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荣
【摘要】纵观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习作水平低下,惧怕习作,厌倦习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习作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习作难度,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关键词】习作;教学策略;兴趣;能力
纵观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了六年的语文,但却有不少的学生不会写信和信封,不会写通知、收据等,甚至连留言条都写得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这说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很低,习作教学效率也很低。怎样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教学效率呢?本文谈一点我个人的教学策略。
一、 改变教学流程,解决学生习作困难。
学生普遍惧怕习作。为了减轻习作难度,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运用单元分组整体教学法,抓住读与写的联系,确定单元读写训练项目,分组备课,分组训练,遵照“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把单元教学的顺序调整为:
第一, 把单元阅读指导和习作训练项目要求提前教学,使学生先初步认知本组教材的读写知识和训练重点。
第二, 进行精读课文的阅读感悟和学法指导,使学生了解课例的读写方法,进行习作的片段的训练(可结合写日记)。
第三, 回到阅读指导和习作训练项目要求,学习读写方法,评议片段(或日记)。
第四, 知道学生运用精读课文的学法,自学略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实践的读写方法,再进行片段的练习。
第五, 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运用,进行习作训练。
经过反复训练,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因此,学生习作时就不会感到太困难了。
二、 注意平时积累,保障学生习作素材。
素材是尚未经过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习作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积累素材本,按写作的范围分成人物类、事件类、景物类、活动类、状物类等,在学习课文或课外阅读中遇到此方面的素材或好的词汇,精辟妙句和片段,就及时做下读书笔记,分类记入;平时上课,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好词佳句,有时可要求学生背下来。久而久之,便可加工转换成自己的语言。习作时,便能随手粘来,意到笔随。
三、 实施循环日记,打开学生习作思路。
循环日记,即把全班学生按好、中、差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5人,每天轮流写日记(写在同一个日记本子上)。循环日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进行习作教学的好形式,它有一个好的特点就是交际功能,学生可以进行感情交流、思想沟通。能使学生品尝到写作交往的成功和乐趣。我班上有甲、乙两同学以前有矛盾,不愿意交流,通过循环日记,两人互诉衷言,交流了意见,不但化解了矛盾,还成了真正的好朋友。以后继续写循环日记,交流感情,學习成绩也慢慢有了很快的提高。
通过互相传阅,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在模仿和借鉴中逐步发现生活、认识生活,也就找到了习作的活水源泉,习作思路就真正打开了。
四、 改变批改方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平时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习作,学生只看看等级分,就丢之一边。为此,我改变传统的批阅方法为学生互批为主、教师批阅为辅。首先让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便与同桌交换,校正文中的错别字、病句等;再把初步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让大家互评,提出修改意见;再自行修改、定稿;然后让学生交换组别进行互批互改;最后,教师再对学生批改过的习作进行批阅。
这样,有步骤地让学生进行习作的互批互改,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自己的习作鉴别能力。
五、 讲究评语艺术,发挥特殊育人功能。
评语是教师又一次向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的习作指导。教师在写评语时要做到语言通俗,评中批点,文字端正,把握学生心理。
评语的优劣,会影响学生的习作情绪,因此,要讲求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要抓住重点,针对习作重点训练项目进行指导。例如,有个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说清事理,但不会处理详略,我给他的评语是:“你真棒!您能把每件事都观察得很细致,如能集中笔墨写好其中一件事,其他的事写简略些,做到详略得当,老师看了一定会爱不释手的。”又如有个同学经常出现病句、错别字,我就给他评语是:“真讨厌的错别字,怎么总是缠着您,下次您一定要把它赶跑哟!”针对“个性”进行重点辅导、提示,评语能起到既评又导的双重作用。评语中,还能帮助纠正偏见,牵引思路,点拨方向,激励进取。这样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途,使学生从中获得启迪,受到鼓舞,心里升起温暖感,起到育人的功效。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我认为以上做法是可行的,因为它把以前习作教学的师生“单线联系”变为“网络联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掘了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