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研究

2021-04-22 18:12杜泰基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杜泰基

【摘要】语文是学习的起点与基础,小学语文更是要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的教学效能体系建设,其中读和写的能力尤为重要。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引入读写结合的方式是一种有效措施,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能够优化学生学习技巧。本文对这一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102-0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在现代化教育事业强化素质教育这一基本要求下,要充分地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的重要作用,尽快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提升教育培养的质量效果。小学语文教学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针对传统教育培养模式中学生常常将“读”与“写”看作负担的这一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才能够将“读和写”从学生的“负担”转变为一种“习惯”,才能够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充分基础。从这一角度出发,将读写结合引入到日常教學体系中来有助于这一观念的形成,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读写结合内涵及其作用

所谓的读写结合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进行充分的联合,使之在相同主题下进行,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一教学方法现阶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学生的阅读或写作专项练习中。在现有教学体系下,读写结合容易形成固定的“作文”感官,进而使得学生失去相关兴趣,甚至将之视为一种“负担”。与此同时,读写结合对于学生语文课堂的各项综合能力提升较为显著,从而这一教学方法处于“学生怨恨,教师却趋之如骛”的尴尬境地。

读写的有效结合,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读写的良好结合,学生能够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阅读与写作的良好结合,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让学生能够贴近生活实际,进而促使学生的写作更具真情实感,更有真实性。此外,读写结合,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学生阅读、写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清晰的头脑和合理的思路,探寻文本表达的脉络,同时能够落实到自身写作的过程中,清晰的表述故事情节和情感内容。这一过程,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读写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本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锻炼学生的共情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在自主写作过程中情感的表达能力,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再是没有故事情节的流水账,情感的表达不再僵硬。学生能够真正地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真情实感,这也有助于学生真正地发挥写作的价值,真正地热爱写作。

要想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进一步扩大读写结合的范围、提升读写结合的广度,同时降低读写结合的强度,重新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进而使得学生的语文成绩及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这一角度出发,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引入到全过程的语文教学中去,至少具有如下三方面作用:第一,能够形成高频次的读写练习,使得学生在读写两个方面获得充分的练习,对提高二者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第二,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范围,从中激活学生的兴趣点,对培养学生兴趣具有积极贡献;第三,将学习习惯从课上带到课下,客观提高学生的练习时间,为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奠定重要基础。

二、读写结合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现有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学生的写作与阅读专项课堂,结合上文的讨论,将其引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全教育过程是一种有效方式。从具体的应用层面需要遵循如下三方面原则:其一是遵从性原则,即读写结合的素材与要求要与书本课文相适应,在正常推动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安排学生的读写练习;其二是平台性原则,即通过读写构建学生有效的交流平台,使之能够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信息互动机制,提高学生的练习效能;其三是有效性原则,即读写练习的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的安排时长、内容、难度、频次等相关要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上述原则,在实际的课堂应用层面上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构建:

首先,教师要在备课阶段引入读写结合的理念,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按照知识点对读写任务进行分解,从而保障课堂教学阶段的有的放矢。在部分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灵活引入延伸性知识来辅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如在《红马的故事》(三年级上,人教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多种马的颜色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通过短语写作的方式来描述马的状态,从而完成阅读与写作的练习。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备课的方式在教研组内部进行互通有无,进而增加阅读材料与写作练习思路的来源广度。

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材料进行匹配。阅读的文本来源于课文或者与课文相关的教学内容,写作内容则主要依托于阅读材料的延伸,同时做好学生的思维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写作练习营造成较为轻松的课堂环节,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总体推进。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的原则以不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主,并尽可能的形成学生的多样性思维模式,避免“人云亦云”及方向性偏差问题的出现。

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与机会。在完成阅读与写作任务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课堂分享,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展示与教师的讲解重新预习阅读文本中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并加深学生的印象记忆,提升课堂练习的相关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诸如分组分享、学生讨论等方式来提升展示范围与效果,尽可能将全体学生纳入到“活跃”范围之内。

三、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下,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构建具体的实施策略,以达到保障教学效果的根本目的。

第一,读写要进行紧密的联合。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写作,也可以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阅读,除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合之外,读写内容之间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进而达到学生在写作中体会阅读所得,在阅读中为写作提供思路与素材。具体的做法可以采用先阅读后写作。先阅读过程以教材为主,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写作过程则建立在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与拓展之上,阅读过程则是在学生写作之后引入部分课外或者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阅读与写作中的不足,从而达成更为有效的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