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农业科技在农村精准扶贫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018-09-04 14:08许芳舒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作用

许芳舒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要想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从各级党委政府层面上来讲,不仅给这些贫困地区在金钱物质方面的大力扶持和帮助,给他们输血,更要让这里的农民群众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自身拥有科技致富的本领,让他们自身具有并健全造血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各级党委政府扶真贫,贫困农民脱真贫、真脱贫。

关键词: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增加收入;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精准扶贫有多个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一下,农业科技在精准扶贫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供大家参考。

精准扶贫及增加农民收入有多个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一下,农业科技在精准扶贫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供大家参考。

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要想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从各级党委政府层面上来讲,不仅给这些贫困地区在金钱、物质方面的大力扶持和帮助,给他们输血,更要让这里的农民群众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自身拥有科技致富及自我脱贫的本领,让他们自身具有并健全造血功能,只有这样各级党委政府才能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贫困农民才能脱真贫、真脱贫。

让农民掌握科技致富本领、学到一技之长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农村艺人传帮带、科技致富培训班、到富裕地区的农村参观学习、让农民从书本上学习等等。其中,建好、用好农家书屋,让贫困地区的农民从科技图书中学习掌握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一,建好健全农家书屋,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可以弘扬正气,聚焦精准扶贫的正能量。近年来,农家书屋是全国各地普遍兴起,很多农家书屋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有的起步早,行动快,在农村基本铺开,有的地方却不尽如意。据报道,河北衡水市有一个村的农村书屋,不仅有科技图书,而且还有文学、体育、音乐、武术等方面的书籍,每逢农闲季节,农民群众就到那里读书学习、健身休闲,农家书屋内非常热闹。来农家书屋的人多了,游手好闲、东游西逛的人就少了,社会风气上,正气得到弘扬,邪气受到拟制。农家书屋内外呈现出其乐融融的景象。而不少地方的农家书屋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点还变了味。笔者在外地考察中发现,个别地方的农村书屋,只是有一个牌子,里面有几本陈旧过时的期刊资料。却与之格格不入的是他们竟在农家书屋内,摆起麻将桌,从早到晚才搓麻将的人挺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调查得知,人们在里面读不到想读的书、能学到脱贫技术的书、健康休闲的书就对其失去信心,随之而来的,邪气就占了上风,出现了农闲季节整天搓麻将的人不断,没有起到农家书屋应起到的效果。

相反,如果以“农书”为主体的农家书屋,不断更新和丰富,使农家书屋对农民群众求得新知识具有吸引力,就完全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所谓的“农家书屋”,首先要姓“农”,所购的各种书籍中,要以“农书”为主,这些书籍要涵盖农业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等各个方面。农家书屋就是以“农书”为主题,由“农书”唱主角,让农民群众能够从中学到脱贫致富的真正本领。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涉及农业方面的各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摆放在农家书屋里的各种涉农书籍也有随着不断地更新,不断补充新的内容。比如,在农业种植方面,传统的农业虽然仍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仅靠传统的耕作方式,广大农民是很难脱贫致富的。因为传统农业所产出的农产品,普遍价格不高,而且产量有限。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小麦、水稻等农产品的价格,但是价格提高的幅度,加上产量提高部分,所增加的收入,也远远没有物价上涨的快。所以,要想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就必须更新传统观念,不断扩大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农民容易掌握的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据报道,河南省淮阳县农民刘某,靠流转土地,发展日光温棚生产,收入由传统农业种植收入的1800元,猛增到25000元,而且产品供不应求。农民种田观念的更新,也就要求,农家书屋的各种书籍,不断更新,才能适应农民对种田新技术的需要,如果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里面放几本陈旧过时的图书和期刊,就难以吸引更多的渴望求知的农民前来阅读。

第二,政府不断加大科技培训的投入和力度,让广大农民通过培训学到新的技术,走上科技致富之路。前些年,由于没有把全面系统的抓好农民科技培训,不少地方即使搞些培训,要么应付上面检查做做样子,要么显示一下基层还有科技培训这项工作,基层相关部门,在原有的某种场所,竖起一块牌子,放上几张桌子,临时凑上一些农民集中在一起学习聊聊天,或者读读报,根本无法学到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适用技术。在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千万别再做这样事了,除非不做,做就做出实效,基层政府尤其是相关的职能部门,切实把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做好,让农民通过培训学到科技致富的本领,并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仅自己很快走上勤劳致富之路,还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据报道,河南省平舆县农民王申义通过参加县农业局聘请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及当地农业专家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学到日光温室种植技术,在他家责任田里建起来5个高标准日光温室,种植温室西瓜,西瓜结束以后,种植蔬菜,种田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亩,猛增到30000元/亩。西瓜成熟的时候,不仅卖得快,而且价格高。不少商贩不惜跑三四十公里来到他这里贩瓜。这个季节除了贩瓜的还有前来学习日光温室种植技术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王申义就说,县农业局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那里的专家学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只要用心学当前适合在本地应用的各种农业新技术都能学到,只要肯动手动脑,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生产中,都能增加好多倍的收入。王申义通过科技勤劳致富的事迹,被各级媒体办到以后,很多地方的农民及鄉村干部到他这里取经,先后带动100多户农民通过种植大棚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第三,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民通过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及时获取各种适用信息,并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开发适合当地生产的特色农业,能够有效的带动农民致富,加快精准扶贫的步伐。如果邮政部门在订阅科技报刊给予扶持和鼓励,农民会及时了解掌握更多更有效的适用信息,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准确的市场行情,农民根据这些信息和行情,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就能够迅速加快精准扶贫的步伐。据报道,平舆县万金店镇厂庙村农民张月凡、李俊启,从《河南科技报》、《农技参谋》、《农家百事通》等科技报刊中看到了市场上一些中药材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高,就萌生了种植中药材的念头。他们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结合当地的土壤、气温特点,认为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非常适合当地种植,并且这两种中药材可以轮作种植,一年两季,亩收入可达6000余元,是村民致富的好项目。他们从2015年开始种植这两样中约材的,经过两年的发展,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种植面积达1千余亩,种植户也有开始时的几户辐射到万金店镇、杨埠镇、郭楼镇、万冢镇、双庙乡五个乡镇、十几个村。为了便于经营和管理,尤其是在销售上形成优势,让种植户获得更高的收入,他们还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外统一销售这些产品,不仅减少了一家一户销售造成的不便,销售价格也明显提高。不少产品,由于适销对路,刚刚种上就有了订单。当谈到这些年的感想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月凡说,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当初在那些适用的科技报刊中了解到很有价值的信息和准确的市场行情,科技信息网络真是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仅使广大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学到自我脱贫的本领,健全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且使他们有了安身立命的法宝。利用这些本领,很快就能达到脱贫的目的,即使那些条件较好的农民,掌握了这些本领以后,也能使种田收入显著提高,奔小康的步伐就会明显加快。农业科技在精准扶贫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彰显出来。就达到了各级政府真扶贫、扶真贫,贫困农民真脱贫、脱真贫的效果。农民掌握了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信息,小康之路就越来越宽广。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作用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浅析南疆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