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绘画采风对绘画创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绘画的基础、创作的来源。本文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年来绘画采风课程经验为例,研究民族地区绘画采风和一般的绘画采风与绘画创作的关系,总结出在民族地区进行绘画采风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和创作作品时的优势。
关键词:民族地区 绘画采风 绘画创作 关系
古代称民歌为风,故称搜集民间歌谣为乡间采风。绘画采风指绘画创作者到大自然中进行采集绘画创作素材的过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古时,诗人、书画家们时常喜欢游走于山河间,是游山玩水,也是访亲拜友,更是增长见识与收集创作的素材。在如今,依然如此,无论是诗词作家还是书画家,都需要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绘画创作是画家根据一定的世界观,通过部分绘画材料,采用适宜的创作方法,把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和感受到的充分体验后进行思考、研究、分析;再提取、升华、加工生活素材,从而塑造艺术形象,来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绘画采风与绘画创作的关系不言而喻:(1)采风为绘画创作提供素材;(2)采风可以激发绘画创作者的情感;(3)采风为绘画创作中的问题提供启发;(4)采风可以使民间艺术融入绘画创作中。[1]通过写生提高绘画技法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眼、手、脑的配合和协调能力,从而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在高校美术类专业的教学当中,绘画采风也成为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中包括了绘画写生实践、社会实践和体验生活等多项教学内容。学生在这些教学项目中充分地观察、感受、体验生活;有的放矢地提取、升华、加工生活素材;合理、巧妙地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去。在绘画创作中,绘画创作者或绘画创作学习者只有对某个相关事物有了非常深入全面的熟悉后,对这个事物产生浓厚强烈的感情,才可能使得绘画创作者的感性认识有进一步的质与量的提高,才会激发出绘画创作的灵感与冲动,从而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也正是这样的感性认识才能打动欣赏者。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自1989年开始招收美术班以来,到现在已经三十余年,自开办美术教育专业时就开设有外出写生这门课程。多年来学校在云南大理、腾冲、香格里拉、丽江等地区开展绘画采风实践课程教学,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同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已具备了比较丰富的户外教学和管理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笔者由此探索到在民族地区进行绘画采风与其他地区采风的一些不同之处。
一、提供丰富的民族性素材
创作的题材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的生活感悟密切相关的,情之深、感之切,作品才能具有感染力。要深入了解自身的兴趣所在,对相关文化与艺术进行交流与探讨。[2]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有的采风活动范围已经基本形成立足滇西北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开展特有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为特点的绘画采风课程为主,以此来为专业学生在进行毕业创作选择题材时提供丰富的民族素材。绘画采风时学生身处多民族聚居、民俗文化聚集丰富的地区,除了面对大自然直接进行写生色彩、速写等,也有利用数码器材进行摄影、摄像等直接收集绘画素材的;还有利用文字表述,以采风日记的形式来记录的;更有深入居民家中利用民族家访的方式进行记录的,等等。多样性的采风形式使学生在采风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地观察、感受、体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以备绘画创作所用。在不同民族地区进行绘画采风,还可以看到各民族各地不同的自然风景,看到各民族形态各异的建筑结构、风格特点,以及绚丽多样的民族服饰特征等等,能够更好更直接地把绘画采风过程中的景、物、人等相关绘画创作的素材进行有效合理的搜集。同时,从培养学生绘画发展、创新角度来讲,也需要让学生从优美的自然山水、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中感受和领略到自然之美、人文情怀,这样其创作的作品才会具有感染力,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提高绘画作品的内涵与品质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需具备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法,还要具有独特性、原创性、审美性,这样才能够打动观者,使观者与艺术家产生共鸣。首先,在民族地区进行绘画采风,使创作者在选题上就与其他地区有了很大的区别;其次,绘画采风的最大好处是能让绘画创作者摄取到事物最核心的细节。如在绘画作品中需要体现一个正在地里干活的农民,若你没有这样的视觉经验,仅靠学校里模特的写生动作来联想或是靠互联网及书本的图文资料怎能画得生动?怎能画出劳动者的神韵呢?这是需要艺术家对所描绘的人物有一个细致入微的观察后,铭记于心待胸有成竹之时方能游刃有余。就如明代画家石涛所说的:“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3]对于艺术家而言,要知晓大自然万物的各类形态,明辨山川大地的不同面貌,对山川万物如果只识其一,有再厉害的技法也只能画出我们所说的表面,那只会是一幅没有灵魂的作品。艺术家应该多多直面客观的山川景物去采集素材,多观察事物,多磨炼,通过主观的感受、理解,使其凝练于心中,才能迸发灵感,从而创作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优秀作品来。这是对艺术创作过程的一种概括,也是一种创作的观点。艺术家要注重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总之,对于当今的社会,绘画创作只是复制自然物象,折射自然已经不是画家需要做的工作,画家是要去分解自然、剖析自然、解读自然,通过绘画采风提高作品的内涵,使画作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予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为美术创作的作品以其强烈而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特色,成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美术创作标志。学校在为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供给他们丰富的民族文化题材,在校园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近年来,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至于村落里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得到了修缮,村道里由此多出了一些电线、网线等;一些着传统民族服饰的老年人逐渐减少;一些传统工艺的作坊也在消失。这对于村里的人来说是一种好的发展,是生活富裕的表现,可是对于绘画采风的艺术家来说,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地域区别和民族区别却越来越小,在不同的地区看到的都是同样的白墙青瓦,特色性逐渐在淡化,一些村落的古色古香只能在先前写生的作品中去找寻。这样我们的绘画采风作品对于此地而言,将成为一种回忆。我们可以在历届学生收集的素材中发现该地区的变化,它记录着社会发展史的演变。绘画创作者在作品中除了给外人展示该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外还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每年学生进驻到村里绘画,也促使当地的居民对绘画这一专业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小朋友乐于与前来进行绘画采风的学生交流玩耍,学生也会让小朋友去尝试,使他们接触到一些新鲜的知识、全新的领域或现代科技等,让他们也产生要外出学习的念头。
对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课程繁多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大幅度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還是有一定的难度,但三年级毕业时必须拿出优质的毕业创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校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优势,在做毕业创作前一定要到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采风绘画,尽可能让自己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活中提升绘画感悟,收集能够体现民族地区的绘画素材。回校后根据素材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纳、研究创作,在作品中既要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水平,又要展现出作品的特色。民族性在作品中逐渐被转化为独特性,使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方能引起观者共鸣。
参考文献:
[1]张勇,王海利.采风对绘画创作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7(7):70-71.
[2]郑竹平.浅析如何在绘画创作中体现出艺术的基本品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166-168.
[3][清]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77.
★课题项目:本文系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金课”建设项目“采风实践课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苗,女,硕士研究生,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