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龙
【摘要】研究发现,我们中国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以14岁-16岁居多,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占校园欺凌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多数受害者面对校园欺凌,总会选择沉默的方式回应校园暴力,使得加害者越来越猖狂。对此,文章主要对我国当前中学校园欺凌进行了探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希望可以有效地控制校园欺凌现象,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 校园欺凌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012-03
所谓“校园欺凌”,主要是指校园中部分学生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学生,详细的说,校园欺凌分为单人欺凌、少数欺凌和多人欺凌,通常加害者会选择在校园周边和人少僻静的地方。在欺凌过程中,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严重影响受害者的发展。
一、校园欺凌的方式
传统校园的欺凌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暴力型、语言型、忽视型。“暴力型”欺凌主要是由推、掐、敲打、殴打、踢等暴力行为给他人的身体和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语言型”欺凌可以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使用具有嘲讽对方生理特征的词汇侮辱他人;第二类是将对方当成笑料,即便对方只具备一点与众不同,还是会将对方的不足夸大,加以嘲笑;第三类是散布谣言,这种欺凌方式,不管是不是真实的事情,只要散开就会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严重的损害。“忽视型”欺凌则是忽视对方的存在,比如无视对方,即便是对方和他打招呼也置之不理,通过这种持续性的否定对方存在的方式,打击当事人的精神。
当然,除了上面三大类,还有一种新型的欺凌方式便是网络欺凌,这种欺凌方式的产生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下产生的。具体而言,网络欺凌和传统的欺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因为网络欺凌不受力量的限制,即便再弱小的人都可以欺负他人(年长、强壮)。另外,网络欺凌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欺凌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受限制的。对此,网络欺凌和传统的校园欺凌相比,校园欺凌只要不和加害者在一起便不会受到伤害,而网络欺凌则避无可避,无论身在何处,伤害都会随之而来。
二、中学生校园欺凌问题的根源
现阶段,我国高中学校存在许多的欺凌问题。其中,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个人因素,第二方面是社会因素。详细的说,“个人因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组成:1.加害者自身类似欺凌成长经历和不良家庭氛围造成的;2.部分加害者从小缺爱,在既缺乏安全感,又自卑嫉妒的环境下造成的;3.也有一部分加害者从小被家庭溺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有较强支配他人的欲望,无法容忍有人和自己不同,或者不顺从自己的人。“社会因素”则是指在当前社会“少子化”越发的明显造成的。简言之,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多数中学生从小缺少玩伴,使之丧失了与人交际磨合锻炼的机会,再加之多数中学生要面临的学习、人生等多方面的问题,父母那里无法给予及时的帮助,使中学生为了排解自己心中的压力,走上了欺凌他人的道路。研究发现,中学期间每每临近考试,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率便会增加。
除了上述所讲,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由于我们国家校园欺凌事件的频频发生使得媒体每天都会报道与之相关的内容。在报道相关事件过程中,如果出现受害者因为长期被欺凌而选择自杀,人们和媒体通常都会对加害者进行谴责,对受害者则会给予极大的同情,这就使得多数受害者以为自己在遭受到欺凌后,通过自杀的方式,可以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下文主要对中学生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三、中学生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国家及省市地区制定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政策。面对中学生被欺凌事件,国家可以让被欺凌学生转校,借此保护被欺凌学生,促使其可以免受长期的伤害。当然,国家要想将这一政策落实到实处,可以派遣相关专家到欺凌问题较为严重的学校设置专门的窗口,帮助受欺凌的教师和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2018年6月11日福建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引发了《福建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了预防校园欺凌、处置校園欺凌者的具体举措,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政策性文件。
(二)学校不断加强和落实中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校通过不断强化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与德育相关的内容,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潜移默化地学习到相关知识,提升自身思想意识,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沟通,最大程度上发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让校内的心理健康教师定期为中学生开展心理课程,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及时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中学生在接受教育环节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想有效地解决、避免中学生校园欺凌现象,还需要不断提升和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有效地解决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可以说,家庭教育是解决当前我们国家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第一步,因为学生只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促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道德素质,主动认识到自身教育的缺陷和问题,从根源上避免中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四)不断净化各种不良的大众传媒。在中学校园欺凌行为中,多数学生产生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导致其不良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一些大众传媒的不良文化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对大众媒体中的暴力和不良文化进行大力的控制和限制,借此避免中学生和暴力不良文化的接触,抑制大众传媒对中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详细的说,当前解决大众传媒宣传内容的主要方式和内容,是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中的优势,加强优秀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宣传,维护纯净的校园文化。
