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蔓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二区 528400
血液透析工作步骤包含超滤、弥散及对流等,通过透析膜对血液中各种毒素、代谢废物及致病因子等进行有效吸附,后与透析液交换,进而净化血液重新回输[1]。血透特点为治疗时间短,可及时有效地将小分子毒素等清除、蛋白丢失量较少及无须患者自行操作等,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肾脏替代治疗[2]。但因治疗时间过长及病症的不可逆性,患者行规律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时会影响其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且在透析过程中较易产生相关并发症,其中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最为常见,该症临床表现为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继发甲状旁腺功能性亢进、血管或软组织、心脏瓣膜等转移性钙化,增加心血管病症致死的风险[3]。近几年随着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APP软件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能在患者居家自护期间发挥延续性护理的功效,因此本研究对规律血液透析患者施以APP管理的护理模式,旨在探究预防CKD-MBD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血液科进行规律性血透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女12例、男18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60.5±3.7)岁,平均BMI指数 24.6±2.1,病程1.7~7年,平均病程(4.5±0.7)年,血透时间5~34个月,平均血透时间(18.1±2.9)个月,学历:初中10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9例;对照组中女11例、男19例,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59.7±4.3)岁,平均BMI指数 24.1±2.3,病程1.5~7年,平均病程(4.3±0.6)年,血透时间6~36个月,平均血透时间(17.3±3.6)个月,学历:初中11例,高中或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9例。两组年龄、病程及血透时间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均于血液科室行规律性血透;(2)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3)透析时间>3个月,血透次数2~3次/周;(4)病情稳定且无出血或感染性并发症;(5)患者均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3)伴有心脑血管类病症,如心肌梗死等;(4)对血液透析无法耐受;(5)基线资料缺失。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许可。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施以常规透析护理,措施包含健康宣教、饮食结构调整、心理疏导、生活护理及感染防护等综合护理干预。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施以基于APP管理的护理干预,内容包含:(1)成立APP管理小组,科室主管护师或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余为组员,组织会议讨论基于APP管理的多项护理方案。(2)健康宣教。规律血透期间,向患者讲解CKD-MBD的相关医学知识,告知患者居家期间如何调节钙磷平衡,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在调节钙磷方面的作用,同时向患者发放CKD-MBD防护手册,或者整理成图文并茂的文档,使用手机APP推送。同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整理如何控制血磷的方式及健康宣教内容,定期使用APP推送,加强患者居家期间的管理,增强预防效果。(3)结合临床经验,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血透患者发生CKD-MB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等,如骨痛、易骨折、皮肤瘙痒、血管、心脏瓣膜及其他软组织易出现转移性钙化等。将上述临床体征拍摄照片,通过APP推送,用于预防CKD-MBD等并发症的宣传,以此加强预防。(4)营养支持。控制患者饮食,饮食方案以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肪,且清淡、易于消化食材为主,制定护理方案时需以富含维生素、高纤维、低磷或磷吸收率低为原则,每天监督患者少食多餐,禁烟酒,切勿食用腌菜、海鲜及油炸食物或食用无机磷食物,同时不可摄入辛辣、生冷食物。同时在APP上定期发送食物的烹饪方式,煮鸡蛋需吃蛋白弃蛋黄,水煮肉汤尽可能食肉少喝汤等。(5)心理疏导。因规律血透期间极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使其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绝望等负性情绪,影响透析依从性。因此需重视患者心理变化,与其热情沟通交流,给予疏通,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可在其面前抱怨,影响其对血透的信心。(6)感染防护。血透期间加强对导管的护理,采用聚维酮碘定时清洁消毒导管周围皮肤,且完成后使用无菌纱布加以固定。对同样采用聚维酮碘定时护理透析置短管的接口,每隔2~3d换药,以免切口被挤压。(7)制定1 V 1个体宣教方案,如制定三餐饮食方案,并于科室中制定预防CKD-MBD等的食物成分表,推送至患者手机,或发送至公众号。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CKD-MBD相关性生化指标,包括血磷、血钙、PTH。抽取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3ml,离心机离心后取上层血清,待检。血磷、血钙、PTH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应用中文版GSES评定,评价项目共计10个,应用Likert 4级评分法,分数在10~40分之间,患者得分与自我效能感为正相关[4]。(3)对比两组心理弹性评分,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评估,包含3个维度(25个条目):坚韧(13个条目)、自强(8个条目)、乐观(4个条目)[5]。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2.1 两组护理前后CKD-MBD相关性生化指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CKD-MBD相关性生化指标(血磷、血钙及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CKD-MBD相关性生化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SES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SES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弹性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弹性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弹性评分比对分)
当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以血液透析为主,原理为超滤、弥散及对流等,经过透析膜作用将血液中代谢物、致病因子及各种毒素与透析液交换,净化血液后再重新回输,以此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等平衡。其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毒素,且具有蛋白丢失量较少等优势,因部分患者伴有免疫力降低,增肌机体各器官或系统感染以及产生CKD-MBD的风险,从而致死风险。相关文献中报道在ESRD患者规律性血透期间施以全面、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本研究在患者规律血透期间施以基于APP管理的护理干预,以此能改善CKD-MBD相关生化指标的水平,预防CKD-MBD的产生,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CKD-MBD相关性生化指标血磷、血钙及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APP管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低患者机体中血磷、血钙及PTH的水平,与何莉等[6]研究结果近似。通过对患者施以基于APP管理的护理干预,如CKD-MBD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为其调整合理饮食营养支持方案等内容,加强其对透析相关并发症CKD-MBD的了解,以此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CKD-MBD并发症的产生,且通过1 V 1个体宣教方案,指导患者更具体地了解自身疾病及治疗方式,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以预防并发症的产生。经过研究发现,施以基于APP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施以基于APP管理的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感染防护,营养支持等干预,能改善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此改善其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困境、逆境、威胁、创伤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良好适应过程,其意味着患者在面对自身疾病及规律性血透时压力及挫折的一种“反弹能力”[7]。具备可干预性,文献报道良好的心理弹性可辅助患者防御应激性事件,改善负性情绪。经研究发现,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弹性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基于APP管理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规律血透患者的心理状态。血透虽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但大部分患者仍伴有营养不良、贫血、衰弱等并发症,且还有增加CKD-MBD并发症产生的风险,加之长期血透昂贵的费用,致使其心理、生理均受影响[8]。而基于APP管理的护理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促使,缓解其心理,促使其能以积极方式应对自身疾病,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评估其心理状态,据其基础信息等发现心理状态差的因素及原因,以此施以人性化心理疏导方案,改善其心理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采用基于APP管理的护理模式利于改善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CKD-MBD相关性生化指标水平,提升其自我效能感,缓解其心理状态,促使其能以乐观坚强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值得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