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季舍饲不同饲料配比对细毛羊体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1-04-21 15:09:52强,史明,贠静,朱
草食家畜 2021年2期
关键词:增加收入细毛羊产羔

陈 强,史 明,贠 静,朱 昊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

随着牧民定居草原奖补政策以及退牧还草等国家生态项目的实施,转变传统养殖方式,采取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利用模式势在必行,暖季(春、夏、秋)放牧家畜在天然放牧场采食,冷季(冬)家畜在棚圈饲养。从经济效益来看,传统放牧养殖模式较低,舍饲条件下给予补饲模式效益高,冷季饲养模式对经济效益带来直接的影响[1]。本文探讨不同饲喂配比组合的最佳方案,提高饲养的生产效率,比较不同饲料配比对绵羊生产效益的影响[2]。冷季舍饲的饲草料主要来源于人工草地和外购,通过饲草料最佳效益配比优化人工草地,节省外购饲草,这样既能满足家畜的饲草供应,又能保证来年天然牧场牧草的正常返青,符合草地的长期可持续利用。依据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模式[3,4],解决示范户饲草供需要求,达到草畜平衡的最终目标。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新疆昌吉市阿什里乡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地理位置为E 86°25′-87°26′,N 43°14′-45°30′,海拔高度在450~3 400 m。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阶梯之势,南北高差大。历年平均温度为7.2℃,平均降水量为194.3mm,全年≥0℃年积温4 028.6℃,年均日照2 719.4 h,年平均风速2.0 m/s,极端最高温度43.5℃,极端最低温度-37℃,无霜期为170 d。可利用天然草场21.33万hm2,耕地面积0.23万hm2。

1.2 试验设计

根据示范户现有的饲草料、家畜对精、粗料以及日常饲养日食量的需求,试验设置了四组饲草料配方,进行生产母羊冬季舍饲配方试验,配方如表1。

表1 冬季舍饲细毛羊(妊娠母羊)饲料配方g

1.2.1 冷季舍饲饲喂

分别根据试验配方设计,每天早、中、晚各三次对试验羊进行饲喂。

1.2.2 体重测定

选择示范户体重相近的12只同岁龄细毛羊(妊娠母羊),基于体重情况平分为四组,三次重复,设置不同饲料配比处理,从2015年11月至次年3月底5个月内,每个月测定1次,分别对不同处理的试验羊进行体重的测量。

1.2.3 青贮设施

为满足冬季舍饲饲草料储备和防灾抗灾的需要,修建了青贮窑,为了减少饲草料的浪费,提高饲草料的利用率,配置了小型草料粉碎机1台。

1.2.4 草料储备设施建设

为满足冬季舍饲防灾抗灾的需要,建设了400 m2的简易草料储备库。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细毛羊体重分析

由表2可知,4个处理母羊从11月至次年3月进行舍饲,体重从11月至次年2月呈增加的趋势,其中11月至12月差异不显著,12月至次年1月差异极显著(P<0.01),1月至2月差异显著(P<0.05)。3月体重下降,11月至12月体重基本相同,分别增加了0.41~0.48 kg,日增重13.70~16.00 g。12月至次年1月体重分别增加了2.30~5.61 kg。1月至2月体重分别增加了2.31~3.09 kg。2月至3月体重分别下降了3.79~6.00 kg。各处理试验羊体重从11月至2月分别增加了2.09~5.00 kg。增幅达到4.40%~10.39%。从开始舍饲至产羔前各处理体重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2月至3月产羔期间,体重呈下降的趋势。

表2 舍饲细毛羊体重变化kg

经过5个月的试验,由表2可知,第一组处理增重4.98 kg,第二组处理增重6.69 kg,第三组处理增重9.18 kg,第四组处理增重8.87 kg。从增重效果来看,饲喂量最多的第四组处理增重效果最佳。由图1可知,4个处理母羊体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出12月至次年2月期间体重逐渐增加,2月至3月体重略有下降,原因是因为产羔所致。通过方差分析判断,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精料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饲喂青贮量在2 500~3 500 g/日均可,但考虑节约成本,可以选择青贮量小量的配方进行饲喂。

图1 细毛羊体重时间变化图

2.2 不同处理的成本效益分析(见表3)

