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勤建 段明慧|.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上海0006;.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0005
由于历史进程中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变迁,上海都市非遗大抵出于两大源流: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上海农耕文明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或本市名录的主要有青浦田山歌、江南丝竹、上海道教音乐、舞龙竞技、罗店龙船、泗泾十锦细锣鼓、月浦锣鼓、浦东山歌、滚灯、手狮舞、卖盐茶、花篮马灯舞、打莲湘、花篮灯舞、吕巷小白龙、调狮子、锣鼓书、浦东说书、宣卷、白杨村山歌、浦东地区哭嫁哭丧歌、陈行谣谚、崇明山歌、鸟哨、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米糕制作技艺、徐行草编工艺、阿婆茶、摇快船、船拳等。上海行政区域内源于农业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自上海原住民在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下长期形成的特定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稻作、渔捞、衣食住行、节日传统、风俗习惯中积淀的本土固有的系统文化。这些文化形态和表现形式,在形成非遗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生态环境相似的长三角吴越农耕文化的灌溉滋养,因此,大抵与长三角一带的非遗类型相同。
上海城市文明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数量也颇为惊人。本文主要以城市文明为例,探究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原因以及上海非遗的内涵与都市个性。
上海城市文明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或本市名录的主要有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培罗蒙奉帮裁缝缝纫技艺、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龙凤旗袍制作技艺、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海派黄杨木雕、海派剪纸艺术、海派面塑艺术、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精武体育、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钱币生产的手工雕刻技艺、钩针编织技艺、鸿翔女装制作工艺、海派绒绣、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昆剧(昆曲)、京剧、越剧、沪剧(申曲)、淮剧、海派杂技等一批海派当头的非遗。
上海城市文明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聚集在上海城区行政区域和旧时的租界内。中西融合的路径,颇为明显。大致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属地归化,即由西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属地归化而成。一部分非遗项目是上海本来没有的,但随着西方技艺文化的进入,逐渐在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生根开花,如海派绒绣、钩针编织技艺、珂罗版印刷、彩绘玻璃、月份牌等。经过百余年的传承,成为有特色的上海非遗手工艺。
以属地归化类别中耳熟能详的彩绘玻璃为例。彩绘玻璃工艺由法国传教士自法国移植而来,并逐渐成为土山湾特色手工艺的一绝。其制作过程为:先将设计稿画出,之后选用合适的颜料在玻璃上进行彩绘工作,绘出鸟兽、花草、人物等图像,再之后将玻璃置于炉中煨炙,等彩色渗入玻璃后,其色彩效果绚丽异常,永久不褪。当年上海高档楼宇、银行、教堂等高楼大厦里,经常用这种彩绘玻璃来作装饰[1]。