四、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
(一)家长要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遭遇校园欺凌的中学生呈现出很多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条件相對比较差,父母关系不太好,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等。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学生的经济生活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就会产生自卑、性格懦弱的行为表现,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学生会被父母教育“少惹事,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人际关系不是依靠忍耐而发展的。亲子关系不融洽,学生在遭遇霸凌行为时,就不会主动找父母寻求帮助,甚至会遭到父母的责骂,因此,学生被欺凌的行为被不断升级和重复。因此,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学生只有在爱的环境中才能有后盾和力量对抗身边的不公正行为。父母还要跟孩子进行心对心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咨询学生的想法。在沟通中不要急于判断学生行为的对错,要告诉学生后果和自己的立场,让孩子从个人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防身技能,掌握相应的防身术和脱身技巧,掌握一定的格斗擒拿术,在其他学生进行试探和具有攻击意识的思想萌芽时,让对方产生害怕的心理,及时收手。
(二)教师要理清事实真相。 据相关统计,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遭遇过校园霸凌,在大多校园霸凌故事中,人们会想当然的认为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主动偏向弱者,看到霸凌者遭遇惩罚之后,就不再追问,甚至是不敢问,追问无果。老师在处理校园霸凌行为过程中,既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定义,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处置权利,更没有相应的专家和机构对教师的处理进行培训和指导,教师在处理校园霸凌行为通常是凭经验和直觉,既要充当好警察的职责,又要作为法官进行裁定,处理好学生和家长各方的关系,因此,理清事实对老师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是老师的学生,社会、媒体、家长、同学等都会产生同情弱者的心理,期待看到霸凌者受到处罚。但是,作为老师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在掌握一定的人证和物证的前提下,才能做出相应的处罚结果,否则会让老师陷于舆论攻击的被动地位。当熊孩子受到处罚后,教师还要关注后续学生的发展问题,怎样从根源上彻底杜绝校园霸凌行为,还要从施暴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根源以及家庭成长环境进行长期的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变。
(三)学校渗透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学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净土,不应该在出现血的教训和生命的代价后,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收拾残局。校园要通过邀请相关的心理专家对学生的霸凌行为进行预防和心理疏导,通过霸凌行为主题班会,对霸凌行为进行深入了解,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观看霸凌电影,通过影评和讨论活动,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校园霸凌行为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
学校还应该在中学生体育教学中渗透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面对霸凌具备一定的自保能力,用强健的体魄给霸凌者造成心理压力。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跑、呼救、示弱等应对的技巧,加强多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认识人体各环节的生理构造,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的重要部位不被伤害。
学校在应对校园霸凌行为的过程中还可以邀请警察和律师等职业的专业人员,到校园进行案例分析和讲解,用社区警察的所见所闻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震慑作用,用大量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校园霸凌行为的社会危害,以及对学生造成终身不可逆的影响。让相关律师讲解各国的《反霸凌法》,以及各国对霸凌行为的法律条文,让学生不再把校园霸凌行为当作模仿黑帮题材的儿戏,让学生在法律教育中进行自查,规范自身行为。
结语
中学生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校园凌辱对他们是一种摧残,也是对社会和平稳定的践踏。因此,我们应该呼吁社会上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包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制止校园暴力事件。
参考文献:
[1]刘霞.创新与发展: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高校校园欺凌预防保障模式[J].才智.2019(33):146.
[2]周旭壮.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9(01):8.
[3]刘国栋.防治校园欺凌的法治教育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9(3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