表3 不同饲喂处理成本及效益元

从11月至次年3月计5个月的时间,共150 d,按市场价计青贮0.3元计,玉米2.5元/kg,麸皮1.2元/kg,饲料油渣1.7元/kg计,麦粒1.6元/kg,麦壳0.4元/kg计。第一组处理每天每只羊所需费用为2.07元,第二组处理每天每只羊所需费用2.3元,第三组处理每天每只羊所需费用2.57元。第四组处理每天每只羊所需费用1.91元,舍饲150 d,共计花费第一组处理310.5元,第二组处理345元,第三组处理385.5元,第四组处理286.5元。

从11月至次年3月产羔前,第一组处理增重4.98 kg,第二组处理增重6.69 kg,第三组处理增重9.18 kg,第四组处理增重8.87 kg。按60元/kg市场价计,第一组处理销售收入增加298.8元,第二组处理销售收入增加401.4元,第三组处理销售收入增加550.8元,第四组处理销售收入增加532.2元。

除去饲养成本,第一组处理增加收入-11.7元,第二组处理增加收入56.4元,第三组处理增加收入164.5元,第四组处理增加收入245.7元。因此在饲喂过程中,结合成本考虑,第四组处理能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3 讨论

舍饲对定居牧民传统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理念的改变[5],与其自身经济条件的改善密不可分,投入适当的成本进行舍饲达到较好的收益[6,7],本试验结果也验证了上述结论,第4组处理成本投入286.5元,销售收入532.3元,增加收入245.7元,成本最低,综合经济效益却最佳,由于饲草料的选择皆取自于示范户现有的条件,对于实际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初步的研究,为定居牧民从冬季放牧向舍饲的生产方式转变提供一定技术支持。仅从营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试验结果在饲喂量和饲草料种类选择上是否最优选择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通过四组不同饲喂处理及增重效果看,饲喂总量第四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增重效果第一组<第二组<第四组<第三组,随着饲喂总量的增加,增重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第一、二、三组处理在第四组处理的饲草料配比中添加麦壳、麦粒,增重效果第一、二组处理均低于无添加的第四组处理,第三组处理增重效果也与第四组处理相近,可能是由于在本实验饲料配比中麦壳、麦粒的添加影响了增重效果。

不论冷季补饲或冷季舍饲,成本都要比天然草地全年放牧高出许多[8,9],但考虑到天然草地第一性生产具有明显季节性,且冷季持续放牧既难满足家畜营养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讲又是对草地的一种浪费。因此,综合考虑草畜耦合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认为实施冷季补饲、舍饲是必要的[10]。本试验冬季舍饲5个月是根据示范户家畜数量、天然草原面积以及人工草地面积在适宜的放牧强度条件下综合评价得出的结果,至于其他地区或牧民家庭牧场舍饲多长时间效果最佳,则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生产现状而定。

4 结 论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舍饲试验羊的体重,根据不同处理的成本效益分析,第一组处理增加收入-11.7元,第二组处理增加收入56.4元,第三组处理增加收入164.5元,第四组处理增加收入245.7元。选择第四组处理日饲喂青贮量2 500 g、玉米200 g、油渣50 g、麸皮50 g的饲喂配比,其经济效益最佳。

第二、三组处理是在第一组处理的基础上青贮饲喂量分别增加了500 g和1 000 g,从11月至次年3月产羔前第一、二、三组处理分别增重了4.98 kg、6.69 kg和9.18 kg,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饲喂青贮量的增加增重效果提升,两者变化趋势表现一致。

猜你喜欢
增加收入细毛羊产羔
非遗传因素对云上黑山羊产羔性状影响分析
黄淮山羊产羔数与胎次的关联性分析
东北细毛羊提纯复壮试验报告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中国饲料(2021年17期)2021-11-02 08:15:18
云上黑山羊黄体数与产羔数相关性初步研究
如何使农业科技在农村精准扶贫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西部论丛(2018年9期)2018-09-04 14:08:52
农民工收入微观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商情(2018年32期)2018-07-30 02:05:18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论增加农民收入
药品零差率下新疆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富时代(2017年3期)2017-04-02 20:23:57
绒山羊两年三产的优点及措施
新农业(2017年1期)2017-03-16 1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