在西方传教入中国时,彩绘玻璃便开始渐渐变革。图1所示的彩绘玻璃雕花橱柜在2014年由上海徐汇区文化局花巨资从外国买回。该橱柜于1912年制作,1915年参加了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博览会之后就留在了外国,被人收藏。后经专门的途径,实现回归。该彩绘玻璃雕花橱柜正面两侧橱门中的六块彩绘玻璃,从左上至右下依次为“林逋赏梅”(1)林逋赏梅:北宋隐逸诗人林逋,一生不娶不仕,隐居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后人称“梅妻鹤子”。平日种梅、赏梅、卖梅,生活怡然自乐,写下了不少梅花诗,《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成了咏梅的千古绝唱。①、“刘备招亲”、“七擒孟获”、“琴瑟和合”、“渊明对菊”和“文君当垆”。左中部彩绘玻璃的内侧底角印有“T′ou-Sè-Wè”法文字母,右下部彩绘玻璃的内、外侧底角均印有“土山湾”中文字样[2]。橱柜左、右两侧及橱门下方各有三块人物故事木雕。橱柜的正面底座有三个木雕抽屉,正面左右框都雕有五爪云龙。与大部分彩绘玻璃采用宗教题材不同,土山湾彩绘玻璃雕花橱柜上的彩绘玻璃,取材于我国民间流行的历史人物、戏剧及说唱故事,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
图1 土山湾彩绘玻璃雕花橱柜②(2)图片由陈勤建老师的学生沈梅丽拍摄。
二是土洋糅合。这也是大多数非遗中西融合的途径,即雏形出自当地原有的传统,受西风的熏陶,顺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成长的脉络,在中西交融的合力影响下壮大成形。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便是土洋糅合的典范。江南,特别是江浙一带,在历史发展中渐渐形成了以大院都有石条框架的黑漆木门而闻名的原有民居形式,即石库门住宅。石库门住宅一推开,抬眼便是一个天井,其后多为一个伴随厢房的二层楼式厅房。房内依次递进,一进为一个空间单位,居住者常依据自身实力与需求分建成三进、五进、七进不等。质地坚固的地方山石一般作为宅院大门的框架,在当地地域文化中,其往往象征“泰山石敢当”,有以石镇邪的寓意。黑漆木大门搭配地方山石,整体更显庄严厚重。久而久之,石库门在江南乡镇居民心中逐渐成为一种“家居”的文化象征。1843年上海开埠之后,住宅、城市等建筑受到西方影响,逐渐呈现出带有西方风格的建筑特色。但其后,发展最为迅速、使市民最为受益、整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却是采用西式联体的中式江南地域民居格局——“石库门”住宅群。石库门居民是上海华洋杂处的社会文化的代表。
石库门住宅门口的“石敢当”为中国传统信仰的一个习俗表现。过去的人有个说法“门槛精”。“门槛精”起初并非贬义词,而是褒义的,一般指大门口的石框做得好。一般而言,有钱人家做得精致一点,较为困苦的人家则做得简单一点。因此,过去被夸“门槛精”的,多是小康及以上的有钱人家。
图2 上海石库门建筑示意图[3]
上海的石库门住宅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太平军军队的东进,使得镇江、苏州、宁波等苏南浙北城市纷纷被攻克,成千上万的难民被迫离开家乡,去往上海租界避难。[4]其中不少人原为当地富豪乡绅,他们背井离乡、居无定所。这些远离家乡的人,需要一个温暖的有着故乡味道的家。租界为接纳难民,动员商人投资住宅建设。一方面,这些乡绅内心迫切需要原来的家的感觉,房地产商于是大多顺应趋势,投其所好,参考江南民居样式,提取了石库门作为象征“家”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合到住宅建设中。此外,为了减少投入,更充分利用土地,这些住宅大都以西式联排式构架为参照。于是就形成了既兼具欧洲风格又不乏上海地域文化建筑元素的新型民居——石库门里弄住宅。
三是洋为中用,即一贯是本土固有的,但在都市化进程中,还是有意无意顺应中西融合的背景或影响。历来是本土固有的文化艺术样式,在发展中,经意或不经意地受到外来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浸染,发生融合。这在上海都市非遗中也时或可见,比如非遗沪剧。沪剧起源于吴淞江畔的青浦田歌(3)青浦田歌是伴随着六千年崧泽文化的稻作耕耘而来,可叙事,更可抒情,贴近生活,即兴创作,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上海本土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和沪剧相似的还有松江农民书这种曲艺形式,农民书以黄浦江为界分为东乡调和西乡调。东乡调是花鼓戏的一种,发源于浦东,也是本地滩簧的简称,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
1. 滩簧——沪剧
清末民初,随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崛起,原本乡土流行的民间俚曲——滩簧、花鼓戏,在五方杂处、中西交汇的生态环境中,与处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上海,在经济、人文、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展演地点从乡间田头,变为茶楼书场、游乐场、大世界大型剧场;表现形式也从单调的小曲——“本滩”“申曲”,转变为用本地方言沪语对白、演唱,以西方式剧场舞台、舞美、灯光相配的综合性戏剧艺术,后定名为沪剧。
