桃体,当听到局部发出“兹拉”声后,立即取出烙铁,不停留,烙至黏膜发白,以第一次施烙点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多点进行施烙,直到扁桃体表面均发白为止,治疗后用锡类散(江苏七○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喷双侧扁桃体表面。
针刀刺营和烙治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
2.2 刺营组 单纯以针刀刺营法治疗,操作同(1),治疗后将锡类散喷于双侧扁桃体表面。每周1次,共治疗5周。
2.3 烙治组 单纯采用烙治法治疗,操作同(2)。每周1次,共治疗5周。
3.1 观察指标 (1)咽部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由医生询问对其咽部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咽痛、咽干、咽痒、咽部阻塞感和咳嗽5项,各指标以正常、轻、中、重分级,分别对应0、2、4、6分,总分最高3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觉咽部症状越重。
(2)全身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由医生询问对其全身症状进行评分,包括睡时打鼾、呼吸不畅、吞咽受阻、咯痰、精神疲乏及头昏6项,各项以正常、轻、中、重分级,分别记0 ~3分,总分最高18分。
(3)体征评分:参照中医证候量化表[5]制定,由医生检查患者情况后进行评分,包括扁桃体大小、扁桃体脓栓、扁桃体瘢痕、扁桃体充血、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5项,各指标以正常、轻、中、重分级,分别记0、2、4、6分,总分最高30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咽部症状及体征评分评定疗效。痊愈: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基本正常;显效:症状及体征好转≥2/3;有效:症状和体征好转≥1/3但<2/3;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恶化。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治疗前后三组内比较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其中两两比较用LSD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咽部症状评分、全身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咽部症状评分、全身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三组患者咽部症状评分、全身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刺烙组低于刺营组和烙治组(P<0.05)。见表2。
表1 三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20)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咽部症状评分、全身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比较(,n=20) 分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咽部症状评分、全身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比较(,n=20)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刺营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与烙治组治疗后比较,3)P<0.05。
?
(3)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20) 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刺烙结合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较单纯刺营法和单纯烙治法更佳,刺烙结合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咽部症状评分、全身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优于刺营组和烙治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刺烙组和烙治组均无复发,而刺营组有4人复发,说明刺烙结合法和烙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更稳定。
慢性扁桃体炎属中医学“慢乳蛾”范畴,其病因较复杂,多因急乳蛾久治未愈,邪热伤阴,或脏腑虚损,虚火上炎所致[6]。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感染、变态反应等因素关系密切[7-9],急性期多予抗菌治疗,缓解期予手术摘除[10-11],但手术价格昂贵,且易出现并发症,而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既保留了扁桃体,疗效也很可观。既往研究[12-14]证实,针刀刺营法和烙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疗效肯定,但目前只有单纯针刀刺营法和单纯烙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研究,鲜有相关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于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中。本研究的特色是采取针刀刺营联合烙治的治疗方案,完善和发展了传统中医外治法。
针刀刺营法通过轻浅丛刺扁桃体,可达到通经活络、祛邪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效[15]。现代机制研究[16]表明,刺营放血可明显改善微循环瘀滞状态,增强局部血供和血氧,局部代谢有害物质也随着血液一并排出,达到良好的抗炎消肿作用。扁桃体隐窝口则采用刺割的方式,以使隐窝内炎性分泌物通畅引出,从而缓解咽部局部症状。烙治法则是将“热”作用于扁桃体表面,使扁桃体缩小,隐窝变浅,有利于排出隐窝内分泌物,减少发作次数,从而逐渐治愈慢性扁桃体炎[13]。研究[17]发现这种“热”作用并不会影响扁桃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还可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因扁桃体内神经分布稀少,故患者并无痛感或痛感轻微。而刺烙结合疗法将上述两者相结合,相得益彰,既能宣泄瘀热,又能祛邪安正,为一种效佳安全、操作简单、实用价廉、无副作用、痛苦小的纯中医自然疗法,易被患者所接受,是慢性扁桃体炎中医外治法的创新和提高,具有很大的临床实践意义。
综上,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刺烙结合疗法可显著改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咽部症状、体征及全身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刺营法和单纯烙治法,长期疗效也更稳定,适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时间和条件限制,未能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样本均来自一个地区且样本量偏小,今后将延长随访时间并扩大样本量,采取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刺烙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