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图表是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呈现的重要方式,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重要载体。在信息时代,图表因其形式多样,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蕴含丰富的信息,能够帮助人们全面地观察、认识事物,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发现、收集图表蕴含的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提取有效信息成为个体思维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基于这样的背景,2020 年图表类主观试题出现在全国Ⅰ卷38 题第(1)问,在地方自主命题省份试卷中也开始大量出现。因此,对这类试题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试题特点、考查要求及解题策略就变得十分重要。
从历年高考图表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来看,试题主要侧重从三个方面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判断图表信息所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特征;其次,要进一步发掘图表信息价值,找寻所列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次,能够利用图表、数据来把握事物的性质、发展趋势、变化规律或关系,应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做进一步的系统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
图表类主观题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可分为图式和表格式两大类,图式有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等;表格式有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
图表类主观题一般由标题、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情景材料多是当年国内经济热点和经济生活重点知识的结合,通过比较来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反映差距或问题。个别试题要求提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一)审题方法:认真分析图表中蕴含的信息,认真审题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审题应做到“四审四比”。
1.“四审”
一审设问:设问是图表类主观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审设问时,应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微观上具体分析设问的要求,弄清楚设问指向。
二审图表:重视图表标题名称,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不同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关注图表中项目数据的变化,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注时间、地点,这是我们运用相关理论答题的依据。
三审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达,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弄清楚备注的性质,是阐释性、对比性还是补充性,在组织答案时可以灵活运用。
四审分值:关注分值,学会参考分值答题。
2.“四比”
一是横向比较(一般有差距),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储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比较,投资、消费与出口比较,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较,生产、研究与服务比较,三大产业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进口与出口比较等。
二是纵向比较(一般有发展),如快速(缓慢、平衡、健康)发展、波动幅度减小(平衡、增大),但是也有差距拉大、达到国际警戒线、比较单一等。
三是整体比较(整体特征),多元化、多样化、协调拉动等。
四是分类比较,注意共性和个性,关注特殊节点。节点包括趋势节点,如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也包括特殊的时间节点,例如1979 年,是中国走改革开放道路的第一年。对此,要做到纵向和横向结合,既要从纵向上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又要从横向上看到不同数据间的差别;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结合,既要看到数据变化间的共同之处,又要看到数据间的区别所在;要做到成绩与问题结合,既看到数据变化反映出的经济发展成绩,又要看到数据变化反映出的经济发展不足;要做到现象与本质结合,既要对图表信息进行表面性梳理和归纳,又要通过表面信息把握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
(二)组织答案
仔细研究设问内容,这是准确调动知识和合理组织答案的导向。设问是多种多样的,答题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设问,按不同要求作答。借鉴措施类、原因类、体现类、意义类、评析类、探究类等主观题解答的基本要求或思路,对设问要“咬文嚼字”,把握知识范围、解答方向、主体限定等,根据设问要求仔细组织答案。
具体而言,解答“图表(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类设问,不仅要写出图表(材料)反映的现象,还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揭示。当然,如果后面的设问单独考查本质,则另当别论。解答“图表(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类设问,不能仅仅在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其关系,还应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制度的高度。图表(材料)之间的联系通常有因果联系、对立统一关系等。
【例1】(2020·全国Ⅰ卷·38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2019 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 增长贡献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解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考生认真研读图表,图中两个指标:最终消费支出对GDP 增长贡献率与居民恩格尔系数。考生抓取关键数据,注意时间节点:2013—2019 年。纵横对比: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逐年上升(2017、2019 年除外),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然后概括现象所折射的信息: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或者基础性作用)。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说明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参考答案】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例2】(2020·天津卷·17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 年,史书将翻开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材料一
1981 年末—2015 年末人均日收入低于1.9 美元的贫困人口数量变化
(1)提取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解题分析】本题设问要求考生提取材料一的经济信息。设问属于图表信息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考生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阅读图表的题目、图表横向和纵向的变化以及图注。
根据“1981 年末—2015 年末人均日收入低于1.9 美元的贫困人口数
【参考答案】1981 年末—2015 年末,世界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不含中国的世界贫困人口数量下降较慢;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下降迅速,为世界减贫做出了重大贡献。
【例3】(2019·天津卷·12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量变化”图中信息,可得1981 年末到2015 年末世界贫困人口数量在减少,不含中国的世界贫困人口数量也在减少,但下降速度低于世界贫困人口。可见中国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速度较快,这为世界减贫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一
2013-2017 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网上零售额及其增速
(1)提取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解题分析】本题要求“提取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属于概括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其次明确题设要求概括的信息为经济信息。图表中共有两类4 种信息,一类是体量(总金额),一类是增速(发展)。纵向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网上零售额都在增加,网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较小,增速都有所放缓;横向看,网上零售额的增速要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但波动也较大。
【参考答案】①2013—2017 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网上零售额逐年增加,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小。②2013—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略有下降,网上零售额增速波动较大,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位置决定价值”,图表类主观题虽然绝对分值不大,但作为《经济生活》主观题第一个小问,往往是解决后续问题的逻辑起点,其解决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问题的顺利解决,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经济生活》部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入图表类主观题的练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解决此类试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