自发源之始,沪剧就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使命。初期对子戏用说新闻和唱新闻的形式,描摹了清末市郊乡镇的风俗人情。沪剧进城后演出了大量的时装剧,迎合了市民观众新的国际化审美的需求,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沪剧演出的主流[5]。当时上海市民称之为“西装旗袍戏”,生动地反映了近代上海本土艺术在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自然交融的情景。
2. 西方舞台化的非遗越剧与非遗京昆
原本流连于浙江嵊州乡下的民间俚曲“落地唱书”,进入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后,也发生了类似上海滩簧小曲演变成沪剧的历程,变身为西方舞台化的非遗越剧。
我国本土的非遗京昆,也是在上海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从梨园走向西方式剧场舞台的。在北京观摩京剧叫“听戏”,在上海观摩就称“看戏”。一“听”,一“看”,一字之差,实际大有差别。听是对传统声腔的欣赏,看就不是仅关注唱腔了,而是更重整体性的展演,还包括舞美、灯光、机关等方面,而这些深受西方舞台剧场的影响。
在上海,中西交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光彩夺目,在国内的非遗领域,是一道风格迥异的亮丽风景线。但是,环视国内,同样受西风的影响,甚至比上海开埠要早几百年的广州,为什么这方面的表现没有上海突出?原因有多种。其中一地民众的民性、民情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品鉴与消化接受能力对此有着较大的影响。
1843年上海开埠后,西方的工业技术、交通建筑、商业模式、戏剧小说、文化娱乐、美术音乐、手工技艺,以及衣食住行的各种方式涌入上海。身处其境的上海人,各方面因此深受浸染。到了20世纪初,上海无论是城市现代化的步伐还是中西融合的程度都已远超过广州。至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已成为世界第五大都市。究其原因,多与上海人看待外部世界的理念有关。
上海人对外地、外来人一视同仁,做事只看人的本事,这点从俗称“浦东大(读音du,二声)老倌”中便可看到:只要你比我“来噻”——能干,我就服你[6]。这样的理念也使他们对中外各种文化相对更加容纳。
上海人的“宽容尚本事”思维可从《沪江商业市景词》中看出:“他方客弱主人强,独有申江让旅商。各操土音无敢侮,若能西语任倘佯。”在《申报》“在沪之人多系客居,并无土著”的语句中亦体现了上海人的宽容。上海人对有本事的人往往心生敬佩,对其不论祖籍出身坦荡称赞并尊之奉之,敢于“技不如人,自叹不如”。海内外移居人士因此容易融入这片土地,并在此尽情进行自我展示。
非遗孕育了城市及其居民特有的生活文化和精神气质。非遗与都市文化个性和精神品位互为依存。如果说,文化遗产是城镇的历史文脉,那么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脉的肌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城市文脉的经络,蕴含着当地民众特有的理念、气度、神韵、情感和智慧,维系着城市历史文脉个性化活态生命的搏动,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精神品味。上海都市非遗的形塑,同时也造就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个性。
上海非遗所蕴含的理念、神韵、知识和智慧等,对后世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思想感召力,对后世的行为规范起到一定的规范化模式作用。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力量,有意或无意地规范着上海人独特的行为规则、生活方式、礼仪规范、休闲娱乐、弄堂人情,从而形塑了上海独特的都市文化个性和民众的文化人格。上海都市文化人格的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五点:
上海文化“海纳百川”的缘由,与上海人“浦东大(读音:du)老倌”类似,都与对真才实干者的崇拜相关。上海大世界便是上海文化海纳百川的象征之一。在项目设置上,上海大世界一方面引进了外国娱乐项目,另一方面又汇集了中国各地如民间曲艺、戏曲等传统艺术。面向以平民为主的消费群体,舞台多样而充满包容性,处处体现了大世界海纳百川的海派娱乐文化精神。[7]上海大世界堪称上海20世纪初以当代非遗前身为主要内涵所形成的“中国式迪士尼乐园”的雏形。表1所示的节目单可见一斑:
表1 上海大世界演艺节目表(1917年8月19日)
上海五方杂处,中西交汇。上海城市居民在生产技艺、生活品味等各个方面,应时顺变,吐故纳新,新鲜时髦,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品味和时尚追求。海派旗袍就是满族旗袍在西风吹拂和上海女性追捧下的不断更新。
江南精耕细作文化的传承与西方精工技艺在上海都市的非遗中融和交汇,形塑了上海人精致又精美的文化心理和诉求。这点在以松江画派文人画画理为宗旨, 创造出“ 画绣结合”绣品的,被称为“画绣”的顾绣[8],老凤祥金银制作和现当代上海旗袍的制作等技艺中也有所体现。
