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敏伟 陈正华
【摘 要】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学校教育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是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通过普及思维可视化的基本认识,建设思维可视化的校園环境,探索思维可视化的课堂教学,拓展思维可视化的生活应用,积极变革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技能习得向素养发展的深度转变。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校园环境;学习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0-0046-02
【作者简介】1.费敏伟,江苏省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00)校长,高级教师;2.陈正华,江苏省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00)教科室主任,二级教师。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间接的、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维方法和思考途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学习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儿童的思维发展处于具象向抽象转变的过程,利用可视化工具,可将宏观的校园文化、学生要学习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见的具象表达,促进学生的视觉思维发展,从而优化学校教育。基于思维可视化优化学校教育的实践,旨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知识时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品质。
一、 普及思维可视化的基本认识
(一)专题研修,厘清核心概念
首先,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文献学习并完成文献汇编,为研究推进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开展系列讲座,普及“思维可视化”基本理念;开展以“思维可视化”为主题的系列沙龙研讨,探讨思维可视化优化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策略;开设每月一次的专题研修论坛,交流学习中的迷茫,讨论研究中的成败得失。
(二)设计菜单,分解研究内容
学校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申报个人课题。为明确研究方向,我们将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设计了研究菜单。菜单从资源设计、方式研究、课堂教学等角度入手,并为每个研究主题列出研究细目,为教师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提供依据和平台。
二、建设思维可视化的校园环境
(一)创设可视化的文化
自开展研究以来,我们尝试设计各种可视化形象来传达学校的精神和文化,从学校的口号标语、墙上的宣传栏到“形象代言人”,每一个视觉化元素都体现着学校的“个性”。
(二)健全可视化的教室环境
学校从空间角度出发,利用可视化元素,通过校方和专业设计团队合作,打造了一系列可供学生思维可视化学习的专用教室,在这些教室中进行的课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维历程。如少先队活动室采用“活动墙+讨论式圆桌”布局模式,为队员们营造自主开放的学习和活动环境。整个活动室以鲜红色和米黄色为主色调,间以圆桌的绿和矮柜的淡蓝,在色彩上给人一种积极向上、活泼热情的感觉。
三、探索思维可视化的课堂教学
(一)细化课堂研究的路径
1.准备阶段:体现课程的参与性。
自主设计(执教教师形成教材分析导图并设计教案)—团队讨论(项目负责人)—团队磨课(教研组成员)—修改定稿(执教教师)。
2.展示阶段:体现问题解决的实效性。
展示阶段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研究课—专题小讲座—填写议课表—集体讨论。呈现形式为:一是“研究课+专题小讲座”。一位教师展示研究课,另一位教师同时跟进同主题的观点报告。二是“个体思考+集体讨论”。所有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在听课时边听边思考,完成“议课表”,在研讨课和观点报告都结束之后交流互动,分享听课心得。
(二)形成课堂教学的策略
1.备“图”,行成于思。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课堂有着鲜明的特色,那就是教学过程中一定有图示的参与。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深度挖掘知识建构的脉络,深度分析知识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图示,对知识进行“精加工”。学生则借助图示对知识进行“粗加工”,记录思考问题的思维流,将隐性、模糊、零散的“知识点”,变成显性、清晰、系统的“知识网”。
2.析“图”,因势利导。
学生的个体情况各不相同,会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遇到困难,形成思维的“结”。学生在构图的过程中将展示出对知识建构的思维过程,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的“结”清晰呈现出来,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从而顺势引导,使学生解开思维之“结”,进入会学、乐学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课堂教学的操作样式
1.“基于思维图示的合作型课堂教学”操作样式。
学习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而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积极交流合作,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处理,并对其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基于思维图示的合作型课堂教学”操作样式借助图示形象展示、说明知识的意义和知识间的关联,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以一种全新的认知去建构知识。
2.“基于思维图示的创作型课堂教学”操作样式。
思维可视化课堂的建构,就是要使教师、学生、知识内容、思维发展和可视化技术这五者之间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基于思维图示的创作型课堂教学”更侧重学生自我学习与建构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自我修正、自我建构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