以现当代上海旗袍的制作为例。瀚艺旗袍(HANART)专业制作海派旗袍。瀚艺的艺术总监周朱光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二代传承人褚宏生先生。瀚艺旗袍的制作有9道核心技艺:镶、嵌、滚、宕、盘、绣、绘、钉、贴。“镶、嵌、滚、宕”即镶边、嵌线、滚边、 宕条, 盘为盘扣,绣为刺绣,绘为绘画,钉为钉珠工艺,贴为布料贴图案。一丝不苟,上承下传。瀚艺旗袍的制作在此核心传承基础上又增加了烫、刻、雕。即使用热“烫”工艺加水钻,以手工方式在面料上刻制图案及立体“雕塑”旗袍造型。为保护发展传统手工艺,制绣工序主张手绣。这其实在另一方面体现了上海人精益求精的审美心理。
上海都市非遗,也体现了上海人典雅有气度的文化人格。上海人一般注意自身仪表和风度,量身穿衣打扮。上海滩上历来藏龙卧虎,而且有本事的人一般都比较低调,他们办事往往讲究规矩、守时、细腻、周到和讲契约精神。
提起20世纪的上海,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便是“夜上海”与绰约多姿的上海女性形象。“上海太太”这个名词,在当年并不仅指代出生在上海的女性,它更多指代的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东方的含蓄内敛与西方的性感开放,在摇曳生姿的旗袍中,共同熔铸了“上海太太”这一海派文化品牌。
中西交融形塑了上海都市非遗,而上海都市的非遗也造就了上海人崇洋又不媚外的文化个性和精神气质。上海人对外界的异质文化保持喜欢和好奇,却又不会太过于沉迷。这使得上海人屹立在中西内外文化汇聚的风口,既能够汲取外来文化之长处,又能够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个性。在学习、借鉴中将外来文化融入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上海是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上海人既有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也有舍我其谁的文化自信。面对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国际社会,上海的市井人群保留着一种独特的世俗心态。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在关注外来新鲜事物的同时也能在文化冲击中保持心态不至失衡。因此,上海人看起来有点崇洋,但气质上不会媚外。
以徐宝庆(4)徐宝庆(1926—2008),浙江台州人。曾在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学习西洋绘画、雕塑和雕刻。他是海派黄杨木雕工艺大师,这与他在土山湾接受过深厚的艺术根基及高超的雕刻技艺分不开。海派黄杨木雕为例。徐宝庆儿时进入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当时那里有一位曾在西班牙本土学过雕塑和油画的外籍教师那彦英。出于对徐宝庆的喜爱,那彦英对这个本不属于他管理的木工间学生倾注了很大精力。徐宝庆从他那里学习了基本的雕塑技巧。但徐宝庆毕竟是生活在中国江南的大地上,因此江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生态、社会风尚和民间技艺等酿就的地方性知识,如潜在的河床那样时时影响着他的心愫及其技艺和题材的走向。从技术技巧考察,徐宝庆除向西班牙老师学习技艺外,还分别向日本雕刻家田中德和一位来自浙江的木雕师傅拜师求艺。因此,在自身手工技艺的形成过程中,他有意无意地将西方的解剖知识、素描技法、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的黄杨雕刻技术进行了糅合,形成了自己圆润明快的雕刻风格。在作品表现上,他脱离西方雕刻技艺的传统宗教题材范畴,以严谨写实的现实主义为基调。其作品广泛涉及显示生活气息和民族内容的元素,讲求作品的生动传神,捕捉瞬间的灵动,气韵生动,充满艺术美感,整体作品既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又展现了融合中西雕刻技艺的新建构,展示了真实的“学洋”“不迷洋”的文化心态。
综上,上海独特的中西交融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造就了上海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当地的民俗民情。外来文化通过属地归化、土洋糅合和洋为中用三个途径与本地文化结合,造就了上海文化的独特个性,丰富了上海文化的内涵。我国非遗中,上海中西交融的非遗为数众多。究其原因,离不开上海城市宽容尚本事、顺变趋时尚、精致又精美、典雅有气度、崇洋不媚外的文化个性和精神品位。海派非遗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文化个性与上海人的精神品位,上海的都市文化与品位又营造并维系了上海非遗生生不息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